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52.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九七式中戰車 的原始碼
←
九七式中戰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九七式中戰車'''<br><img src="http://mdc.idv.tw/pwm/weapon/97sikichi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mdc.idv.tw/pwm/wetank97.htm 圖片來自mdc.idv.tw]</small> |} '''九七式中戰車'''是日本帝國陸軍在1930年代中葉所開發的中型戰車,與[[九五式輕戰車]]一同作為日本帝國陸軍在二戰時期的主力裝甲武器。九七式有兩種主要生產型號,分別是裝載57毫米口徑[[九七式戰車炮]]的基本型和47毫米口徑[[一式47公厘反戰車砲|一式炮]]的九七式改。兩種車型最終生產了2123輛。 == 性能 == 安裝九七式口徑57公釐短砲管,主要是用於支援步兵,反戰車能力很弱。1939年它首次在[[诺门罕战役]]<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78406250 诺门罕战役],知乎</ref> 中亮相,在当时对比德军的[[一号坦克]]、[[二号坦克]]、苏军的BT-7、[[T-70坦克|T-70]]等时并不落后,而且甚至还是诺门罕战场上双方最大的坦克。但随坦克技术的发展后来为对抗盟军新型坦克换了新型的砲塔,砲塔安裝一式口徑47公釐長砲管,此謂'''九七式改''',後來的[[一式中戰車]]也是採用同樣的武裝。但是由於47公釐口徑砲彈的重量太輕,導致動能流失的快,隨著距離一遠,砲彈的穿透力就大幅降低。 ==開發背景== 1936年,日本帝國陸軍再度開發以支援[[步兵]]作戰為主要任務的戰車,被視作八九式中戰車的繼任裝備,但嚴格來說,下一代戰車的規格除卻日本國內技術問題以外,讓戰車需能完整發揮能力必須要有相當高標準的後勤支援,但日本本國的基礎建設相較歐陸國家還有很多待改進的不健全處,重量超過一定程度的戰車光要運輸都有難度。在當時的日本基礎建設支援中,包括港埠轉運、橋梁承載限制等,參謀本部得出的結論認為戰車重量不能超過12公噸以上。 因此,在最初設計執著點只著重在控制重量後其他性能(機動力、防禦力)要被降低標準到甚麼程度才可以滿足要求,唯一可接受的公約數是火炮效果不得弱於現役的八九式。 陸軍技術本部以兩個爭執方案演繹出原型車: :甲案:強化防禦設計、改善車體工藝,車速標準放低,預定重量13.5公噸;使用雙人砲塔,副武器2挺機槍,戰鬥室容積維持八九式標準;由三菱重工試製 :乙案:控制車體重量,防禦等標準放低,預定重量10公噸;使用單人砲塔,副武器1挺機槍;由大阪兵工廠試製 實際上,兩個方案原型審查時已經爭執到毫無妥協的困境。甲案的重量過重這點一直被參謀本部挑毛病,參謀本部希望甲案原型戰車能減肥到12噸,但是陸軍技術本部直白的回答辦不到;乙案的單人砲塔則被陸軍戰車學校挑毛病,認為如果量產一定得改成對戰鬥效率大幅改善的雙人砲塔。兩個方案都有人不滿意,新戰車卻又需求孔急,最後仍決定兩案同時研製。 原型車在1937年6月陸續完工,但甲案原型車因戰車學校陸續追加要求,導致最終重量超過15噸;乙案的重量控制仍維持在預定重量以內(9.8噸);單就審查規格來講,乙案比較合乎行政履約標準;但是1937年7月爆發的日中戰爭經驗顯示,防禦力過差的戰車存活能力堪慮,加上戰爭爆發後軍事預算較於寬裕,最後帝國陸軍選擇較貴也較重的甲案原型車作為下一代戰車。但參謀本部一直不滿意戰車超重對後勤帶來額外負擔的問題,後來參謀本部再度開發性能近似的[[試製九八式中戰車]]。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九七式中戰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