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29.2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呉 的原始碼
←
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呉</big> ''' |- | [[File:T0127f4ff31a7ce5aa0.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27f4ff31a7ce5aa0.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074863&sid=2194860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呉,拼音:wú,注音:ㄨˊ,[[释义]]:古同"吴"。 呉,同"吴"。见《鲁峻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呉 外文名称;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字义; 古同"吴" 部首; 口 总笔画; 7 部外笔画; 4 笔顺; 丨フ一フ一ノ丶 笔顺编码; 2515134 字义; 呉(wú) 释义:古同"吴"。见《鲁峻碑》:"于是门生汝南干商、[[沛国]]丁直、魏郡马萌、[[渤海]]吕图、任城呉盛、陈留诚屯、东郡夏侯弘等三百廿人追惟在昔。" 《隶辨·平声·模韵·呉字》:"《鲁峻碑》:任城呉盛。按:《说文》'吴'从口从夨,《碑》变作呉(去掉口)。《集韵》云:'俗从天,非是。'"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ᗿᗾ《唐韵》午胡切《集韵》《韵会》《正韵》讹胡切,$音吾。国名。《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注》宋衷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 [[亦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吴县。 又《说文》郡也。《后汉·郡国志》[[吴郡]],顺帝分会[[稽置]]。《韵会》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正字通》水经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指掌图以苏、常、湖为三吴,其说不同。 又《齐语》西服㳅沙西吴。《注》雍州之地。 又天吴,水神也。《郭璞·山海经赞》八头十尾,人面虎身。龙据两川,威无不震。 又《说文》姓也。《广韵》太伯之后,因以命氏。 又《方言》大也。《说文》大言也。《诗·周颂》不吴不敖。《传》吴,哗也。 又《鲁颂》不吴不扬。《说文注》大言故夨大口以出声。今写诗者,攺吴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谬甚矣。《文》吴,旧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鱼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惊俗也。按《说文》《释文》俱云吴作㕦读,非。而《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韵会》诸书,吴字亦皆无去声一音,惟正韵收吴入禡韵,诗朱注亦作去声读。未知孰是,存以备考。 又《集韵》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吴。注详虍部七画。《释名》吴,虞也。太伯让位而不就,归封于此,虞其志也。 又与娱通。《诗·周颂》不吴不敖。《疏》正义曰:人自娱乐,必讙哗为声。故以娱为哗也。定本娱作吴。 =='''字源解说'''== "呉"是篆文"吴"最为接近的字形,是"吴"的异体字。吴,甲骨文的字形与"夭"的字形相似,像一个人倾侧着头部舞蹈。金文"吴"为区别于"夭",再加"口"另造"吴"代替,强调且舞且唱,制造娱乐。造字本义:且歌且舞,助兴娱乐。篆文"吴"略有变形。当"吴"的"摇头吟唱"本义消失后,再加"女"另造"娱"代替,强调女子与歌舞的关系。<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5%91%89 呉],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