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19.2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上海梨膏糖 的原始碼
←
上海梨膏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上海梨膏糖</big> ''' |- | [[File:5446512.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190124104031-1110207219_jpeg_599_399_101097.jpg/8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imageGroupId=3225778&relateImageGroupIds=3225778&lemmaId=7006813#3225778_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上海梨膏糖 主要食材:[[纯白砂糖]]、[[杏仁]]、[[川贝]]、[[半夏]]、[[茯苓]] 分类:甜品 |} '''上海梨膏糖''',是[[上海市]][[汉族]]传统名点,中华老字号产品之一,著名特产。梨膏糖是纯白砂糖(不含饴糖、香精、色素)与[[杏仁]]、[[川贝]]、半夏、[[茯苓]]等十四种国产良药材(碾粉)熬制而成。口感甜如蜜、松而酥、不腻不粘、芳香适口、块型整齐、包装美观、品质优良、疗效显著。上海梨膏糖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在清朝盛行,目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广大男女老少的喜爱。 =='''基本内容'''== *中文名:上海梨膏糖 *主要食材:纯白[[砂糖]]、[[杏仁]]、[[川贝]]、[[半夏]]、[[茯苓]] *分类:甜品 *口味:甜 =='''产品特点'''== 梨膏糖是纯白砂糖(不含 饴糖、香精、色素)与杏仁、川贝、半夏、茯苓等十四种国产良药材(碾粉)熬制而成。口感甜如蜜、松而酥、不腻不粘、芳香适口、块型整齐、包装美观,由于品质优良,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广大男女老少的喜爱。而一般糖果:是有白砂糖、 饴糖、香精、色素等熬制而成。 =='''产品种类'''== 梨膏糖还分本帮( 上海)、[[苏帮]]、[[杭帮]]、扬帮之分,而 老[[城隍庙]]的梨膏糖均为本帮。清 咸丰五年(1855年),在 老城隍庙西首晴雪坊旁边开设了一家以“ 永生堂”为店号的梨膏糖商店。清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 老城隍庙北面又开设了一家“德甡堂”,专制专售梨膏糖。由于各家自产自销的梨膏糖能止咳化痰,价廉物美,逐渐成为大众欢迎的 老城隍庙 土特产品。之后,为迎合上流社会的需求,“朱品斋”嫡传朱兹兴先生推出了高级梨膏糖食品,除投入含有止咳化痰药料外,再添入 人参、 鹿茸、 刺五茄、 玉桂、 五味子等贵重补品,使梨膏糖成为集礼品、闲食、治病为一体的高档食品系列。 品尝型梨膏糖,又称花色梨膏糖。有 [[薄荷]]、 [[香兰]]、 [[虾米]]、[[胡桃]]、 [[金桔]]、 [[肉松]]、[[杏仁]]、[[百果]]、[[火腿]]、 [[花生]]、[[松仁]]、 [[玫瑰]]、 桂花、 豆沙等数十个品种,采用中草药与纯天然原料,精心加工而成。产品甘而不腻,甜中带香,香中带鲜,含在口中,回味无穷。 药物型梨膏糖,又称疗效型梨膏糖。有琼浆状似的梨膏糖,有经过特殊加工工艺生产的颗粒状冲剂梨膏糖,还有便于携带的各种口味的止咳型梨膏糖、川贝梨膏糖、百草梨膏糖、开胃梨膏糖等。药用梨膏糖精选梨汁、川贝、杏仁、半夏、茯苓等十几种优质药材,采用祖传秘方,精心加工而成。经专家定量分析,确认有止咳化痰、润喉清肺之功效,对治疗咳嗽、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独到之处。 =='''药用功效'''== 梨膏糖,以 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 橘红 、上海梨膏糖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主治咳嗽多痰和气管炎、哮喘等症,味甘易服,疗效显著。其配方特色在于对造成感冒咳嗽,抵抗力差的各种咳嗽成因以及病人吃药怕苦的特点,以适量的滋补帮助人体增强抵抗力,针对造成咳嗽的受热、受寒劳累、机体失衡,干咳、湿咳等情况,将各种草药合理配伍,并加上 蜂蜜、 饴糖、砂糖以及梨汁熬制而成。由于选用中草药药性温和无副作用,因而适应了各种咳嗽人群。 旧社会卖梨膏糖叫做“三分卖糖,七分卖唱”,为了让人们知道梨膏糖所用草药的功效,卖梨膏糖的人还编了一首歌,“一包冰屑吊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三(山)楂麦芽能消食,四君子打小囡痨,五和肉桂都用到,六用 人参三七草,七星炉内生炭火,八卦炉中吊梨膏,九制玫瑰均成品,十全大补共煎熬”,也可体现梨膏糖的药用价值。 =='''制作方法'''== *配方 雪梨或白鸭梨1000克,[[贝母]] 30克,百部50克,前胡30克,款冬花20克,[[杏仁]]30克, 生甘草10克,制半夏30 克,冰糖500克,橘红粉30克,香檬粉30克。 *制作流程 1、煎液:将雪梨或白鸭梨洗净切碎,与7种中草药一起,投入搪瓷大药罐内,加入适量的水,用火煎煮,每隔20分钟将汁液取出一部分,再加水继续煎煮。这样,连续取汁液4次。 2、浓缩:将4次取出的液汁倒入搪瓷锅内(不能与金属器皿接触),用旺火烧开,然后再改用文火熬煎。当锅内液汁浓缩至稠时,加入冰糖粉,并不断搅拌至黏稠状,再加入 橘红粉和香檬粉,继续进行搅拌;当用筷子可以挑起并能拉成丝,即可停火,在整个熬煎过程中,火力应逐渐减小。 3、划切:将经浓缩的黏稠液倒入涂过熟菜油的搪瓷盘内,稍凉后压平,厚度为5-6毫米,然后,用薄刀片划切成长宽均为5-6厘米见方的小块(一般不切透),待凉透时,即为梨膏糖。 4、包装:出售的梨膏糖,一般按每片2排,每排6小块,两片24小块为一小包装。除外面包裹包装纸外,还需用无毒塑料薄膜封严。 如果在梨膏糖中加入 虫草、哈喇、 苦参、[[白萝卜]]等中草药,保健效果更佳。 [[File:TB2upEEXsjI8KJjSsppXXXbyVXa !!1941547259.png|缩略图|右[http://www.62a.net/m/tbimg/img/imgextra/i2/1941547259/TB2upEEXsjI8KJjSsppXXXbyVXa_%21%211941547259.pn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4%B8%8A%E6%B5%B7%E6%A2%A8%E8%86%8F%E7%B3%96&mode=1&did=4&ie=utf8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制作技巧'''== 上海滩熬制梨膏糖始于清朝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当时有一对姓朱的夫妻在上海老城隍庙前大殿旁开起了梨膏糖店,取名“朱品斋”。到清光绪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有一个商人在上海老城隍庙西首晴雪坊开设了一家梨膏糖店,店名为“永生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零四年),又有人在上海城隍庙北豫园门口开设了一家叫“德甡堂”的梨膏糖店。它们都使用自己的牌子和商标,彼此竞争十分激烈。有的为了提高梨膏糖止咳功效,把川贝、桔梗、半夏等中草药磨成粉熬进梨膏糖里,制成了止咳梨膏糖;有的把砂仁、丁香、佛手等中草药磨成粉熬进梨膏糖里,制成了开胃梨膏糖。由于药材上等,加工精细,价廉物美,生意兴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民间艺人一曲“上海小热昏”把梨膏糖唱红整个上海摊,上海城隍庙梨膏糖名气也越来越响,成了人们喜爱的食疗俱佳的休闲食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这一传统名特产的生产大力扶持。一九五六年,三家小铺子合并成一家,正式定名为“上海梨膏糖食品厂”。 如今,上海老城隍庙梨膏糖在上海家喻户晓,是上海著名的传统土特产,其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特别受到那些怀有深厚老上海情结的海内外华人的喜爱,他们总要带些产品与他们的亲人共同享受这一份快乐的情趣。 =='''产品来历'''== 唐初的政治家 魏征据传是个十分孝顺的人。他母亲多年患咳嗽气喘病, 魏征四处求医,但无甚效果,使魏征心里十分不安。这事不知怎的让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仔细地望、闻、问、切后,处方书川贝、杏仁、 陈皮、 法夏等味中药。可这位老夫人的性情却有些古怪,她只喝了一小口药汁,就连声说药汁太苦,难以下咽,恁你磨破嘴皮子地劝说,可她就是不肯再吃药, 魏征也拿她没办法,只好百般劝慰。 第二天老夫人把 [[魏征]]叫到面前,告诉魏征,她想吃梨。 魏征立即派人去买回梨,并把梨削去皮后切成小块,装在果盘中送给老夫人。可老夫人却因年老,牙齿多已脱落,不便咀嚼,只吃了一小片梨后又不吃了。这又使 魏征犯了难。他想,那就把梨片煎水加糖后让老夫人喝煎梨汁吧。这下可行了:老夫人喝了半碗梨汁汤还舐着嘴唇说:好喝!好喝! 魏征见老夫人对煎梨汁汤颇喜欢,但光喝梨汁汤怎能治好病呢?因此他在为老夫人煎煮梨汁汤时就顺手将按御医处方煎的一碗药汁倒进了梨子汤中一齐煮汁,为了避免老夫人说苦不肯喝,又特地多加了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 魏征也有些疲惫了,他闭目养了下神。等他睁开眼揭开药罐盖,谁知药汁已因熬得时间过长而成了糖块, 魏征因怕糖块口味不好,就先尝了一点,感到又香又甜,他随即将糖块送到老夫人处,请老夫人品尝,这糖块酥酥的,一入口即自化,又香又甜,又有清凉香味,老夫人很喜欢吃。 魏征见老夫人喜欢吃也心中乐了,于是他就每天给老夫人用中药汁和梨汁加糖熬成糖块。谁知老夫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胃口大开,不仅食量增加了,而且咳嗽、气喘的病也好了。 魏征用药和梨煮汁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这消息很快传开了,医生也用这一妙方来为病人治病疗疾,收到了好的效果。人们就称它梨膏糖。 =='''相关民谣'''== 一包冰雪调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 三(山)楂麦芽能消食,四君子能打小囡痨, 五味子 玉桂都用到,六加 [[人参]]三积草, 七星炉内炭火旺,八面生风煎梨膏, 九制玫瑰香味重,十全大补有功效。 =='''历史发展'''== 梨膏糖有本帮( 上海)、苏帮、杭帮、杨帮之分,而 老城隍庙的梨膏糖均为本帮。清 咸丰四年【1854】年在[[老城隍庙]]西首晴雪坊旁边开设了以“ 永生堂”为店号的梨膏糖商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老城隍庙北面又开设了一家“ 德生堂”,专制专售梨膏糖。 上海历史上最早的卖梨膏糖的是 城隍庙里的“[[朱品斋]]”,创建于清成丰五年。据传朱家拥有祖传秘方,而且用料地道、精心配制,所以“朱品斋”开设以后,生意一直十分 兴隆,其梨膏糖和药梨膏深受大众欢迎。起初,“朱品斋”由朱老太坐镇,她能根据顾客的咳嗽声来判断病情,对症下药,配售梨膏糖。后来,“朱品斋”的生意由她儿子朱慈兴接手,注册了“朱老太”商标。朱慈兴为了迎合当时 上海大都市消费者的需要,他开始研究专制高级梨膏糖。此种梨膏糖里除含有止咳化痰药料外,另外再加入 人参、 鹿茸、 玉桂、 五味子、 刺五茄、 灵芝等贵重补品,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他还接受定制,每剂以25斤为一料,以定制为主,专为公馆帮服务,对症下药,电话联系,送货上门,也可作为礼品送人。当年京剧名家 裘盛戎、 李慕良等特爱吃“朱品斋”的梨膏糖,一买十几盒,成了“朱品斋”的老主顾,使梨膏糖、药梨膏成为集礼品休闲治病为一体的高档食品。 最具有本帮卖梨膏糖经营特色的是当时在 老城隍庙晴雪坊的“ [[永生堂]]”梨膏糖店,其创办于清 光绪八年。“ 永生堂”出售各类梨膏糖,并且店主[[张银奎]] 父子还开创了现做现卖的卖糖方式,行话称为“挫木”,又叫“文卖”。他们在糖摊前放只炭炉,炉上放一只熬制梨膏糖的大紫铜锅,卖糖者左手拿一根长竹爿,不断地在紫铜锅内搅动,使锅内的糖不粘底,右手拿一把尺把长的扁铁挫,将药料用铁挫挫成药末,一堆堆地堆在一小木盘中,待锅内的糖熬到一定的程度,便将药末倒入锅内,搅拌熬制成药梨膏糖。 还有一家有名的梨膏糖店是坐落在 老城隍庙北面的“ 德生堂”,创办于清 光绪三十年。其店主 曹德荣原是“ 永生堂”的学徒,后来自己开店,为不忘“永生堂”恩典,取名“德生堂”,专研中医,改良梨膏糖的配方。 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在五十年代公私合营高潮时,把“朱品斋”、“ 永生堂”、“德 堂”组织起来,源源不断地把生产的各色梨膏糖通过 老城隍庙内各家名特商店与市内外销售商,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由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先进工艺,不但开发出不少新的品种,而且使梨膏糖产品的质量更加可靠。梨膏糖这一颇有特色的 土特产风味食品,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成就了今天 上海梨膏糖的美名远扬。<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rA3n0bLnvKDe_t4rSZ6i83VX9lpNIHB4U-EjLFRQaXU63mlRzfPLR2 上海梨膏糖],香哈网</ref> =='''舌尖上的上海:梨膏糖!'''== {{#ev:youku|XNDQ0NDI5NTI0MA|alignment=left}}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20 家政總論]][[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上海梨膏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