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19.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基什尼奥夫 的原始碼
←
基什尼奥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基什尼奥夫</big> ''' |- | <center><img src=http://p3.itc.cn/images01/20200828/2058438c5cb8486a826322edc7c90da6.jpe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15288826_10027315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基什尼奥夫 所属地区 [[摩尔多瓦]]首都 特 色 经济文化中心, 郊区园艺业发达 教 育 有科学院、 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 |} '''基什尼奥夫''':1991年改名“[[基希讷乌]]”。[[摩尔多瓦]]首都,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德涅斯特河]]右岸支流[[贝克河]]畔,[[科德尔高地]]中央。人口约72万。 <ref>[https://www.sohu.com/a/415288826_100273154 基什尼奥夫],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简介== 始建于1466年,原为比萨比亚修道院镇。1812年并入俄国,1818年设市,诗人普希金曾流放于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罗马尼亚。1940年随比萨拉比亚再划入苏联摩尔达维亚。1946年苏联占领后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苏联与罗马尼亚对这一地区(旧称比萨拉比亚)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1991年成为独立的摩尔多瓦首都 。 ==工业== 现为摩尔多瓦主要工业中心,有电机、电气测量仪器、精密仪器、拖拉机、机床、冷冻设备等机器制造业与金属加工业。郊区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葡萄酒和水果罐头远近驰名。此外还有磨粉、烟草加工、服装和制鞋等部门。工业多分布于城郊。 ==名胜== 全市分为3个区,中世纪的老城位于贝克河谷,有建于十九世纪的教堂、钟楼、凯旋门等古迹。新城建于沿河阶地上。市内街道呈棋盘状布局 。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普希金故居等博物馆和《火星报》印刷厂旧址。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基什尼奥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