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82.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赠别》杜牧 的原始碼
←
《赠别》杜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赠别》</big> ''' |- | [[ File:杜牧《赠别》.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8888273393/1000 原图链接] [https://new.qq.com/omn/20190509/20190509A02NTL.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赠别》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杜牧 别称:[[小杜]],[[小李杜]] |} 《'''赠别'''》<ref>[https://new.qq.com/omn/20190509/20190509A02NTL.html 杜牧与歌妓分别,挥笔写下一首诗,成就千古名篇],腾讯网</ref>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 诗词正文 == {{Cquote|<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 == 译文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惟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b4fbe7244670.aspx 《赠别》译文],古诗文网</ref>。 == 作者简介 ==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727e9dff8850.aspx 杜牧简介],古诗文网</ref>。 == 视频 == <center> {{#ev:youku|XNDcxNDc3MzgwNA|640|inline|杜牧的简介|frame}}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赠别》杜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