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37.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尚盧·高達 的原始碼
←
尚盧·高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尚盧·高達.jpg|thumb|right| [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2161495/org/8e8ab7a3c5178f6635e790c9b9e5463c.png/eNPKDr2Lz6BxRtnMZSFakSeoSewH0SogUgVS01IFUtM?v=w1920r16_9 原圖連結]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57736/%E5%B0%9A%E7%9B%A7%E9%AB%98%E9%81%94-%E5%8F%8D%E9%9B%BB%E5%BD%B1-counter-cinema-12-03「圖片來源 」] ]]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出生在瑞士,法國和瑞士藉導演。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達生平導超過90部作品,勇於打破電影的常規、敢於宣示政治立場,亦不忌諱自揭情史。<ref>[https://www.madamefigaro.hk/4029/uncategorized/%E6%96%B0%E6%B5%AA%E6%BD%AE-%E9%AB%98%E9%81%94-%E9%9B%BB%E5%BD%B1/ 新浪潮名導與他繆思(一)|尚盧•高達最重要的五位女性| Art]</ref> 1972年,曾到北越視察跟當地士兵合照,傳出叛國消息及「Hanoi Jane」惡名、遭荷里活封殺。高達大膽寫出洋洋千字批評,還靈感到將當時報道拍成52分鐘影片《給珍的信》分析事件。 ==電影之神== 高達是許多影迷心中的電影之神,他的名作《斷了氣》不僅打破常規豎立經典,也深刻影響後世如[[大島渚]]、[[王家衛]]、[[昆汀塔倫提諾]]等知名導演,如今他的風流情史也將改編成電影《情陷高達》,搬上大銀幕瀟灑再現! 《情陷高達》由《大藝術家》金獎導演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Michel Hazanavicius)巧手改編自高達前妻自傳,攜手法國凱薩獎得主路易卡瑞和《性愛成癮的女人》仙氣女星史黛西馬汀,共譜「高達式」趣味橫生又高低跌宕的愛情故事。<ref>[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702204 Lavie再現「電影之神」尚盧高達的瀟灑情史!《情陷高達》法國男神路易]</ref> ==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尚盧·高達]]家境富裕,父親是醫生、母親是瑞士銀行家之女,繼承了龐大遺產。 1948年,到法國進入讀巴黎大學。他在索邦大學的日子裡對電影產生興趣,開始接觸電影,參加在巴黎市內拉丁區的電影放映會。 他在電影會裡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後來紛紛成為法國新浪潮的先鋒,其中包括《電影筆記》的創辦人安德烈·巴贊、賈克·希維特、克勞德·夏布洛、法蘭索瓦·杜魯福、賈克·侯吉耶、雅克·德米。 畢業後數年間夥同年輕的電影人製作人和影評人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他們共同積極推動改革法國電影,並發表宣言。他們認為電影的本質是寫實。他們主張運用長鏡頭和複雜的場面調度來表達視覺訊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剪輯。 當高達成為導演之後,經常採用連續長鏡頭來展示電影的真實性。但高達也是運用多重突兀跳接的先鋒。 高達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觀點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ref>[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57736/%E5%B0%9A%E7%9B%A7%E9%AB%98%E9%81%94-%E5%8F%8D%E9%9B%BB%E5%BD%B1-counter-cinema-12-03 香港01 - 尚盧高達:反電影 Counter Cinema]</ref> 1950年,高達、埃里克·侯麥和賈克·希維特創辦刊物《電影公報》(Gazette du cinéma),該刊物出版了五期。 1951年安德烈·巴贊創辦《電影筆記》,高達和其他兩人轉而為巴贊寫稿。同期的眾多影評人在往後十數年先後成為電影導演。 ==拍攝《水壩工程》== 1953年,高達因喪母回到瑞士,於瑞士迪克士水壩工作,用賺來的錢買了生平第一部三十五毫米攝影機。趁機拍攝了一套短片《水壩工程》(Opération béton) 。 1955-58年間製作了四套實驗短片,《風騷女子》(Une femme coquette) (1955年)、《大名派屈克》(Tous les garçons s'appellent Patrick) (1957年) 、《水的故事》(Une histoire d'eau) (1958年) 、《沙樂蒂與男友》(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年)。 ==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 1960年,高達投身電影事業,發表首部劇情長片《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此前[[杜魯福]]剛發表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霎時間,新浪潮導演以銳氣十足的創作震驚了世界影壇。 而《斷了氣》最經典的創新技巧就是跳接(jump cuts)。高達是最先有意識地運用跳接的導演,後來這剪接技巧又被法國新浪潮導演廣泛採用。 這是高達拍攝的第一套長片《斷了氣》,獲得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此後,高達的電影生涯可劃分為數個時期。 在不同時期裡,他有不同的拍攝方向和主題。 ==電影中的政治== 政治一直是高達電影的主題。 《小兵》(Le Petit Soldat) 是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當中包括雙方特工的秘密活動。 《卡賓槍手》(Les Carabiniers) 表達戰爭裡喜劇性的荒謬。 《我的一生》(Vivre sa vie)揭示巴黎性工作者的不幸處境。 高達也會透過演員的對白反映自身對法國打壓前殖民地的不滿,描述部分青年人渴望政府改革的訴求。他也在多部作品表明反對越戰。 ==反電影 Counter Cinema== 1967年,高達的作品《週末》(Weekend)就確立了反電影(counter-cinema)美學,顛覆傳統娛樂電影敘事手法。 《週末》的電影片段,對一般觀眾來說,也許是沉悶的。沒有劇情發展、沒有剪接,拍攝同一個場景、同一群人,做同樣的事長達十分鐘。這樣就迫使觀眾再也不能只擔任平庸的電影觀眾、不能只是光坐著享受娛樂,而是要細賞畫面中的細節,包括人、物、對白的深意,彷彿是在鑑賞藝術品。<ref>[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31464 TV & Movie - 長達八分鐘的塞車片段,導演在想什麼?高達的新浪潮末日電影]</ref> 直到現在,許多電影愛好者看這部電影時,依然覺得摸不著頭腦。這部電影上映時,據說有很多觀眾被惹怒,且提早離場。 究竟《週末》這部電影,說的是什麼呢?啊,你還問這個,導演就是拍劇情電影拍到厭煩了、不想拍了,才拍出這一部沒有完整劇情的電影出來。 ==社會運動思想注入其電影== 1968年起到七十年代,高達嘗試把社會運動思想注入其電影。 在六十年代末,他加入Dziga-Vertov電影組織,並多次走訪不同地方拍攝政治性和實驗性極高的電影,大多都未能作或者被拒絕放映。 1968年,巴黎的五月風暴,並開始和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的學生Jean-Pierre Gorin合作拍攝有毛派訊息的電影。 1972年,《一切安好》(Tout va bien) 是該時期的代表作,由紅極一時的影星[[珍·芳達 ]]和[[伊夫·蒙]]當主演。 ==八十年代至千禧年== 1980年,開始返回拍攝較為正統的電影。 《慢動作》(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0年) 《激情》(Passion) (1982年) 《致法迪包殊的信》(Lettre à Freddy Buache) (1982年) 《芳名卡門》(Prénom Carmen) (1984年)。 期間中也「故態返萌」製作一些廣受爭議的電影,如被天主教會譴責並視為異端的《萬福瑪利亞》(Je vous salue, Marie) (1985年)、或者是被評為不當使用莎士比亞名著的《李爾王》(King Lear) (1987年)。 ==後期電影著重場面美感== 後期的電影著重場面的美感和安魂曲式的孤寂。 如《新浪潮》(Nouvelle Vague) (1990年)、 《高達十二月自畫像》(JLG/JLG, autoportrait de décembre) (1995年) 《永遠的莫扎特》(For Ever Mozart) (1996年)。 《德國玖零》(Allemagne année 90 neuf zéro) (1991年) 是一個為其二十五年前的作品《阿爾伐城》(Alphaville)拍成續集的嘗試。 ==紀錄片的巨作《電影史》== 1988年後,高達曾花費十年,拍攝一部非劇情片也非紀錄片的巨作《電影史》,這卻鮮為人知,甚至往往被忽視。 《電影史》全片分為八個章節,共268分鐘,其中涵蓋來自電影、寫真、繪畫、哲學、詩歌、小說、音樂的各領域的成千上萬的引用。在多重疊化和蒙太奇的作用下,時刻挑戰着我們記憶所能承載的極限。整個觀看的過程,像是經歷一場知識海嘯,排山倒海般朝將我們淹沒其中。 <ref>[https://www.cinezen.hk/?p=8055 映畫手民 - 對尚盧高達《電影史》的一種導讀]</ref> 高達的《電影史》,和我們所看到過的電影史完全不同。無論是像[[馬克.卡辛斯]](Mark Cousins)那種,第一人稱敘事方式的《電影史話》(2001),或者是英國紀錄片BBC那般,第三人稱客觀敘事的《歐洲電影史》(1995),都是以時間或歷史為縱軸,以導演或地域為橫軸,在被採訪者的證言和影像紀錄資料的交叉作用之下編織出的電影史。 而高達的《電影史》,卻像是繼承了本雅明式的遺志,對常規敘述手法採取回絕的態度,只是由音影像自身所構成的電影的電影史。如果我們試圖去從中獲取,像常規電影史中那種教科書式的或者科普式的知識補給,(並非否定常規電影史的意義)結果只會是一場徒勞,甚至可能會破口大駡:「這到底是甚麼鬼東西?!」 高達已經年屆七十,仍在嘗試拍電影的新方向。 《愛之頌》(Eloge de l'Amour) 在2001年發行。他一同運用傳統電影膠片拍攝前半部,再用數碼攝影機拍攝後半部,交融黑白和彩色影像。 《高達神曲》(Notre Musique),是2004年的作品,高達重拾戰爭作為題材,包括波士尼亞戰爭、美國內戰、以巴衝突,以表述美國的戰場無處不在,即使天堂亦有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巡邏。 2010年,《電影社會主義》在當年的坎城影展某種觀點環節首映,是高達首部16:9的高清影片。 ==參考資料== [[Category:導演]] [[Category:法國人]]
返回「
尚盧·高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