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8.2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可汗龍屬 的原始碼
←
可汗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可汗龍屬'''<br><img src="https://www.nhm.ac.uk/resources/nature-online/life/dinosaurs/dinosaur-directory/images/reconstruction/small/Khaa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hm.ac.uk/discover/dino-directory/khaan.html 圖片來自nhm]</small> |} '''可汗龍屬'''(屬名:''Khaan'')在[[蒙古語]]意為「首領」,是種[[偷蛋龍科]][[恐龍]],化石被發現於[[蒙古國]]的[[德加多克塔組]](Djadochta Formation),牠們生存於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ref>[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263 恐龍輓歌—壓垮白堊紀末生物生存的最後一根稻草],pansci</ref> [[模式種]]是'''麥可氏可汗龍'''(''K. mckennai''),是在2001年由[[詹姆士克拉克]](James M. Clark)等人所敘述、命名。種名是以[[美國]]古生物學家Malcolm Carnegie McKenna為名。 [[正模標本]](編號IGM 100/1127)是一個接近完整的身體骨骼,同時還發現第二個標本(編號IGM 100/1002)。這些標本的身長約1.2呎。之後發現第三個標本(編號IGM 100/973),也被編入於可汗龍。 可汗龍與其他偷蛋龍科恐龍的差別不大。可汗龍的化石起初被歸類於[[雌駝龍]],但後來發現該化石的手部與雌駝龍有相當大的差別,第三[[掌骨]]沒有變大,於是將牠們分類於獨立的屬。可汗龍被歸類於[[偷蛋龍科]]。在偷蛋龍科之中,與可汗龍親緣關係最接近的可能是[[竊螺龍]]。 偷蛋龍科的食性仍有爭議,過去有以蛋為食、[[草食性]]、[[軟體動物]]等理論。如同其他的偷蛋龍科恐龍,可汗龍可能是部分[[肉食性]]恐龍,牠們可能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例如:[[哺乳類]]、[[蜥蜴]]、可能還有其他小型恐龍。可汗龍可能是[[有羽毛恐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可汗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