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34.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台灣賽馬 的原始碼
←
台灣賽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台灣賽馬'''<br><img src="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780/d378098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222/1337231.htm 圖片來自ettoday]</small> |} '''台灣賽馬'''舉辦於[[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當時稱為「競馬」。[[昭和]]3年(1928年)起,每年依序在[[臺北市|台北]]、[[新竹市|新竹]]、[[臺中市|台中]]、[[嘉義市|嘉義]]、[[臺南市|台南]]、[[高雄市|高雄]]、[[屏東市|屏東]]舉辦,每地2至3場,多為春季、秋季各1場,每場2至6天不等。 == 歷史 == ==== 黎明期 ==== [[大正]]4年(1915年)11月,在台北江瀕街埋立地舉辦為期1週的賽馬會,此為台灣賽馬之始。而正式的賽馬則從[[昭和]]3年(1928年)開始,台北武德會馬術部在台北圓山運動場([[中山足球場]])舉行賽馬,此為台灣馬券賽馬之嚆矢。昭和4年(1929年)至昭和6年(1931年),各地的團體也開始自行主辦賽馬。此時期的中獎馬券,需在指定的商店換取獎品而非現金。 ==== 台灣競馬協會時代 ==== 昭和6年(1931年),台北馬事協會、台中產馬會、嘉義產馬會、台南愛馬會、高雄產馬會、屏東愛馬會,共同組織「台灣競馬協會」,制定「台灣競馬協會規約」、「競馬施行規程」,確立共通的規範。規約的要點是春・秋兩季賽馬、競賽內容、馬體檢查、裁判、獎金等細目。中獎的馬券,需在指定的商店換取獎品而非現金,額度最高以入場券10倍價值為限。昭和7年(1932年),台北春季賽馬除原來的單勝式馬券,再加上複勝式馬券的販賣。此時期的賽馬,各競馬場在春秋兩季各辦4日(共2週、各六日舉辦),春季在2月~5月、秋季在9月~12月舉行。 ==== 台灣競馬令時代 ==== [[台灣總督府]]於昭和13年(1938年)5月14日公佈《台灣競馬令》,同年7月28日實施,使台灣賽馬有明確的法規可遵循,也更改部分競馬規則的規定。在《台灣競馬令》施行後,全台灣毎個月除了8月以外都有賽馬,春季在3月至7月、秋季在9月至翌年2月。《台灣競馬令施行規則》亦規定了競馬場的設施標準,需有周長1,600公尺以上、寬30公尺以上的馬場。為符合此標準,台灣各地開始興建新的競馬場。此時期的中獎馬券,是換取現金而非獎品,上限仍維持10倍。也維持未成年・賽馬相關者禁止購買馬券等規定。 ==== 1944年賽馬結束 ==== 昭和16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昭和18年(1943年),為了獎勵馬産,調降馬券稅。根據《[[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報》(原名《台南新報》),台灣各地的競馬場在昭和18年的春・秋兩季仍舉辦了各7日間的賽馬。台灣的賽馬舉辦到昭和19年(1944年)2月為止。 === 戰後 === [[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提起高雄發展賽馬產業的構想。但是因為會涉及牴觸「對動物不能有直接或間接賭博的搏鬥或競技行為」、「賭博是違法行為」等問題需要,而且不管怎樣過程{{#tag:ref|韓存在幾種版本:1.杜拜的賽馬就沒有賭博性質、2.加入運彩減少爭議|group="†"}}{{#tag:ref|目前尚無場地可尋。|group="†"}},都必須透過國家特許法令核准。 ==競馬場== [[File:Taichu keiba ad on 1939 magazine.jpg|thumb|《[[臺灣公論]]》雜誌上的台中競馬廣告。]] 起初競馬場大多設在公園空地、運動場或陸軍練兵場,後來皆改在新設立的常設競馬場舉行。台北曾先後於圓山運動場([[中山足球場]])、練兵場([[青年公園 (臺北市)|青年公園]])、川端競馬場(同安街附近的河堤公園)、北投競馬場([[政治作戰學校]])舉行賽馬。新竹的常設競馬場初設在赤土崎,後遷至香山。其他各地的常設競馬場設於大肚山(台中)、堀川町(嘉義)、桶盤淺(台南)、前金(高雄)、六塊厝(屏東)。昭和13年(1938年)「台灣競馬令」施行後,規定台灣的競馬場需擁有一周長1600公尺以上的馬場。 ===台北競馬場=== 昭和3年(1928年),在台北市内的圓山運動場建設周長400公尺、寬13公尺的馬場,舉辦台灣最初的正式賽馬。昭和5年(1930年)春季,在圓山運動場以周長550公尺舉行。昭和5年(1930年)秋季開始,借用陸軍練兵場(現・青年公園)建設周長800公尺,之後擴大為1,000公尺的馬場舉行賽馬。昭和9年(1934年),在[[新店溪]]北側建設周長1,000公尺的常設競馬場舉行賽馬,此即川端競馬場(位在新店溪畔,橫跨[[水道町]]和[[川端町 (台北市)|川端町]],所以也稱作水道町競馬場或水道町川端競馬場)。 《台灣競馬令》實施後,臺北州畜產會決定新建新的臺北競馬場,並選定在[[北投街|北投庄]][[嗄嘮別]] (現・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面積約67甲的土地。新的臺北競馬場由臺北州土木課設計,於昭和14年(1939年)4月動工,然而在建設期間,因基地地質較軟而使工程花費了更多時間,而在竣工前還遇到了三次暴風雨,後來在昭和15年(1940年)10月26日舉行落成式,附屬建築則是在同年11月26日才全部完工,新的跑道周長1,800公尺,寬30公尺<,雖為木造設施,但是馬見所(看台)、投票所、厩舎等設施都設有遮雨棚,可在避免日曬雨淋的同時享受競馬之樂。[[臺鐵淡水線|台鐵]]在競馬期間也會加開臨時列車。 賽馬的主辦者在昭和3年(1928年)是台北武德會馬術部、1930年(昭和5年)起是台北馬事協會、昭和12年(1937年)起是台北州畜産組合連合、1941年的北投競馬是由台北州畜産會主辦。 ===新竹競馬場=== [[新竹市 (州轄市)|新竹市]]於昭和5年(1930年)秋季首次舉辦賽馬,此次賽馬及昭和6年(1931年)春季舉辦之賽馬是在新竹森林公園()的運動場舉行,設有周長450公尺的馬場。昭和10年(1935年),在[[十八尖山]]麓的[[赤土崎]]建設周長1,000公尺、寬25公尺的常設競馬場(現在[[新竹高商]]校地<ref name="bunka">[http://www.hcccb.gov.tw/chinese/16museum/mus_b02a.asp?station=108&bull_id=1727&bull_top=1724&cate_id=3 新竹市文化局]</ref>)。之後,因赤土崎競馬場場地狹小而決定移轉,於新竹州畜產會投資26萬圓在在新竹郊外的[[香山庄]]建設當時台灣最大競馬場(位於現在的香山工業區),周長1,600公尺,寬30公尺,於1938年6月竣工,之後新竹的賽馬皆在此競馬場舉行<ref name="bunka"/><ref name ="ntl">{{Cite web |url=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39181049133.pdf |title=台灣国立圖書館『庶民生活史-消失的體育活動-賽馬與相撲』 |access-date=2017-02-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93149/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39181049133.pdf |archive-date=2016-03-04 |dead-url=yes }}</ref>。 賽馬的主辦者在昭和5-6年是新竹馬事協會、昭和10年是新竹産馬期成會、昭和11年起是新竹州畜産組合連合會。 ===台中競馬場=== [[臺中市 (州轄市)|台中市]]於昭和4年(1929年)秋季首次舉辦賽馬,在台中市内的步兵第三大隊練兵場(台中市南區正義街附近,現為長春公園)建設了周長550公尺、寬15公尺的馬場。昭和7年(1932年),練兵場的馬場擴大為周長800公尺,地點是仍在練兵場,台中因長期皆借用練兵場舉辦賽馬,是台灣最晚建設常設競馬場之地。 1936年,新的台中競馬場完工,其位於[[大肚山]]麓(現在的[[成功嶺]]基地)。新設的台中競馬場周長1,600公尺。 ===嘉義競馬場=== [[嘉義市 (州轄市)|嘉義市]]於昭和4年(1929年)春季舉辦了首次賽馬,在[[嘉義公園]]西側的空地建設周長410公尺的馬場。昭和5年(1930年)秋季,在堀川町(現在的嘉義市東區新開里及其周邊)的常設競馬場落成,改至在此舉行賽馬。堀川町競馬場最初周長800公尺、昭和9年(1934年)擴大為周長1,000公尺。 昭和13年(1938年),因堀川町競馬場場地狹小而決定移轉。當初預定移轉至下路頭[[八掌溪]]畔白鷺橋西側(白鷺橋在現在的軍輝橋西側,現在的嘉義市東區安業里八掌溪畔),但是,最後改設在嘉義北方的後湖,現在[[嘉北車站]]東北方付近新設競馬場(現在的後湖工業區)<ref name ="taiwanairpower">{{Cite web |url=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9689 |title=taiwanairpower.org |accessdate=2017-02-09 |archive-date=2019-05-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5010645/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9689 |dead-url=no }}</ref>。新設的嘉義競馬場周長1600公尺。 ===台南競馬場=== 昭和4年(1929年),在[[台南市|台南]]運河旁的空地建設周長400公尺的馬場,開辦賽馬。空地的賽馬在春・秋兩季舉辦,昭和6年(1931年)秋季起,借用練兵場建設周長800公尺的馬場,舉行賽馬。昭和7年(1932年),在桶盤棧建設1周1,000公尺的常設競馬場。桶盤棧在日治時代稱作[[汐見町]]、現在稱作[[水交社 (臺南市)|水交社]]。 1939年7月購買了位於後甲約68甲的田地(現在的東光國小及其周邊、台南紡織),以建設新的台南競馬場,並具有獨特的三角形馬跑道,周長為1,800公尺在1940年5月4日舉行開場式,和位於北投的台北競馬場同樣為具台灣最大周長的競馬場。 ===高雄競馬場=== 昭和6年(1931年)秋季,在[[高雄市|高雄]][[苓雅寮]]的海軍航空基地内借地,建設周長800公尺的馬場,是高雄賽馬之嚆矢。苓雅寮海軍基地的賽馬僅辦1年即終了,昭和7年(1932年)秋季起,在[[入船町 (高雄市)|入船町]]的空地建設1周600公尺、之後擴大為800公尺的馬場,舉行賽馬。昭和10年(1935年),在[[前金區|前金]]的大港埔開設周長800公尺、寬20公尺的常設競馬場。之後又在[[灣子內 (三民區)|灣子內]]建設競馬場>。根據美國陸軍1945年的地圖,可以確認灣子内有楕圓形的競馬場<ref>[http://www.sunriver.com.tw/images/maps/map_012xb.jpg 1945年高雄地圖]</ref>。新設的高雄競馬場周長1600公尺。 ===屏東競馬場=== 昭和4年(1929年)秋季,在[[屏東市|屏東]]飛行場借地,建設周長600公尺的馬場,是屏東賽馬之嚆矢。昭和5年(1930年)春季,在屏東公園運動場建設周長400公尺的馬場,舉行賽馬。公園運動場的馬場屬於暫時性設施,賽馬僅辦上述兩回即終了,昭和5年(1930年)秋季,在六塊厝開設常設競馬場。六塊厝競馬場周長800公尺,之後漸次擴大,昭和9年(1934年)擴大為1000公尺、昭和10年(1935年)秋季已有1600公尺的馬場。六塊厝競馬場位在屏東飛行場和台鐵的鐵道線之間。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灣賽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