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02.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太乙穴 的原始碼
←
太乙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太乙穴.jpg|250px|缩略图|right|[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4442319732&di=b3b72fc3d9aaf1d0531ce361920215b4&imgtype=0&src=http%3A%2F%2Ffx120.120askimages.com%2F120ask_news%2F2016%2F0706%2F201607061467777874410226.png 原图链接][http://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44434.html 来自养生频道的图片]]]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br> '''太乙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千金要方]]》作太一。别名:太一穴。太乙穴的位置: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中医认为刺激太乙穴有缓解治疗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作用。<br> ==穴位含义== [[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br>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 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 通乙。<br> ==概况== 【取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上腹部,脐中上2寸(下脘)旁开2寸处,当不容与天枢连线的下 1/3折点。<br> 【附注】:[[胃经]]经穴<br>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br> 【运行规律】风气循胃经向穴外传输。<br> 【功能作用】除湿散热。<br>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缓解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病症。<br>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心烦,癫狂,呕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肠疝,脚气,遗尿,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心烦不宁,吐舌,癔病,[[癫痫]],精神病等。<br> 【配伍应用】:<br> 太乙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治消化不良。<br> 太乙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br> 太乙穴配梁门穴、中脘穴,治胃痛。<br> 太乙穴配滑肉门穴,有清心化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癫狂,吐舌。<br> ==穴位疗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br> 【针刺】:直刺0.5~0.8寸。一般直刺1.0~1.5寸。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沉重感。<br> 【艾灸】:[[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ref>[http://www.xueweimima.com/wj/433.html 太乙穴],穴位密码网</ref>。<br> ==视频== 焦守廷上传足阳明胃经《太乙穴》 {{#ev:youku|XNDQ4MzY4NTY0NA|alignment=center}}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Category:413 中國醫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太乙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