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45.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的原始碼
←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南乡子·不到谢公台</big> ''' |- | [[File: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969088947&di=8610a73f0430f0880eec10c0593bccfb&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914%2Fca09d52525dc4c518a0bc08a3eb3ead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40913391_683680 来自搜狐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作者:苏轼 |} ==原文==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宋] 苏轼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 <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279834.html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诗词名句网</ref> ==译文== 没到过谢公台,那里的明月清风是否健在?旧日的友人大胡子孙觉去了哪里?今日我又重来:你李矮子的风流已属上等高才。 秋色渐渐凋萎在这一带,满地黄菊映亮了酒杯中的江海。等到明年二月仲春到此观赏桃花,争相盛开:都是“刘郎”我走后才种栽。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 李公择:即李常,字元中,今属安徽省桐城市人。[[北宋]]元祐年间与[[李公麟]]、[[李公寅]]同时举进士,时称“龙眠三李”。 谢公台:傅注:“谢公台在维扬。”维扬,即扬州。 髯(rán)孙:本指孙权。这里指孙觉。 短李:本指中唐[[李绅]]。这里指李常。 摧颓(tuí):衰败。 黄英:黄花。指菊花。 刘郎,本是诗人[[刘禹锡]]自指。这里借喻孙觉。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当时李常任湖州知州,苏轼在赴密州知州任途中经过湖州,于是偶获机缘,参与了李常的洗儿宴,席上劝李常酒,作下此词。 ==赏析== 发端以“谢公台”起兴,意在写出赴任途中来到友人李公择湖州任所的一种快感。这里的“谢公台”,应当是借喻友人任所。“明月清风”则是运用成语,借以写湖州的自然美,似乎也隐隐象征着友人清高洁白的操守,而以感叹出之,表达了词人的赞赏之情。三、四句转入对旧太守、友人[[孙觉]]的怀念:“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二句写出了席间面对新守时对旧守的怀想。随后又回到当前,赞颂新太守、东道主李常的才具:“短李风流更上才。”“短李”与“髯孙”都是用典,正好切合新、旧太守外形与姓氏的特点,前后相映成趣,显得既典雅又诙谐。 过片两句对景感时:“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词人以“映酒杯”点明“席上”劝酒的题意,以“满院黄英”写出深秋时节的特征,对“秋色渐摧颓”的概括性描述则寓含着时序迁移的感慨,与上片写到的“旧日”、“重来”这种今昔之感是一脉相通的。最后三句是对明春桃花争开的盛景的想象,词人化用[[刘禹锡]]的诗意,变讽刺为赞颂,象征性地赞美了旧太守的政绩,并再度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大概是事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一种普遍现象。 全词,词人表达了对旧太守的怀念,同时也是对新太守的激励,因为未来提起的栽树的“刘郎”,是现在的太守李常。作者题作“劝李公择酒”,其深意或许就在于此。 <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44b9635a7659.aspx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古诗文网</ref> ==作者简介== [[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举[[进士]],复举制科。治平中,入判登闻鼓院。熙宁中,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迁通判[[杭州]],徙知徐、湖等州。因作诗讽新法,被捕入御史狱,贬黄州团练副使、安置黄州。元祐初,授翰林学士,四年(1089),出知杭州。召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旋出知颍州,徙[[扬州]]。以[[兵部尚书]]召还,改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哲宗亲政,出知定州。绍圣初,[[御史]]劾其讥讽先朝罪,贬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再贬[[昌化]]。徽宗即位后赦还,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及《和陶诗》四卷等。<ref>[http://www.guoxuedashi.com/renwu/13679g/ 苏轼],国学大师网</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返回「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