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04.1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我彌留之際》威廉·福克納 的原始碼
←
《我彌留之際》威廉·福克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我彌留之際》威廉·福克納</big>''' |- |<center><img src=https://miro.medium.com/max/1400/1*fNpJkw8LEv7NuaOyMQnrFA.png =j4Oz-Lgt/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edium.com/%E6%87%B6%E8%82%A5%E8%B2%93%E8%AC%9B%E5%B9%B9%E8%A9%B1/%E5%A8%81%E5%BB%89-%E7%A6%8F%E5%85%8B%E7%B4%8D-%E6%88%91%E5%BD%8C%E7%95%99%E4%B9%8B%E9%9A%9B-%E5%BD%8C%E7%95%99-%E6%98%AF%E7%82%BA%E4%BA%86%E5%88%BB%E7%95%AB%E6%9B%BE%E7%B6%93%E5%AD%98%E5%9C%A8-edffc6fa0765 圖片來源]</small> |- |- | align= light| |} '''《我彌留之際》威廉·福克納''' 《我彌留之際》是一本風格獨特的小說。名列意識流文學、荒誕主義文學、[[美國]][[南方]]文學重要作品之中。 作者[[威廉·福克納]]選擇不以單一的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去描寫一個鄉下家庭為了送葬亡母,踏上一個充滿挫折、艱困的旅程。而是讓15個人物的獨白交錯成全書59篇的章節。營造了一種散亂、去中心化的敘事。這些人物主要是家中的親人,但也不乏其他途中遇到的角色。彷彿在這些交錯的獨白裡,讀者不但感受了親人死亡的陰影如何彌留、徘徊在各個角色的心中,也在這樣的敘事裡,產生彌留、徘徊在各個角色間的抽離體驗。<ref>[https://medium.com/%E6%87%B6%E8%82%A5%E8%B2%93%E8%AC%9B%E5%B9%B9%E8%A9%B1/%E5%A8%81%E5%BB%89-%E7%A6%8F%E5%85%8B%E7%B4%8D-%E6%88%91%E5%BD%8C%E7%95%99%E4%B9%8B%E9%9A%9B-%E5%BD%8C%E7%95%99-%E6%98%AF%E7%82%BA%E4%BA%86%E5%88%BB%E7%95%AB%E6%9B%BE%E7%B6%93%E5%AD%98%E5%9C%A8-edffc6fa0765 文學的實驗室 - 威廉.福克納《我彌留之際》:彌留,是為了刻畫曾經存在]</ref> 這部小說是福克納在[[密西西比大學]]發電廠當運煤工時創作的,6個多星期就得以完成。與前作不同的是,該書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敘事的,福克納曾向人推薦它作為閱讀自己作品的入門書。但是,不少評論家認為這是他最複雜的作品,融合了悲劇性與喜劇性,難以歸類。 ==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意識流文學 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 [[諾貝爾文學獎]] 得主,獲獎原因為「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1949年,“因爲他對當代美國小說所做的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在西方文壇上被看作“現代的經典作家”。他的重要作品有《喧譁與騷動》(1929)、《我彌留之際》(1930)、《八月之光》(1932)、《斯諾普斯三部曲》(1940-1959)等。<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1/7md5cmg7irm3l31.html 個人簡歷網 - 威廉·福克納]</ref> 1962年7月6日,逝世。<ref>[http://freewechat.com/a/MjM5MjgxMzgzNw==/2653851057/2 自由微信 - 莫言:說說福克納老頭]</ref> ==內容== 劇情始於邦德倫一家的母親艾迪·本德侖不幸辭世後展開的故事,希望家人能將自己的遺體帶回娘家墓地下葬,完成她在世時最後的心願。全書透過五個孩子,一位父親,加上鄰居、醫生與牧師等旁觀者的視野,聚焦於此趟文學史上最浩瀚的送葬之旅。<ref>[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2947 福克納《我彌留之際》書評:在文學史上最浩瀚的送葬之旅]</ref> 送葬,成為一個讓人能夠彌留、能夠眷戀、體會逝去與悲慟的旅程,讓他們以各自的方式緬懷心目中的母親。 ===人物=== 艾迪是一個虛無主義者,長期忍受著無愛的婚姻,給丈夫安斯生下兩個兒子後,又和牧師私通生下了第三個兒子朱厄爾。 大兒子卡什是個只知幹活的木匠,護送棺材時遇到大水,摔入河中斷了腿,卻被安斯等人用水泥來固定斷腿。 二兒子達爾是個敏感的人,路途中放火燒棺,被妹妹送進瘋人院。 朱厄爾是母親最寵愛的人,他在這場旅途中失去了晚上偷偷幹活換回來的馬。 小兒子瓦達曼也沒能得到他的玩具火車。 女兒杜威·德爾懷上私生子,打胎不成反被藥房夥計誘姦。他們克服萬難,這場6天6夜的旅途終於完成。最後安斯買了一副假牙,還娶到了新太太。 ==書評== 這本書雖以「彌留」為題,寫的卻是各種靈魂未死的感受,包括包圍這家人之萬物的描寫,難逃粗鄙卻又頑強;包括美醜並存的人性,如書中的母親在生了孩子後,感受到的卻是與「自我」的分離。不同於人所追求的總是生命的美好與神性,福克納寫的人,罪與救贖都是一盆相生的,「彌留」所能訴說的,正是這樣的清明。<ref>[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3041 閱讀生活誌 - 馬欣:「彌留」所能訴說的,正是無比的清明──讀福克納小說《我彌留之際》]</ref> 《我彌留之際》寫於20世紀30年代。在那一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北方現代工業的入侵,使得南方的政治、經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農業經濟體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社會經濟蕭條,農民生活更加貧苦不堪。另外,隨著社會變革,舊的道德價值體係受到猛烈的衝擊,幾乎坍塌,而新的道德體系尚未建立,整個社會處在一個道德觀混亂,甚至真空的地帶,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陷入了精神的迷茫與虛無之中。於是,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和道德觀念成了當務之急。福克納著眼於社會現實,通過對本德倫一家的描寫,真實地刻畫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告誡人們不能一味地逃避現實,活在悲觀絕望之中,而應不懼挫折與毀滅,勇於克服困難,執著於與現實的鬥爭之中,在反抗與鬥爭中獲得新生。(資料出處:《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69-71,共3頁)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28512399 《我彌留之際》讀後感‖]</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752 美國]] [[Category:812 文藝創作及批評]]
返回「
《我彌留之際》威廉·福克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