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5.1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堡里鄉澚 的原始碼
←
堡里鄉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堡里鄉澚''' </p> |- |<center><img src="http://thcts.ascc.net/tempmap/rd09-9_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thcts.ascc.net/themes/rd09-9.php 圖片來自ascc] </small> |} '''堡、里、鄉、澚、坊''',是[[臺灣明鄭時期]]至[[臺灣日治時期|日治初期]]的基層行政區劃單位。「堡」最初稱「保」,後來因為[[保甲制度]]出現,為了避免跟保甲制度的「保」混淆,而將原本的保改名「堡」。 ==介紹== 清朝時鄉為堡里之上的區劃單位,僅[[恆春縣]]、[[臺東直隸州]]有設置,到日治時期鄉降為與堡、里、澚同級;而堡、里、澚、坊則為縣、廳下的基層區劃單位,其下一級則為[[自然村]]等級的[[街庄社鄉|街、-{庄}-、社、鄉]](此鄉與上述的鄉不同,臺語發音也不同),堡、里、鄉、澚、坊面積從小至與今之[[鄉鎮市區]]差不多大小甚至更小,到大至今之[[縣]]一半大小的都有。而「坊」只存在於臺南城中,且日治初期即廢除,因此往往略過不提。<ref>{{Cite web |url=http://amadis.lib.nttu.edu.tw/paperupload/uploadfile/20087311052415.pdf |title=馮國峻,《治理台灣:從行政區域的變革看清朝、日本總督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的空間治理策略》,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第33頁 |accessdate=2014-10-25 |archive-date=2018-10-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02190949/http://amadis.lib.nttu.edu.tw/paperupload/uploadfile/20087311052415.pdf |dead-url=no }}</ref>堡、里、鄉、澚在日治初期仍然沿用,1901年廢縣改置二十廳之際,改用支廳、區作為廳與街、-{庄}-、社、鄉之間的行政區劃單位,但堡、里、鄉、澚仍普遍使用於地籍、戶籍、門牌號碼等場合,直到1920年廢廳、支廳改置州、郡之際始全面廢除。 == 名稱 == 根據韋煙灶教授的《臺灣地方區劃名稱之傳承與演變》,堡里鄉澚之名在中國閩粵地區已經使用許久,各縣廳因為歷史因素,其下的基層區劃稱謂極為紛亂,層級數目也不同,有些縣下包含自然村等級有五個層級,有些卻只有兩層級,這與該縣廳發展時間有關,越久的縣廳因為歷經不同朝代,往往分出新區劃時採用不同稱謂,並疊床架屋。台灣因為發展較晚,層級數則較穩定,算上自然村只有兩層級或三層級,而區劃稱謂使用也較統一,只有堡里鄉澚坊五種,閩粵地區則有十幾種不同的區劃稱謂。這些區劃稱謂在歷史上曾是不同意含;但到清朝時,因為不同縣廳的疊床架屋,已經大多沒有差別。 但台灣仍與閩粵地區相同的是,各縣廳慣用的下級稱謂不同;例如明鄭時期的[[新化里 (堡里)|新化里]]使用「里」,後來清初時該里劃給[[諸羅縣]],諸羅縣慣用「保」而非「里」,除了明鄭留下的里外,新設地區全用「保」;而新化里後來切分時,變成為「新化里西保」、「新化里東保」這種里後面直接加後綴成為保的情況(並非新化里轄二保,而是此二保直接與其他里同階級)。而後其中的「新化里東保」又劃給[[臺灣縣 (1684年-1887年)|臺灣縣]],臺灣縣卻是慣用「里」,因此「新化里東保」劃歸臺灣縣後,切分時卻名為「新化西里」、「新化東里」等。而最後「新化里西堡」亦劃歸臺灣縣,但因為沒有切分,因此仍保留「新化里西堡」之名,形成了有「新化里西堡」又有「新化西里」這種都在西側卻命名規則不同的情況。而閩粵地區歷史上就是發生過無數次這種切分、不同縣廳管轄或是新設縣廳,才會形成十幾種不同區劃稱謂,以及多達五層級的區劃。 [[伊能嘉矩]]在《[[臺灣文化誌]]》提及: 舊慣上,里在曾文溪流域以南至恆春地方一帶,堡在曾文溪流域以北至宜蘭一帶,又鄉限在台東之地方,澚限在澎湖各島,使用上雖有別,但其性質上相通而同軌也。 因此堡、里、鄉、澚,在日治時期原則上是相同的,僅因地理位置的差異,使用不同的名稱。開發較早的[[曾文溪]]以南多使用「里」,曾文溪以北使用「堡」(保),東部地區使用「鄉」,澎湖地區則使用「澚」。其搭配的下一級行政區劃單位也不相同,在西部地區使用「街」(市街)、「-{庄}-」(農村)、「社」(原住民聚落),東部地區使用「社」、「-{庄}-」。而澎湖地區則「社」、「鄉」混用,及1897年全臺改劃六縣三廳時才統一使用鄉。 ==歷史== 1661年([[南明]][[永曆 (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人]],隨即在當年5月規劃行政區域,稱臺灣為東都明京,在今臺南一帶設[[承天府 (臺灣)|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是臺灣史上的第一次行政區劃。 1664年(永曆十八年),[[鄭經]]重定行政區域,改東都為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增設南路、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另將承天府直轄地劃分為[[安平鎮 (明鄭)|安平鎮]]、[[東安坊]]、[[西定坊]]、[[寧南坊]]、[[鎮北坊]]四坊一鎮;天興、萬年二州下設[[文賢里 (堡里)|文賢里]]、[[仁和里 (堡里)|仁和里]]、[[永寧里 (堡里)|永寧里]]、[[新昌里 (堡里)|新昌里]]、[[仁德里 (堡里)|仁德里]]、[[依仁里]]、[[崇德里 (堡里)|崇德里]]、[[長治里]]、[[維新里 (堡里)|維新里]]、[[嘉祥里]]、[[仁壽里 (高雄市堡里)|仁壽里]]、[[武定里]]、[[廣儲里]]、[[保大里]]、[[新豐里 (堡里)|新豐里]]、[[歸仁里 (堡里)|歸仁里]]、[[長興里 (堡里)|長興里]]、[[永康里 (堡里)|永康里]]、[[永豐里 (堡里)|永豐里]]、[[新化里 (堡里)|新化里]]、[[永定里 (堡里)|永定里]]、[[善化里]]、[[感化里]]及[[開化里 (堡里)|開化里]]等二十四里,以及管理番人的[[麻豆社]]、[[新港社]]、[[目加溜灣社]]、[[蕭壠社]]四大社,為臺灣堡里制度之始。而[[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到清領時期仍被沿用。<ref>{{Cite web |url=http://thcts.ascc.net/themes/rb02.php |title=《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 |accessdate=2014-10-25 |archive-date=2017-09-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914032850/http://thcts.ascc.net/themes/rb02.php |dead-url=yes }}</ref> 其後因開拓之地日廣、人口日增,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不敷所需,於是將佔地較廣的里分拆,接著又在新擴墾的地區增設里、堡(保)、鄉(東部地區)、澚(澎湖地區)等行政區劃,其數目也日漸增加。而東部、恆春地區在堡之上又設了「鄉」作為的中介區劃<ref>{{Cite web |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44 |title=臺東直隸州,臺灣大百科全書 |accessdate=2015-10-31 |archive-date=2016-03-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7092027/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44 |dead-url=no }}</ref>。但日治時期卻將東部的堡廢除,將鄉降格成與堡里澚同級;而恆春地區的鄉,則直接被廢除,保留其下的里。 [[臺灣日治時期|日治初期]]此套系統仍然沿用。1901年臺灣總督府廢縣改置二十廳之際,改用支廳、區作為廳與街、-{庄}-、社、鄉之間的正式行政區劃單位,但堡、里、鄉、澚仍然普遍使用於地籍、戶籍、門牌號碼等場合。 由於「坊」僅用於臺南城區一帶,而且1903年四坊合併為「[[臺南市 (堡里)|臺南市]]」以作為地籍單位,並在1916年確立其位階為「堡里」。<ref name="劉">{{cite book|author=劉澤民 |chapter=〈臺灣市街町名改正之探討─以臺灣總督府檔案相關資料為範圍〉 |title=《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ublisher=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isbn=978-986-01-6942-3 |pages=137-140頁|date=2008年12月}}</ref>因此,一般僅稱「堡、里、鄉、澚」,而將「坊」略而不計。 1920年(日大正九年),全臺改制為五州二廳之際,始全面廢止堡、里、鄉、澚。但堡里至今仍有使用的遺跡,例:彰化[[八堡圳]]以流經8個堡得名;臺南市仁德、歸仁、關廟、龍崎一帶至今稱為新豐區,源自[[外新豐里]]與[[內新豐里]]。而臺北市於1990年成立的[[文山區]]取名自[[文山堡]]。新北市板橋、土城區的環河路,於2010年更名為[[擺接堡]]路。2019年,臺南市仁德區[[中洲里]]將轄內道路命名為依仁路,係取自古[[依仁里]]。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堡里鄉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