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6.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的原始碼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p> |- |<center><img src="https://im1.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CN1/076/27/CN10762722.jpg&v=4e021ce9&w=250&h=25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762722 圖片來自books] </small>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历史'''指[[中国大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至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目前成为国内外[[发展经济学]]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论述有[[二元经济]]论、[[时间序列]]分析法及[[发展阶段论]]等。 ==介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新的中央政府通过一系手段,结束了[[中國通貨膨脹 (1938年-1950年)|长期以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建立[[统收统支]]的财政体系,强有力的控制了国家经济。1953年开始,在中国大陆实行了类似于[[苏联]][[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被称作[[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实行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弊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趋向严重。 自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体制由旧有的不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依然有某种程度上的主导作用,与[[日韩模式]]相似。在这种改革下,在农村实现了第二次[[土地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取代了[[农业合作社]],工业企业中的企业领导层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允许私人经营服务业以及[[轻工业]],并打开国门,大量引进[[外资]]。这种经济体制在1992年后被中国政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高速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经济规模迅速扩大,[[GDP]]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从1979年的275[[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2551[[美元]],东部沿海部分省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两万美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对外贸易]]规模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173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第一,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发动机,外汇储备超过3萬亿美元,2021年GDP总量17.7萬億美元,预计2030年之前中国GDP将超过美国。 ==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52-1976年,[[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轨迹宽幅振荡,计划调控痕迹明显,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可分为四个周期:1959-1961年,1964-1968年,1969-1973年,1974-1976年,后三个周期振幅减小。1959年创下[[GDP]]历史最高增速,1961年GDP历史负增长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中国大陆经历长期战乱,经济波动和受创极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在[[苏联]]帮助下开始恢复,以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为标志,优先快速发展重化工业替代进口巩固国防,而轻工业和农业处于一个次要地位。期间轻重工业投资比例为1︰7.3,严重向重化工业倾斜,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文章说法是:“基本奠定工业基础”<ref name=tj1>{{cite web |ur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xzg50nxlfxbg/200206/t20020605_35962.html |language= |title=之四:工业经济欣欣向荣 |publisher=中国国家统计局 |date=1999-09-17 |accessdate=2015-12-30 |archive-date=2016-08-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18223238/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xzg50nxlfxbg/200206/t20020605_35962.html |dead-url=no }}</ref>。又1955年出现经济过热冒进的苗头,后来“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成为中国共产党内政治斗争的其中一个主题。毛泽东在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上表达对反冒进若干做法的不满,称:“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扫掉了促进委员会,使六亿人民泄了气”。还说“反冒进离右派只有五十米远”。并要求要恢复促进委员会,“多、快、好、省”,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文章称:“这个批评,实际上是后来多次严厉批评反冒进和酝酿发动“大跃进”的开端。” 但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并导致大面积饥荒和死亡,同時中蘇關係大幅惡化,經濟協助完全終止。经济在1963年到1965年国家主席[[刘少奇]]领导下短暂恢复后,后来又受到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冲击。到了文革结束后,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文章说法是“我们才不得不承认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ref>{{cite web |ur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7597719.html |language= |title=论改革开放和中国民营经济三十年 |publisher=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date=2008-08-01 |accessdate=2015-02-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62557/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7597719.html |archive-date=2016-03-04 |dead-url=yes }}</ref>。中国国家统计局称:“1978年轻重工业比例为43.1:56.9,轻工业产品严重匮乏。” ===第二阶段=== #) 1977-1980年,恢复性增长周期。1976年负增长,1977年大幅恢复性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1979年,1980年继续恢复性增长。 #) 1981-1990年,回落振荡周期。1989年出现[[投资]]、[[消费]]双膨胀。1989-1990年,因應政治抵制導致的外商直接投資暴跌,進入两年“治理整顿”。 #) 1991-1993年,快速增长周期。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1993年GDP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峰。其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推动经济高涨,政府管制撤廢,進入市場經濟階段。 #) 1994-2001年,[[软着陆]]周期。使过快过热的经济增长逐步降温,1995年-1997年实现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凸显[[总需求]]不足,出现[[通缩]]趋势。1998-2001年连续4年增长率下降,2001年达到回调最低点。 #) 2002年至2014年,经济高涨期。此一轮宏观经济高涨主要来自钢铁、电解铝、汽车、住房、旅游、教育等。 #) 2014年起,经济進入中高速成長期。首要目標以提高服務業為主,並在第二產業領域深化改革,以技術和創新兩大方向並行。並壓制房地產投機,使GDP回到健康增長。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50 經濟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