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37.1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平复帖 的原始碼
←
平复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共9行84字,无名款,宋人定为陆机作品,米芾定为"晋贤十四帖卷"之一,入宣和内府,宋徽宗题签并钤玺印,后经梁清标、安岐等人鉴藏,经《清河书画舫》著录。后入清内府,旋出归成亲王永瑆、恭亲王奕䜣,后归溥儒等人,建国后由张伯驹先生捐献故宫博物院收藏。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2011年4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之一为陆机章草书《平复帖》。 ==基本信息==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陆机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平复帖 | 职业 = 书法家 | 活跃时期 = 西晋 | 知名作品 = 《平复帖》 }} ==法帖信息== 【名称】平复帖 【作者】陆机 【年代】西晋 【书体】章草 【材质】牙色麻纸墨迹 【规格】纵23.7厘米,横20.6厘米 【字数】9行,84字 【收藏】故宫博物院 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平复帖》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字为章草,但无波挑,和《淳化阁帖》所收卫瓘《顿首州民贴》体段相近。《平复帖》是西晋时陆机向友人问候疾病的一通信札,草书九行,计八十四字,秃笔枯锋,用笔朴质古雅,为传世最早的草书真迹,历来为世所宝,现藏故宫博物院,帖尾有明代书家董其昌的题跋,有墨迹的影印普及本出版。曾摹刻入《秋碧堂帖》、《南雪斋帖》等多种丛帖中,学习书法当以墨迹印本为好。----《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平复帖》为镇国之书法:其见证了汉字流变。 专家刘光启点评:现存的《平复帖》是孤本,没有其他作品可供比对,所以无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陆机之手,但这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从武周时期王方庆临摹先人王羲之、王献之等而成的《万岁通天帖》看,东晋时楷书已经成形,再证以西晋写经,可以肯定有隶书特点的章草《平复帖》是西晋真迹,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 =法帖内容= ==释文一==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二==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备注== 《平复帖》如徐邦达所说"草法、文句,都很古奥,难以辨识",刘涛称"陆机的这笔草书,写得苟草,有的是当时的习惯写法,让后世书家难以释读,平添了一些神秘感。"西川宁谓《平复帖》"此帖在当时就以难读知名,似没有人对之尝试释文。万历时的收藏家张丑……在其所著《南阳法书表》和《清河书画舫》中均有著录。《清河书画舫》中对一般的帖都有释文,《平复帖》却没有"其后,张丑在其《真迹日录》中写道:"帖中如'羸、难平复、病虑、观自躯体、闵、荣寇乱'等字。翩翩自恣。真有毕世临抚未能得其仿佛者。"只举帖文十数字,是尝试释读的最初情形。因此关于文字内容,众说纷纭,限于篇幅,《平复帖》词条仅列举两种释文:释文一为郑春松所释;释文二为启功所释。 ==法书赏析== ==绞转用笔== 《平复帖》是章草的代表作,它与居延汉简保持亲密的血缘关系,只是《平复帖》中大大增强了点画的连续性,如"口"形,汉简中用三笔,《平复帖》用两笔。帖中还有不少字,把许多点画连为一笔,显示了用笔技巧的长足进步。点画连续,意味着笔锋运动轨迹的弯折增加。绞转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频繁的弯折,同时频繁的弯折又促使绞转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笔法渊源== 《平复帖》的体势及其笔法有其历史的渊源和时代书风的基础。从《敦煌汉简》中所见西汉章草,如《责未报闻简》等,又如《居延汉简》中所见东汉《甲渠侯官粟君所责寇恩事册》、《误死马驹册》等,其中有些简虽为章草,但其笔势和字与字间的贯气形式已呈现今草迹象。在日本《书道全集3·中国3》所载《楼兰出土魏晋简》中,这样的章草和介于章、今两体之间的过度形态更为多见,并且有与《平复帖》笔法、体势及意趣十分接近的残纸墨迹,如《〈为世主〉文书》,更有基本脱离章草体势,近乎王羲之的草书残纸墨迹出现,其中已见上下两字实线相连的草法,由此可证,在魏晋民间日常的文书手札中,草体笔法的发展是走在上层文人士大夫的前面的,这正合书法发展的历史规律。这是陆机《平复帖》的书法体势风格赖以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 ==点画特点== 陆机所写的(《平复帖》)草书,点画简率,……横向的笔画短促,有俯仰之势;纵向的笔画长,是向左背右的弧形;偏长的字形,上宽下窄,呈左高右低的欹斜状,但斜而能稳,颇有奇趣。 ==书法风格== 《平复帖》除了晋人特有的古朴、自然、淳厚的气质外,还略带竹木简章草书的意味。以秃笔枯锋为之,笔随势转,平淡简约,奇崛而古质,评者云"非中古人所能下笔"。结构上随意洒脱,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自由状态。《平复帖》通篇是章草的古意盎然,散发着古朴、淳厚、深沉、凝重的气息。陆机受着秦、汉、三国时古厚书风的熏染,用笔以按为多,轻提为主,线条大都粗细相近,浑圆为本,没有那种潇洒飘逸的挥洒。造型也以包含、收束为主,不使线条游荡过远,如同一个花蕾正待展开,尚未展开到位,却又收合起来了。草书在陆机手中,还未曾成为大起大合的形式,书法家专注于一个个体的单字,务求书写成形,却还未能尽情挥洒连绵而下。也正是由于这种控制,犹人乘骐骥,以衔勒制之,显出含蓄蕴藉之美。含而不露,如盘马弯弓惜不发,这似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却比马狂奔、箭离弦更令人期待。古来就有"藏锋"之说,就是不让尖锐的笔锋过多出现,甚至遁迹如剑在鞘中,锐气不泄。作为书法家的表现,应如明人陆石雍所说:"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这一点,《平复帖》正是范本。 ==法帖评价== 明人詹景凤评价:"陆士衡《平复帖》以秃笔作稿草,笔精而法古雅。真迹也。" 明代张丑云:"云间陈仲醇谓其书极似索靖笔诗。"又云:"《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 清代安岐《墨缘汇观》评价:"相传平原精于章草,然此帖大非章草,运笔犹存篆法。" 清代杨守敬说《平复帖》:"系秃颖劲毫所书,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为高。" 《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由于古代书家如李斯、钟繇、张芝等,虽是流传有绪的人物,但无可靠的墨迹流传。而石刻作品,因是翻版,加之刻手的原因、风化剥蚀等,与墨迹多半相去较远;再者,此前墨迹虽有不少,但书家皆不署名,无法考证。因此愈显《平复帖》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鉴赏递藏== 根据尾纸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递藏情况: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后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至303年),字士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陆逊、父陆抗,都是东吴名将。少负才名,工诗文,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为《文赋》,另有《君子行》、《辨亡论》等诗赋著述。 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随着晋的东征、吴的覆灭,陆机、陆云被俘后徙于寿阳(安徽寿县)。281年,得晋帝宽容,扶柩回乡,在华亭故家苦读十年,从而渐有文名,于289年(太康十年)被召征入洛。在洛阳受到曾官居太常又是文坛领袖张华的赏识,引为知交,广为推荐,得辟为祭酒,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后随司马晏出征淮南,任郎中令,又入为尚书中兵郎,转殿中郎。晋室"八王之乱"起,陆机未能远祸,仅以遇赦得免。嗣后归依成都王司马颖,拜为参大将军军事,又荐为平原内史,故史称"陆平原"。至303年(太安二年),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举兵讨长沙王乂,陆机被任为前将军前锋都督,兵败,收捕于军中,夷三族,与弟陆云同时被杀,时年四十三岁。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平复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