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55.1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七年战争 的原始碼
←
七年战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七年战争<br>Battle of Maxen</p> |- |<center><img src="https://cdn.britannica.com/69/211669-050-8EFA2393/Frederick-II-troops-Prussian-Battle-of-Zorndorf-August-25-1758.jpg" width="280" ></center><small>[https://cdn.britannica.com/69/211669-050-8EFA2393/Frederick-II-troops-Prussian-Battle-of-Zorndorf-August-25-1758.jpg 圖片來源 Britannica] <br> '''名稱''' 七年战争 '''日期''' 1754年/1756年-1763年 '''地點''' [[歐洲]]、[[印度]]、[[非洲]]、[[北美]]、[[南美]]、[[菲律賓群島]] '''參戰國家''' [[普魯士]]、[[英國]]、[[漢諾威]]、[[易洛魁聯盟]]、[[葡萄牙]]、[[布倫瑞克]]、[[黑森-卡瑟爾]] '''參戰國家''' [[神聖羅馬帝國]]、[[法國]]、[[俄羅斯]]、[[瑞典]]、[[西班牙]]、[[薩克森]]、[[那不勒斯]]、[[薩丁尼亞]] '''結果''' 英國、普魯士為首的陣營戰勝</small> |} </div>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西方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 ==簡介== [[七年戰爭]]<ref>[https://www.arcgis.com/apps/MapJournal/index.html?appid=72d61c21272949fb931042718c611087 英國的七年戰爭]</ref>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西方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利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胡貝圖斯堡條約]]》,共同標誌著七年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獲得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一些位於[[加勒比島嶼]]、[[塞內加爾]]殖民地,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戰的絕對優勢。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龐蒂亞克戰爭]]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戰前狀態」。[[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法國被剝奪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佛羅里達]],但是得到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奪去的對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命名源由== 在[[加拿大]]、[[法國]]以及[[英國]],「七年戰爭」的名稱用來形容發生在1754年的北美,遠早於爆發於1756年的歐洲以及亞洲的衝突的戰爭,因為「九年戰爭」已經被史學家用於形容一場早先爆發過的衝突。 在美國,這場戰爭的北美部分以法國-印第安戰爭的名字而廣為人知。然而許多美國的學者及史學家,例如[[弗雷德·安德森]](Fred Anderson),在其他國家時依然採用當地國同行的習慣稱呼這場衝突為「七年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這場衝突有時被稱作La Guerre de la Conquête(「征服之戰」)。 在印度的衝突被稱作「[[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同時普魯士與奧地利間的戰爭被稱作「第三次西利西亞戰爭」,在[[瑞典]]的歷史中則使用「Pommerska kriget」(「波美拉尼亞戰爭」)一詞,因為瑞典的介入僅限於中德意志東北部的波美拉尼亞地區。這次戰爭被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同樣的稱呼也被賦予之前的許多衝突,例如[[八十年戰爭]],[[三十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以及之後的衝突,例如拿破崙戰爭。 英國和法國,以及她們的帝國間世界範圍內的衝突被看作是「第二次百年戰爭」——這個名稱有時被一些歷史學家用於形容與持續於17世紀,更加著名與緊湊的宗教衝突相對的,橫跨18世紀的世界範圍內持續衝突——的重要階段。 ==起因== 這場戰爭經常被看作是發生於1740年-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延續。在這場戰爭中,以[[腓特烈大帝]]之名為人所知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從奧地利手中奪取富庶的西利西亞省。奧地利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於1748年簽署《[[愛克斯·拉夏貝爾條約]]》以贏得重建軍隊與同盟關係的時間。她獲得極大的成功。由於奧地利放棄與英國的二十五年的盟約,歐洲的政治版圖,在其後數年間被重新改寫。在被稱作「外交革命」的1756年,[[法國]],[[奧地利]],[[俄羅斯]],這三個幾個世紀以來的宿敵共同結成針對普魯士的同盟。 普魯士的惟一外部支持來自她的新盟友英國——其王室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遭到來自法國的威脅。從很多方面來說,這一對盟國對各自構成完美的互補:英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且最高效的海軍,同時普魯士的陸軍是歐洲大陸上最令人畏懼的力量。這使得英國可以集中她的軍事力量投入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曾經希望這一在「外交革命」期間構建的全新同盟關係能夠維持歐洲的和平,但事實上,這一體系卻成了彌漫於歐洲各國上空的敵意在1756年最終爆發的催化劑。 奧地利軍隊根據普魯士的作戰體系經歷系統的改進,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她對於軍事事務的瞭解會使許多將軍感到羞愧——無情地推進著改革。她對於士兵福利的關注甚至為她贏得過重的尊敬。奧地利在之前與普魯士的戰爭中遭受多次恥辱的戰敗,並且對於英國所給予的有限援助極為不滿,因此將法國視作惟一能幫助她收復西利西亞以及遏制普魯士擴張的國家 戰爭的另一起因則是大英帝國與法蘭西帝國間日益升溫的殖民地爭奪。他們的勢力範圍在兩個大陸上擴張,相遇並最終相互碰撞。北美大陸上的衝突甚至要早於歐洲。在那裏,位於大陸東海岸的英國殖民地於1740年代晚期與1750年代早期向西擴張時與法國宣稱主權的密西西比河谷構成衝突。同時為了防止維吉尼亞與賓夕法尼亞的擴張,法國人於1750年代中期在現在的西賓夕法尼亞地區建造一系列的要塞,而英國人試圖將法國人從此地逐出的行動一般被認為構成部分的法國-印第安戰爭。這比歐洲大陸衝突的爆發提早了兩年。 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締結《[[西敏條約]]》(又名《白廳條約》),規定雙方負責在德意志境內維持和平,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志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保證英王在德意志的漢諾威領土不受侵犯,這就大大觸怒與英國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法國。反對如此局勢,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決心放棄原先簽訂的《俄英條約》,於1756年3月25日轉向同奧地利考尼茨親王結成攻守同盟。稍後,在奧地利女皇瑪麗婭·特蕾西婭積極策劃下,奧地利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簽訂相互保證的第一次《[[凡爾賽條約]]》,雙方保證各自提供軍隊,援助另一方反擊任何敵人,漸漸給[[普魯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絞索,積極準備收復西裏西亞。 隨著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雙方都進一步爭取同盟者。結果,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上的世襲領地)、黑森-卡塞爾、布朗施維克等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葡萄牙先後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西班牙則先後參加法奧俄同盟。 ==戰局== '''1756年''' 英國首相[[紐卡斯爾公爵]]對於這一新的聯盟體系能夠阻止戰爭在歐洲爆發持樂觀態度。但此時,一支龐大的法軍部隊已經於土倫集結,而後法國對地中海上[[梅諾卡島]]的進攻標誌著法國對英國戰爭的開始。英國嘗試緩解緊張局勢的努力在米諾卡島之戰中遭到挫敗。該島於6月28日被攻占(為此海軍將領約翰·賓受到軍事法庭審判並被處決)。英法兩國於5月18日正式宣戰,這已經是兩國於俄亥俄谷地(Ohio Country)爆發衝突的近兩年後了。 收到北美地區已經發生衝突的報告,並依據英普同盟獲得英國的支持保證後,[[腓特烈二世]]於1756年8月29日正式跨過薩克森——一個與奧地利聯合的德意志小邦——的邊界,他將此視作針對法奧聯軍對西利西亞即將發動的攻擊的先發制人的大膽行動。腓特烈二世為此次對奧戰爭設定三個目標。首先,腓特烈打算徹底占領薩克森以消除其對普魯士的威脅;然後利用薩克森的軍隊及財富支撐普魯士的戰事。腓特烈的第二個目標則是進軍波希米亞,在那裡他可能為他的軍隊建立由奧地利負擔的冬季營地。第三,腓特烈意圖從波希米亞進攻摩拉維亞,奪取奧爾米茨的要塞,然後進軍維也納以迫使奧地利停戰[23]。 依照這一方案,在為西利西亞的陸軍元帥[[庫爾特·馮·什未林]]留下25,000名士兵以防禦來自摩拉維亞或匈牙利的入侵,以及命令在東普魯士的陸軍元帥[[漢斯·馮·列瓦爾德]]防禦來自東方俄國的任何入侵行動後,腓特烈開始率領軍隊進攻薩克森,普軍分成三路進軍,位於右翼的是由布朗施維克公爵斐迪南率領的15,000人的縱隊;左翼縱隊由布朗施維克—貝文公爵率領,下轄18,000人;處於中央的則是由腓特烈二世親自統率,以陸軍元帥詹姆斯·凱斯(James Keith)為助手的30,000人軍隊。布朗施維克的斐迪南正在逼近肯尼茲;布朗施維克—貝文公爵橫穿盧薩蒂亞迫近包岑;與此同時,腓特烈與陸軍元帥詹姆斯·凱斯計劃進攻德勒斯登。 薩克森和奧地利的軍隊對此毫無準備,他們的軍隊迅速潰散。腓特烈在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占領德勒斯登。在1756年10月1日爆發的[[羅布西茨會戰]]中,腓特烈國王阻止被孤立的薩克森軍得到來自奧軍布勞恩將軍的支援。普軍迅速橫掃選侯國,最終導致普魯士對薩克森的占領,以及薩克森軍隊於1756年10月在皮爾納的投降,隨後薩克森軍被強制編入普魯士軍隊。對中立的薩克森選侯國的攻擊激起整個歐洲的憤怒並加強反普聯盟。而奧地利在此期間的惟一顯著成果是占領部分的西利西亞。 英國起初對普魯士突然的入侵行為感到驚訝,但隨即開始將補給以及670,000英鎊(以2013年幣值計算約為84.4萬英鎊)運送給她的新盟友[[普魯士]]。一支由英國人組建的德意志人(漢諾瓦人)混合部隊由坎伯蘭公爵(the Duke of Cumberland)統率以保衛漢諾瓦不受法國的入侵。英國人試圖將荷蘭拉入同盟,但這一要求被拒絕了,因為荷蘭人希望保證自己完全的中立。除了軍隊數量上的巨大差距,這一年成為普魯士旗下武裝力量在歐洲大陸上獲得成功的一年,與英軍在北美戰場令人失望的表現形成明顯對比。 '''1757年''' 在1757年初,[[腓特烈二世]]又一次發動主動進攻,他率軍進入[[波希米亞王國]],期望給予奧軍一次決定性的打擊。在贏得1757年5月6日血腥的布拉格會戰——這次會戰中雙方均蒙受巨大損失,而普軍將奧軍壓回布拉格的防禦工事——之後。隨即普軍開始[[布拉格攻城戰]]。緊接著,腓特烈從進攻布拉格的部隊中抽出了5,000士兵去支援駐紮在[[波希米亞]]的科林(Kolin)的,由布朗施維克—貝文公爵率領的19,000人的部隊。這支軍隊輕易地將由弗蘭茨·利奧波德·馮·納達斯迪·奧夫·弗格拉什(Franz Leopold von Nádasdy auf Fogaras)將軍率領的奧軍輕裝部隊逐回其位於波希米亞位於岡(Gang)與庫滕曼(Kuttenmen)的據點,從而使普軍的形勢更加安全。納達斯迪的撤退導致道恩元帥不得不率領他規模大很多的奧軍部隊向德意志地區邊界撤退以保護暴露的側翼。在1757年6月16日,道恩元帥向西北方向進軍意圖包抄普軍的左翼,作為回應,腓特烈隨後於1757年6月17日也向西北方向進軍以包抄道恩的奧軍。然而,道恩探知腓特烈的行動。1757年6月17-18日,道恩將軍隊轉向腓特烈的新駐地。在1757年6月18日清晨,一場大霧覆蓋戰場,因此腓特烈對道恩在夜晚的行動一無所知,直到清晨6點,當齊騰將軍帶領普軍前衛穿越普蘭加(Planjan)鎮時才了解奧軍的真實位置。腓特烈二世是時正在其軍隊左翼的前列。普軍的左翼實力較強,因為腓特烈期望從這裡展開對奧軍的攻擊。普軍於1757年6月18日午後發動進攻。然而,腓特烈隨後得知奧軍正在攻擊其右翼[35]。他迅速將部隊從左翼撤回,以加強右翼並填補在他的前方由於[[曼斯坦因]](Manstein)少將率領其部隊攻擊陣線前方玉米田中克羅埃西亞部隊造成的缺口。但這樣又用盡腓特烈左翼的部隊,因此他不得不取消進攻並且重新部署以防禦其左翼。然而兵力的不足最終使得普軍的左翼與中央開始崩潰。 因此,腓特烈在[[科林會戰]]中戰敗,這也是他的首次軍事失利。不僅由於兵力的不足造成科林會戰的失敗,而且由此帶來的部隊進一步損失更迫使腓特烈不得不停止對布拉格的攻擊並且從波希米亞撤退。 當年隨後的夏季,俄軍75,000人的軍隊入侵梅梅爾。梅梅爾有著普魯士最堅固的要塞之一,然而在五天的炮火轟擊之後,俄軍得以湧入該要塞 隨後俄國人將梅梅爾用作進攻東普魯士的前進基地,並且於1757年8月30日在激烈的[[大耶格爾斯多夫會戰]]中擊敗一支規模較小的普軍。接二連三的失利不僅迫使腓特烈取消對波希米亞的入侵,而且他還必須回撤更深至原先普魯士的控制區。腓特烈戰場上的失利刺激更多持機會主義立場的國家加入戰局。瑞典隨即對普魯士宣戰,但僅派出17,000人的部隊入侵[[波美拉尼亞]]。瑞典人認為這支小部隊足以用來占領波美拉尼亞,而且並不會與普軍進行任何作戰,因為普魯士還必須要面對其他多個方向的強敵。 形勢對此時的普魯士非常嚴酷:奧軍正在向普魯士控制區進攻,而在蘇畢茲親王統率下的法軍正由西方趕來。然而在1757年的11月與12月,德意志地區的全局形勢發生逆轉。首先,腓特烈於1757年11月5日的羅斯巴赫會戰中摧毀蘇畢茲親王統率的法軍,並於1757年12月5日在洛伊滕會戰中大敗數量遠勝於己的奧軍。通過這些勝利,腓特烈再一次建立自己歐洲最優秀將領的聲望,並且他的軍隊也被看作是歐洲戰果最輝煌的軍隊。然而如此多的成就無法掩蓋普魯士人必須四面受敵的不利局勢(西面的法國,南方的奧地利,東邊的俄國,北面的瑞典)。與此同時,一支由許多德意志小邦——例如巴伐利亞——組成的混合部隊也完成組建並歸屬奧地利指揮,用以威脅普魯士對薩克森的控制。 而此時,由坎伯蘭公爵率領的[[漢諾瓦軍]]主力於[[哈斯滕貝克之戰]](Battle of Hastenbeck)被擊敗。漢諾瓦被迫簽署《克洛斯特-采文協定》,隨後遭到法軍入侵。這使得普魯士原本已經十分艱難的處境變得更加複雜。這一協定將漢諾瓦與布朗施維克排除出戰爭,使得普魯士的西方門戶洞開。腓特烈向英國提出給予其更多的支持的緊急要求。因為環顧德意志,腓特烈已經失去任何外部的軍事支援。 英國在北美遭受更進一步的挫敗,尤其是在[[威廉·亨利堡]]。但是在英國本土,穩定的政治體制已經被建立起來。從1756年開始,繼任的紐卡斯爾公爵政府與威廉·皮特政府相繼下台。在1757年8月,兩人同意結成政治夥伴,建立聯合政府以向英國的作戰給予全新且更加堅定的領導。這一全新的戰略同時強調紐卡斯爾公爵的在歐洲大陸承擔更多義務——尤其是防禦德意志地區——的意志,以及威廉·皮特利用英國海軍奪取法國位於全球的殖民地的決心。這一「雙重戰略」將在接下來的五年內主導英國的政策。 在1757年末,雖然歸功於[[普魯士]]在[[羅斯巴赫]]與洛伊滕的勝利,形勢開始傾向於腓特烈一邊。但戲劇性地為腓特烈扭轉整個局勢的則是俄羅斯帝國從東普魯士撤軍的決定。 預計俄國很大可能不會於1758年前展開新的行動後,腓特烈將部署在東線的大軍調至列瓦爾德元帥麾下以反擊瑞典的入侵。普軍迅速逐回瑞典人,占領大部分的瑞屬波美拉尼亞並封鎖其首府施特拉爾松德[46]。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在他的大臣的建議之下,決定在羅斯巴赫會戰之後廢止《[[克洛斯特-采文協定]]》,漢諾瓦重新加入戰爭。1757年冬季,漢諾瓦軍的新統帥布朗施維克公爵斐迪南重組漢諾瓦軍隊,並組織一系列的進攻將法軍逐回萊茵河西側 1757年10月10日至17日間,在奧軍中服役的匈牙利將軍安德拉斯·哈迪克伯爵(András Hadik)發動可能是匈牙利驃騎兵(hussar)在歷史上最著名的行動。當腓特烈率領他強大的軍隊向南進軍時,這位匈牙利將軍出人意料地指揮他絕大多數為匈牙利驃騎兵的5,000人部隊繞過普軍,並用一個晚上占領普魯士首都柏林的部分地區[49]。為了免遭破壞,柏林付出20萬泰勒(thalers)的贖金[50]。當腓特烈聽說這一令人感到恥辱的占領行動後,他立即派出一支規模更大的部隊去解放這座城市,但哈迪克成功地與他的驃騎兵退出城市並抵達奧軍陣線。哈迪克隨後因此被提升為奧地利陸軍元帥。 '''1758年''' 1758年初腓特烈展開對[[摩拉維亞]]的入侵,並對奧洛穆茨發動進攻 但在奧軍於多姆斯塔之戰(Battle of Domstadtl)中消滅一支為普軍攻擊奧洛穆茨輸送補給的運輸隊後,腓特烈中斷攻城並從摩拉維亞撤軍。這標誌著他對奧地利領土最後一次大規模入侵的結束。東普魯士在整個冬季都由俄軍占領,且直到1762年都在俄軍的控制之下。儘管如此,腓特烈並沒有將俄國人看作一個迫在眉睫的威脅,他仍期望與奧軍進行決戰以將奧地利徹底踢出這場戰爭。 1758年4月,英國與腓特烈簽署《[[英普協定]]》 (Anglo-Prussian Convention)。協議規定英國付給普魯士每年670,000英鎊的援助。英國同時派遣9,000人的部隊以支援斐迪南的漢諾瓦軍。這是第一支被派遣至歐陸的英國部隊,同時該做法也是對皮特曾經反對向歐陸派兵政策的修正。斐迪南在率軍渡過萊茵河並引起法國方面的戒備之前,已於1758年3月成功將法國人趕出漢諾瓦與威斯特伐利亞並且重新奪取埃姆登港的控制權。但隨後,儘管他有在克雷費爾德之戰(Battle of Krefeld)擊敗法軍以及短期占領杜塞道夫的戰果,他仍被迫撤回萊茵河的己方一側。在撤退過程中,他成功地避開法軍的大部隊 在此時,腓特烈對俄軍在東線進展的關注與日俱增,並且決定前往迎擊。在1758年8月25日爆發的曹恩道夫戰役中,在腓特烈指揮下的35,000普軍向堅守的43,000名由[[費莫爾伯爵]](Count Fermor)率領的俄軍發動攻勢。雖然雙方都付出重大傷亡且俄軍最終有序地撤離戰場,腓特烈仍然宣稱其為己方的勝利。在9月25日爆發的勝負未分的[[托諾之戰]](Battle of Tornow)中,一支瑞典軍隊擊退普軍的六次攻勢,但在[[費赫貝林之戰]](Battle of Fehrbellin)再次勝利後,瑞軍並沒有選擇向柏林繼續進軍。 拉鋸戰的局面持續到10月14日,道恩元帥的奧軍在薩克森的霍克齊之戰中奇襲普軍主力。腓特烈損失許多大炮,但仍藉助茂密的樹木為掩護做到有序撤退。最終奧軍除了霍克齊之戰的勝利以外,在薩克森並沒有取得大的進展或者決定性的突破。在對德勒斯登的攻擊受阻後,道恩的軍隊被迫撤回奧地利控制區過冬,因此薩克森仍然為普魯士人所占據。而同時,俄羅斯也無法拿下普軍控制下的波美拉尼亞的科沃布熱格。 在法國,1758年是令人失望的一年,有鑑於此,法國任命[[喬伊索公爵]](Duc de Choiseul)為新任首相。喬伊索計劃通過對英國和漢諾瓦的猛烈攻擊在1759年結束戰爭。 '''1759年''' 1759年見證普魯士的幾次慘敗。在[[凱伊戰役]](又稱帕爾齊希戰役)中,俄軍統帥薩爾特科夫伯爵率領47,000俄軍擊敗卡爾·[[海因里希·馮·韋德爾]](Carl Heinrich von Wedel)的26,000普軍。雖然漢諾瓦人在明登之戰(Battle of Minden)中擊敗一支60,000人的法軍,但奧軍元帥道恩也在馬克森之戰中還以顏色,迫降一整支13,000人的普軍。腓特烈自己則在庫勒斯道夫戰役中損失半數的兵力,這也是他軍事生涯中最慘重的失敗,並幾乎使得他退位自盡。這一系列的災難部分源於他對俄軍實力判斷的失誤,儘管俄軍早已在措恩多夫和格羅斯-耶格爾斯多夫(Gross-Jägersdorf)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此時奧地利上不願意為俄羅斯提供後勤補給,導致俄軍在庫勒斯道夫戰役之後向西撤退,給腓特烈足夠的時間重整他的軍隊。 另一方面,法國人在1759年於羅亞爾河口集結陸軍,在布雷斯特和土倫集結艦隊,以準備計劃中對英國本土的入侵行動。但是兩場海戰的失敗阻止這些。1759年8月,讓·弗朗索瓦·德·拉·克盧·薩布朗率領的法國地中海艦隊在拉各斯海戰中被一支由愛德華·博斯科恩率領更大規模的英國艦隊擊潰。而在11月20日的基伯龍灣海戰中,英國海軍將領愛德華·霍克率領的23艘風帆戰艦追上德·孔夫蘭元帥擁有21艘風帆戰艦的布雷斯特艦隊,英國艦隊擊沉、捕獲,迫使擱淺多艘法艦。這一戰的失利迫使法國取消登陸英國的計劃。 1760年對[[普魯士]]人來說意味著更多災難的來臨。福凱的普軍在蘭茨胡特戰役中被打敗。法國人占領馬爾堡,瑞典人則奪取部分的[[布蘭登堡]](即普屬波美拉尼亞)。但漢諾瓦人卻在沃伯格戰役中戰勝法國人,繼續阻止著法軍從東線對普魯士的攻勢。 奧地利人則在勞東將軍統帥下占領[[西利西亞]]的[[格拉茨]](現稱克沃茲科)。在[[利格尼茨之戰]]中,腓特烈在軍力為一比三的局勢下戰勝奧軍。可不久之後,他的首都柏林就被薩爾特科夫的俄軍與[[愛德華·博斯科恩|馮·萊西]]將軍的奧軍於10月份時短暫占領。佔領儘管短暫,仍然大大的打擊了腓特烈的威信,因為很多人指出普魯士人對於短暫佔領維也納或聖彼得堡不抱任何期待。而雖然年末的托爾高戰役中腓特烈戰勝道恩統帥的奧軍,但普魯士人也付出很大的傷亡,而且最終讓奧軍有序地撤退。 但是,在庫勒斯道夫戰役之後,俄軍在戰場上卻顯得遲鈍,因為他們的補給線實在過於薄弱。以至於俄羅斯與奧地利在1759年10月達成共識,由奧地利接手負責俄羅斯的後勤補給,取代俄羅斯已經不堪負荷的軍需科。但奧地利軍需科沒有足夠的資源同時供給俄軍和奧軍的補給,因此實際上俄軍只獲得一小部分來自奧地利的援助。在格拉茨的戰鬥中,俄軍來不及趕到戰場投入戰鬥,而他們兩次攻克科沃布熱格的企圖都被粉碎。普軍的頑強防守將俄軍阻隔在科沃布熱格之外,使腓特烈可以專心的面對奧軍而不用分出兵力對付俄羅斯。 '''1763年''' 1763年,中歐的戰事基本上普軍和奧軍陷入僵局。在前一年的[[博克施道夫戰役]]中,腓特烈率領普軍勉強戰勝了道恩的奧軍,並奪回大部分的西利西亞與薩克森,緊接著在弗賴貝格戰役中,腓特烈的弟弟亨利擊敗奧軍,並控制西利西亞與薩克森首府德勒斯登以外的地區。此時,亨利的財政狀況還不算艱難,但他的王國被摧毀,軍隊也嚴重地衰弱中,人力減少的情況下又損失大量有能力的軍官和將軍,以致於不太可能有能力對德勒斯登再發動進攻。英國的軍事援助被新任首相約翰·斯圖爾特撤回,俄國皇帝彼得三世被妻子葉卡捷琳娜廢黜,她使俄羅斯轉回支援奧地利並對普魯士發起新的進攻。然而奧地利就像其他參戰國一樣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而必須縮編軍隊,影響奧地利的進攻力量。事實上,長期的戰爭使得奧地利政府陷入混亂,雖然仍擁有德勒斯登、克沃茲科和西利西亞南部,但沒有俄國援助的話勝利希望是很渺茫的。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對於收復西利西亞已經不抱任何期待,他的大臣、丈夫與長子也都催促他盡快談和,而道恩元帥也猶豫於是否繼續對腓特烈發起進攻。於是,1763年2月15日奧地利和普魯士簽訂胡貝爾圖斯堡和約,將格拉茨還給普魯士以換取普魯士從西利西亞撤軍,至此,中歐地區的戰事結束了。 ==參戰國家== '''英國'''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法國''' 《[[巴黎和約]]》成為法國君主制時期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國放棄印度、加拿大、法屬路易斯安那。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 '''奧地利''' 奧地利繼上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第二次西利西亞戰爭後再次不敵[[普魯士]]。[[瑪麗婭·特蕾西婭]]而後一直對[[葉卡捷琳娜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敵對情緒,並在晚年致力於瓜分[[波蘭]]來尋求失去西利西亞的補償。 '''俄國''' 俄國在七年戰爭中鞏固其在東歐的勢力。俄國沙皇在戰爭後期的倒戈行為引來奧地利和法國的一片罵聲、卻贏得普魯士的友誼;日後葉卡捷琳娜皇后罷黜不守信義的前沙皇、自己登基為女皇;並更趨於向西擴張,踴躍於瓜分波蘭。俄國名將魯緬采夫亦在此戰中成名。 '''普魯士''' 腓特烈因為俄羅斯在戰爭後期的沙皇倒戈至普魯士才保住西利西亞,使他獲得「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但他終其一生也只是讓普魯士崛起,並沒有成為能和英、法、俄相提並論的歐洲列強(great power);只能算是比瑞典、西班牙略強的中等強國(middle power),較好聽的稱呼是——「半個列強」。而且巨大的戰爭也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不過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經濟的工作讓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由於英國讓普國在七年戰爭成為孤軍,必須要對付三國(法奧俄),普國上下彌漫著仇英態度。而後美洲爆發獨立革命,普魯士有意無意站在美軍這邊,並且派軍事觀察團觀察美英之戰。後來普魯士軍被拿破崙打的幾乎滅絕,直到俾斯麥的出現才真正的讓普魯士強大。 ==戰役== *1756年5月20日-[[梅諾卡戰役]] *1756年10月1日-[[羅布西茨戰役]] *1757年4月21日-[[萊亨堡戰役]] *1757年5月6日-[[布拉格戰役]] *1757年6月18日-[[科林戰役]] *1757年6月23日-[[普拉西戰役]] *1757年7月26日-[[哈斯騰貝克戰役]] *1757年8月3日至8月6日-[[威廉亨利堡戰役]] *1757年8月30日-[[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 *1757年9月7日-[[Battle of Moys]] *1757年11月5日-[[羅斯巴赫會戰]] *1757年11月22日-[[布雷斯勞戰役]] *1757年12月5日-[[洛伊滕會戰]] *1758年4月29日-[[古德洛爾戰役]] *1758年6月30日-[[達姆斯塔特戰役]] *1758年7月7日至7月8日-[[卡里永戰役]] *1758年8月3日-[[尼加巴丹戰役]] *1758年8月25日-[[曹恩道夫戰役]] *1758年10月14日-[[霍克齊戰役]] *1759年4月13日-[[卑爾根戰役]] *1759年7月23日-[[Battle of Kay]] *1759年8月1日-[[明登戰役]] *1759年8月12日-[[庫勒斯道夫戰役]] *1759年8月19日-[[拉哥斯戰役]] *1759年9月10日-[[本地治里戰役]] *1759年9月13日-[[魁北克戰役(亦稱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1759年9月25日-[[霍耶斯韋達戰役]] *1759年11月20日-[[基伯龍灣戰役]] *1759年11月21日-[[Battle of Maxen]] *1759年12月4日-[[邁森戰役]] *1760年6月23日-[[蘭茨胡特戰役]] *1760年8月1日-[[瓦爾堡戰役]] *1760年8月15日-[[李格尼茨戰役]] *1760年11月3日-[[托爾高戰役]] *1761年7月15日至7月16日-[[Battle of Villinghausen]] *1762年7月21日-[[博克施道夫戰役]] *1762年7月23日-[[Second Battle of Lutterberg]] *1762年9月24日-[[馬尼拉戰役]] *1762年10月29日-[[弗賴堡戰役]]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歐洲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七年战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