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50.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广济街 的原始碼
←
南广济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南广济街</big> ''' |- | [[File:78ca329a236b464ab9a4b0c31b29e758.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0/78ca329a236b464ab9a4b0c31b29e758.jpe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8D%97%E5%B9%BF%E6%B5%8E%E8%A1%97&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4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南广济街'''== 南广济街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中段南侧。北对北[[广济街]],南至南院门西口。为唐长安城[[承天门]]街的一段。宋长安志有‘承天门街东西广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门]]’曾是长安最宽的大街。元代称药市街,为中药集散地。明清时,北段称南广济街,南端称五味十字,以中药配方重视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国初年为银号钱庄集中地。 =='''历史记载'''== 史料记载,当时的承天门街两侧有御沟,上覆以青石板,道路两旁还种植有槐树,当时又被称作槐街。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有这样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中的“天街”即是承天门街,这也是为什么承天门大街被称作天街的原因。此诗风行后,长安人早春时节去承天门街欣赏草色也成了潮流。 =='''名称由来'''== 那么这样一条具有皇家风范的承天门街,到底为何改名为广济街?在西安市有这样一副对联流传已久,“南广济街北广济街广济南北,东木头市西木头市木头东西。”由此可见广济街改名也有了不短的时间。据南广济街上的老住户讲,在元代时南广济街的整条街都是中药铺,是西安城里中药材的集散地,所以也被称为“药市街”。到了明清,在今天的北广济街街口,有一个广济粮仓,所以街道改名叫为广济街,因为西大街把广济街分为南北两段,所以分别称为南、北广济街。 =='''地理位置'''== 书院门 位于南门内东侧,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于右任曾住32号。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F8V49I940534A4SB.html 南广济街车辆占道严重 行人只能“溜缝走”],网易订阅2020年3月30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24 宮殿;城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广济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