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4.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嗌(拼音.) 的原始碼
←
嗌(拼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嗌'''<br>https://res.hancibao.com/img/kai/05/55cc.png</center><small>[https://zidian.qianp.com/zi/%E5%97%8C 此图片来源于千篇汉语字典网]</small> |} 嗌 拼音yì ài 注音一ˋ ㄞˋ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3画 五笔KUWL仓颉RTCT郑码JUOL四角68012结构左右区位6441统一码55CC笔顺丨フ一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 基本字义 === 嗌yì(一ˋ) ⒈ 咽喉。 === 其他字义 === 嗌ài(ㄞˋ) ⒈ 〔嗌嗌〕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嗌嗌”。 ⒉ 咽喉窒塞,噎。 === 统一码 === 嗌字UNICODE编码U+55CC,10进制: 21964,UTF-32: 000055CC,UTF-8: E5 97 8C。 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嗌字收录于 现通表 。 === 异体字 === === English === the throat; to quarrel, choke == 详细解释 == === 基本词义 === ◎ 嗌 ài 〈动〉 (1) 咽喉塞住 [choke] 嗌,噎也…秦 晋或曰嗌。——《方言》 嗌不容粒。——《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2) 又如:嗌喉(上吊身亡) (3) 另见 yì === 基本词义 === ◎ 嗌 yì 〈名〉 (1) 咽喉 [throat]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释名》 食之已嗌痛。——《山海经·北山经》 使我嗌疾而腰急。——《列子·汤问》 嗌于面尘,身无膏泽。——《素问》 (2) 喻指交通要道 [vital communication line] 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说文解字注》 (3) 嗌喔 [sound of flattering]。如:嗌呕(嗌喔。形容奉承取媚的声音) (4) 另见 ài == 康熙字典 == 嗌【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伊昔切,音益。《說文》咽也。《穀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註》嗌,喉也。《楚辭·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義同。《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釋文》嗌,郭音厄。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笑也。《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 又《集韻》烏懈切,音隘。《揚子·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註》皆謂咽痛。 又《集韻》壹計切,音翳。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 == 说文解字 == === 说文解字 === 嗌【卷二】【口部】 咽也。从口益聲。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伊昔切〖注〗《玉篇》,籒文嗌。又䒣,同苒。草盛貌。 === 说文解字注 === (嗌)咽也。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咽嗌雙聲。漢書。昌邑王嗌痛。爾雅注云。江東名咽爲嗌。从口。益聲。伊昔切。十六部。 ()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此象形字。與亢略同。漢百官公卿表曰。?作朕虞。應劭曰。?、伯益也。師古曰。?古益字也。按此假借籒文隘爲益。如九歌假借古文番爲播也。趙宋時古文尙書益作?。此本諸漢表耳。○又按凡言項領頸亢胡者、自外言之。言嚨㗋噲吞咽嗌者、自內言之。故皆从口。自口而入也。<ref>[https://zidian.qianp.com/zi/%E5%97%8C 嗌]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嗌(拼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