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97.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修道院纪事 的原始碼
←
修道院纪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0724/a943f075cc9d4670b5b07e1c02530e22.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09401530_9993034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修道院纪事'''》是[[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写的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位士兵和一位具有特异视力的姑娘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把读者带到了18世纪初宗教裁判所窒息人性的时代。 作家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专制独裁的憎恨与诅咒,并对封建宗教的反动本质进行了揭露与批判。作家在真诚呼唤平等与自由的同时也告诫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自由意志。 ==内容简介== 小说描述了一位士兵和一位具有特异视力的姑娘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故事背景是18世纪初宗教裁判所窒息人性的时代。 国王若奥五世结婚很久,仍然没有子嗣,于是他向大主教许下誓愿,如果上帝让他有了子女,他就集聚巨额资金修建马芙拉修道院。后来国王果然有了儿子。于是国王不顾国库亏空、民不聊生的现实,把马芙拉修道院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小说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写洛伦索神甫等人设计制造[[飞行器]]的故事。洛伦索有一个助手名叫巴尔塔萨尔,他不幸在战争中失去了左手,后来奉命离开部队。在回家的路上,他亲眼目睹了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和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景况,痛不欲生,对国王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感到深深地愤怒。 后来巴尔塔萨尔遇到了布里蒙达。布里蒙达是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她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两颗心碰撞产生出了爱情的火花。洛伦索神甫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并邀请巴尔塔萨尔夫妇帮助他制造飞行器。 洛伦索神甫在布里蒙达的特异功能帮助下,在迫害他的宗教裁判所的人到来之前飞上了天空。在遥远的苍穹,他们目睹了大地上人类的种种罪恶和灾难。后来洛伦索神甫不知所终,巴尔塔萨尔则继续勤勉地照看和修理飞行器。一次他一不小心拉动了飞行器的布帆,又一次飞上了天空。妻子布里蒙达不顾千辛万苦寻找巴尔塔萨尔。经历了9年的漫长等待和孤寂后,布里蒙达终于来到一座教堂,看见宗教裁判所正在处死几个“罪犯”,其中就有她心爱的丈夫巴尔塔萨尔。 巴尔塔萨尔的肉体被焚烧了,而他的灵魂却与布里蒙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修道院纪事》展示了作者在历史和现实两个时空之间自由游弋的才能。 ==创作背景== 《修道院纪事》小说描绘了18世纪葡萄牙国王为得子嗣还愿而大兴土木修建马芙拉修道院的真实历史事件。葡萄牙是[[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一个小国。该国最早成立于公元12世纪初,到15世纪的时候,由于航海业的发展,葡萄牙达到了全盛时期,成为了一个殖民大帝国,殖民地比其本土大100倍以上。葡萄牙与它的东邻西班牙有许多打打杀杀的恩怨。18世纪初,18岁的若奥登基葡萄牙王位。若奥国王生活奢华、糜烂,与修道院的修女私通。[2] 《修道院纪事》还讲述了为了完成洛伦索神父的飞天梦想,巴尔塔萨尔与布里蒙达帮助神父建造飞行器的故事。文本中提到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即小说中带领巴尔塔萨尔和布利蒙达制造飞行器、努力实现飞翔梦的巴尔托洛梅乌·洛伦索神父。历史上确有巴尔托洛麦尔·德·古斯毛神父其人。在《葡萄牙历史》一书中曾经提到了巴尔托洛麦尔·德·古斯毛的飞行器,且还有确切的年份记载,书中写到:“1709年,巴尔托洛麦尔·德·古斯毛神甫发明了一种飞行器,它可以从室外飞到王宫舞会的天花板上,随后,重新飞回室外。” 1706年到1750年正处于唐·若奥五世统治时期,与小说提供的大的历史背景极其吻合。这一时期,教士阶层渐趋衰落,甚至出现了无神论的呼声,科学方面的探索便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传播科学知识的书籍不断出版,同时国家也引进了各种科学仪器。古斯毛神父的飞行事件就发生于这一时期。 除了古斯毛神父飞行的故事,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马芙拉修道院的修建与里斯本大地震。马芙拉修道院的修建在史书中有记载。马芙拉是个位于里斯本北部的一个小镇,规模宏大,耗时费力的修道院就修建于此。以奢华奔放与不规则著称的巴洛克风格流行于17世纪的欧洲,在葡萄牙一直盛行到18世纪中叶,此时期,这一风格在里斯本被称为“宫廷巴洛克”。若奥五世的圣旨,源源不断地从巴西运来的黄金以及其他的殖民地贸易带来的巨大财富,加上外籍专家的参与,成就了那些富丽堂皇和美仑美奂的建筑。 巴洛克艺术虽不为宗教所创,却为宗教服务,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宗教建筑应运而生,马芙拉修道院就是其中之一。巴洛克风格最早出现在罗马[[耶稣]]会教堂建筑,是教会做的建筑改革,而后被法国宫廷发展到极致。其主要成就反映在[[教堂]]和宫殿的建筑和装饰上,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的特征。色彩运用大胆奔放,意境上富于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ref>[https://www.sohu.com/a/298894125_694312 浪漫主义从何处兴起?],搜狐,2019-03-04</ref>和神秘的色彩。 巴洛克艺术是[[欧洲]]大航海时代和[[启蒙运动]]<ref>[https://www.sohu.com/a/252533377_227314 什么是启蒙运动?],搜狐,2018-09-07</ref>时代兴起的艺术,此时新富裕资产阶级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地理大发现为他们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启蒙运动为他们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都为接下来的时代——[[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日渐壮大的他们对旧贵族感到越来越不满。但此时旧[[贵族]]依然牢牢控制着意识形态,包括审美和[[艺术]]。 它由外籍专家参与,“自1717年至1750年兴建”,成为当时“宫廷巴洛克”的代表。小说并没有解读、评价修道院的艺术风格,而是对修道院修建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通过对工人们生活以及修建过程的展示,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注意到,富丽堂皇的教堂背后是千千万万葡萄牙普通劳动者连年累月的血汗和宝贵的生命。 里斯本大地震发生于1755年,是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它把“近半个里斯本城化为一片废墟”,而紧接着地震之后便发生了火灾与海啸。在史书里没能找到关于这场灾难的具体的伤亡数据与财产损失状况,但在一篇研究自然灾害的影响力的文章里有相关描写,那场地震完全摧毁了靠特茹河岸的城市中心。政治权力的中心(即国王的宫殿以及周围的部门)、宗教权力的中心(即大教堂与异端审判法庭)以及经济权力的中心(商船、货物以及远航商行豪华建筑)都被摧毁与焚烧。里斯本26万人口中有1至1.5万人在这次地震中死亡。[3] 文本中,将神父的去世与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灾难联系到一起,巴尔塔萨尔夫妇听说了那场灾难,音乐家埃斯卡尔拉特在里斯本风暴后传达了神父去世的消息,曾经一度繁华富裕的城市毁于一旦,碎成一片片瓦砾,而神父的离去也就终结了其他人再次飞翔的梦想。[3] ==作者简介==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年生于[[里斯本]]北部一个名为阿金尼亚加的小村庄。194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寡妇》,196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95年获葡萄牙语文学最高奖卡蒙斯奖,199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4]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修道院纪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