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86.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创伤性口炎 的原始碼
←
创伤性口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1/20231212/daa2f4db19504696978ace2038c5820f.pn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746243972_12186246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创伤性口炎'''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ref>[https://gov.sohu.com/a/576384522_121165722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ref>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ref>[https://www.sohu.com/a/367979643_114731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f>,[[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创伤性口炎是由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造成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的非特异性急、慢性炎症。 病因 1.[[化学]]因素 常见的化学物质为具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口腔治疗用药酚、硝酸银、三氧化二砷等接触了口腔黏膜。临床上多见于误入口腔或使用不当。 2.机械性因素 机械刺激时是创伤性口炎最常见的原因,多形成创伤性溃疡。按刺激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持久性及非持久性刺激因素。持久性刺激因素包括龋齿破坏后的残冠、残根、尖锐的牙尖,经磨损后的牙齿锐缘,不良修复体的卡环等可引起慢性创伤性损害的因素。非持久性机械刺激,如油炸或烘烤过的较硬食物、硬橡皮制成的奶嘴、咀嚼不慎时的咬伤、牙刷太旧不整齐的刷毛等均可对口腔黏膜造成急性损伤。 3.物理性因素 口腔黏膜的热损伤并不多见,偶因饮料、茶水或食物过烫时引起黏膜烫伤。超过一定剂量放射线照射全身或头面部,可引起全身和口腔组织损伤,造成急性放射病和/或放射性口炎,多因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或因辐射事故引起。 临床表现 1.热灼伤 轻度烫伤仅见黏膜发红,有轻微疼痛或麻木感。但热损伤严重时可形成水疱,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疼痛明显。 2.黏膜血疱 临床上常因脆、硬食物的摩擦或不慎咬伤而引起口腔黏膜形成血疱。好发于软腭、咽旁、颊、舌和口角黏膜。患者在咀嚼时突感局部异常感或剧痛,张口即可见到此处黏膜有血疱,为紫红色、疱壁薄、大小约1~3cm,大疱可迅速破损而出血,破后疱膜覆盖其上,以后疱膜坏死、脱落而呈一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糜烂面,上有少量分泌物,周围黏膜充血,患者感到烧灼样疼痛,说话、进食时疼痛加重。 3.创伤性溃疡 机械性刺激因素对口腔黏膜的损伤,最常见为形成创伤性溃疡,溃疡特点可因损伤的性质、溃疡的持续时间长短、溃疡的部位和是否有继发感染而不同。 (1)褥疮性溃疡 是持久性机械刺激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深溃疡。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残根、残冠和不良义齿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在邻近的部位发生病损,多见于舌缘和唇、颊黏膜。早期受刺激处黏膜发红,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及时去除刺激,黏膜可恢复正常,否则形成溃疡。溃疡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形状与刺激物一致,如托牙基板压迫可在口底或前庭沟处形成与基板吻合的圆形或窄长形溃疡。因黏膜长期受刺激,有的溃疡可波及到黏膜下层,形成深溃疡、溃疡边缘微隆起,中央凹陷,溃疡表面有淡黄或灰白色假膜,局部淋巴结可触及。 因为形成褥疮性溃疡的刺激是缓和而长期的,故疼痛不很明显,但有继发感染时疼痛可加重。 (2)增殖性病损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义齿的基板边缘不合适而引起的长期而缓和的慢性刺激,使组织产生增殖性炎症病变。黏膜呈坚韧的肉芽肿性增生,有时伴有小溃疡面。患者一般无明显疼痛。 (3)急性损伤 多引起口腔黏膜撕裂伤或擦伤,如小儿常将异物伸入口内,在奔跑时不慎跌跤,异物易刺伤黏膜引起擦伤和软组织撕裂伤,一般多只引起小溃疡。癫痫患者发病时可咬伤舌而形成较大溃疡。 (4)Riga病,又称Riga-Fede病 是专指婴儿舌系带由于创伤而产生的溃疡。多见于舌系带过短的婴儿,溃疡边缘清晰,表面不平,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时间久者则边缘隆起,有炎症性增生。 (5)Bednar口疮 婴儿上腭黏膜较薄,尤其在翼钩处,在较硬的橡皮奶嘴或其他异物的摩擦压迫下,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浅溃疡。 4.化学性灼伤 腐蚀性化学药物主要引起黏膜组织蛋白的凝固,组织坏死,病损表面形成一层白色坏死的薄膜,如拭去即露出出血的红色糜烂面,自觉疼痛。封三氧化二砷失活牙髓时,如暂时水门汀封闭不严,而使砷剂溢出,可损及牙龈及邻近黏膜呈灰褐色组织坏死,甚者可使牙槽骨坏死。 5.放射线损伤 一般在照射后第2周,当剂量达到1.29C/kg左右时,可引起放射性口炎。开始为弥散性红斑,以后可引起血疱,破后形成溃疡或糜烂,表面盖有灰黄色假膜,可引起继发感染,除此之外尚可引起牙龈出血、龈炎等。 检查 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即愈合,去除刺激后仍不愈合者,或溃疡较深大、基底较硬者,应及时做活体组织检查。 鉴别诊断 1.较小的溃疡需与轻型复发性口疮相鉴别,创伤性溃疡有明显的局部损伤因素,溃疡大小不一,与刺激物相一致,无复发性、自限性。而复发性口疮无明显局部因素,圆形或椭圆形,有复发性和自限性。 2.较大的溃疡需与腺周口疮、结核性溃疡、癌肿相鉴别。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创伤性口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