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54.1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同情 的原始碼
←
同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同情</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a14a2b41488e420.jpg?size=800x42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7853e361a09492f9?cota=3&kuai_so=1 来自 快资讯网 的图片]</small> |} '''<big>同情</big>'''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 tóng qíng 。一指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 [[产生]] [[共鸣]]。二指同一[[性质]],实质相同。三指同心,一心。四指[[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同情是指对他人的苦难、不幸会产生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同情以移情作用为基础;狭义的同情中常常针对弱者、不幸,而且偏重于同情者本身的情感体验(意识),但对"弱者""不幸"的判断常常带有过多的主观成分且考虑到潜意识中情感在行为中的体现,广义的理解中,同情是一种普遍性的关怀情感反应,无关乎对象的[[强弱]]、贫富等,甚至延伸至动植物等对象。 对于没有反映到意识部分的同情反应,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说的"人们总是更容易同情强者,所以人们炫富而隐贫。"则可作为很好的思考切入点;而在神经学中,同情则被认为与对有害刺激产生的警惕有关系。 <ref>[https://hanyu.baidu.com/zici/s?query=%E5%90%8C%E6%83%85&srcid=28232&wd=%E5%90%8C%E6%83%85 同情_词语_成语_百度汉语]</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同情 <ref>[http://xh.5156edu.com/html5/111231.html 同情解释和意思---词语]</ref> 释义 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 英语 Sympathy 读音 tóngqíng 性质 汉语词汇 注音 ㄊㄨㄙˊ ㄑㄧㄥˊ ==基本含义==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我们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的伦理学: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同情 '''基本解释''' 1.在感情上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 同情朋友的困境 2.[Same nature]∶同一性质;实质相同 参名异事,通一同情。--《韩非子》 3.[With one heart]∶同心,一心 四海已定,兆民同情。--《后汉书》 4.[Conspire;accomplice]∶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执作同情 '''引证解释''' 1.谓同一性质;实质相同。 《韩非子·扬权》:"参名异事,通一同情。" 2.犹同心,一心。 ①《后汉书·刘虞公孙瓒等传论》:"若 虞 瓒 无闲,同情共力,纠人完聚,稸保 燕 蓟 之饶……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②《后汉书·马援传》:"四海已定,兆民同情。" 3.指同心志者。 ①《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 ②清 曹寅《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诗:"此怀匪冥漠,持取问同情。" 4.犹同谋。亦指同谋者,同伙。 ①宋 苏轼《乞医疗病囚状》:"若死者稍众,则所差衙前、曹司、医人,与狱子同情,使囚诈称疾病,以张人数。" ②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崔相国 ﹞虽被贼掠,皆我开门迎贼所致,执作同情,何辞以辩?" ③《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 潘四三 、 胡万一 到官供指……与 雷正俚 同情於 邓德四 睡处,堂上灵前将本人杀死是实。" ④《元史·世祖纪六》:"凡伪造宝钞,同情者并处死,分用者减死杖之。" 5.犹常情。 ①明 刘基《鱼乐轩记》:"夫恶忧患而乐无害,凡物之同情也。" ②明 何景明《上杨邃庵书》:"夫徇同情,则独行见遗;实多口,则廉节被黜,何也?独行者,同情之所缪;而廉节者,众口之所黜也。" 6.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或对别人的行动表示理解、赞同。 ①叶圣陶《隔膜·疑》:"﹝伊﹞原来不曾知道他们的悲哀,自然不能对他们有深挚的同情。" ②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连一双快要破烂的鞋子,也要偷去,则那人的可怜处境,是不能不勾起我的加倍的同情的。" ③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 ④吴晗《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同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