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5.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悲观论者的画像(穆旦诗歌) 的原始碼
←
悲观论者的画像(穆旦诗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D4f77cb2d4f24d8580847597ec471d34 th.jpg|缩略图|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2/d4f77cb2d4f24d8580847597ec471d34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5903244_113042 图片来自于搜狐网]]] ==作品原文== 作者:穆旦 在以前,幽暗的佛殿里充满寂寞, 银白的香炉里早就熄灭了火星, 我们知道万有的只是些干燥的泥土, 虽然,塑在宝座里,他的眼睛 仍旧闪着理性的,怯懦的光芒, 算知过去和未来。而那些有罪的 以无数错误堆起历史的男女 ——那些匍匐着现出了神力的, 他们终于哭泣了,并且离去。 政论家们枉然呐喊:我们要自由! 负心人已去到了荒凉的冰岛, 伸出两手,向着肃杀的命运的天: “给我热!为什么不给我热? 我沉思地期待着伟大的爱情! 都去掉吧:那些喧嚣,愤怒,血汗, 人间的尘土!我的身体多么洁净。 “然而却冻结在流转的冰川里, 每秒钟嘲笑我,每秒过去了, 那不可挽救的死和不可触及的希望; 给我安慰!让我知道 “我自己的恐惧,在欢快的时候, 和我的欢快,在恐惧的时候, 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死还是生, 为什么太阳永在地平的远处绕走……” 1940年9月5日 ==作者简介==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铮,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成员之一,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01/c404064-30604363.html 穆旦的“黑夜”:历史对位与将来之神]</ref> [[穆旦]]6岁即发表习作,青年开始诗歌创作,之后一直寄情于现代诗,联大毕业后,曾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国外深造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文革中遭受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穆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9岁。<ref>[http://www.tsinghua.org.cn/xxfb/xxfbAction.do?ms=ViewFbxxDetail_detail0&xxid=12552643&lmid=4000359 穆旦百年 用诗歌照亮世界]</ref>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译《中国现代诗选》在[[伦敦]]出版,其中就选译了穆旦诗九首。1952年,穆旦的两首英文诗被[[美国]]诗人赫伯特·克里克莫尔(Hubert Creekmore)编选入《世界名诗库》(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时入选的其他中国诗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诗学传统、思想倾向和文学史意义,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较为深入地讨论着,并被介绍到英语文学界。 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ref>[https://www.sohu.com/a/290536874_661695 寻找穆旦]</ref> 袁可嘉在《诗的新方向》中认为,穆旦“是这一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远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是准确的。 [[袁可嘉]]回忆了现代文学史上现代化新诗潮的由来和发展,认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诗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实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语言艺术‘现代化’的问题上,他比谁都做得彻底”。不过袁又指出,这样的“彻底性”难免在某些尚不成熟的诗作中带来一定程度的生硬和晦涩,使他的作品到今天还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赏,是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ref>[https://www.sohu.com/a/333785668_222496 穆旦与萧珊 | 张新颖《九个人》]</ref> [[王佐良]]认为“无论如何,穆旦是到达中国诗坛的前区了,带着新的诗歌主题和新的诗歌语言,只不过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迟迟地不来接近他罢了”。王佐良还谈到了穆旦晚年的诗作,认为诗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无可企及]]的诗才。他认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ref>[https://www.sohu.com/a/115903244_113042 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 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 思享 ]</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悲观论者的画像(穆旦诗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