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11.1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 的原始碼
←
《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 '''<b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04/0f8dde2b400747928932ab821b870436.jpe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392970389_654784 圖片來自 搜狐]</small> |}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ad6f7cfa10c2.aspx《月夜忆舍弟》古诗文网] </ref>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生死未卜。正值白露时节,在戍楼鼓声和孤雁哀鸣的映衬之下,诗人对兄弟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深沉和浓烈。此诗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情景交融,结构严谨,首尾呼应。颔联用语平易而意味新警,将“露”“月”前提、“白”“明”殿后,倒装的句式顿收奇崛之效。全诗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名称 月夜忆舍弟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编辑== 月夜忆舍弟⑴ 戍鼓断人行⑵,边秋一雁声⑶。 露从今夜白⑷,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⑸,无家问死生⑹。 寄书长不达⑺,况乃未休兵⑻。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⑴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幼弟杜占时随诗人同在秦州,杜颖、杜观、杜丰则散处各地,故诗人忆而赋诗。 ⑵戍鼓:指戍楼上报更的鼓声。自黄昏至拂晓,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一般鼓报三更,便不准路有行人。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断,截断。 ⑶边秋:一作“秋边”,边地之秋。一雁:孤雁。 ⑷“露从”句:意谓今夜适逢“白露”节气。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每年九月八日前后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⑸分散:一作“羁旅”。 ⑹无家:杜甫自天宝五载(746)离开河南偃师陆浑庄故居后,老家没有什么亲人,无从询问诸弟消息。 ⑺书:信。长:一直,老是。不达:送不到。达,一作“避”。 ⑻况乃:何况是。休兵:停止战争。 ==白话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返回「
《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