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5.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党同伐异(汉语成语) 的原始碼
←
党同伐异(汉语成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党同伐异'''的意思是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ref>[https://kuaifenxiang.net/article/1137.html 党同伐异 ]天天成语 [2019-12-24]</ref> == 成语典故==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 资料来源== [[Category:[[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返回「
党同伐异(汉语成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