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44.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慈光五村 的原始碼
←
慈光五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慈光五村'''<br><img src="https://pic.hfcdn.com/res/DrawImage/ShowPic/640/415/YCBUD01/Out/%7BF45908F6-D7E5-4E41-847F-C2ADAE13D709%7D/IMG_0005.JPG?t=20190930030915"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ommunity.yungching.com.tw/building/27595 圖片來自yungching]</small> |} '''慈光五村''',是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上的[[眷村]]、沿[[磺溪 (臺北市)|磺溪]]至[[石牌橋]]邊,係1977年[[中華民國]][[第一夫人]][[蔣宋美齡]]爭取為[[中華民國陸軍]]外島服勤[[軍官]]眷屬所興建之配給住宅。 ==介紹== 慈光五村住宅分為十棟,每棟為四層或五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大門進來右邊有兩棟半四層住宅,左邊有兩棟四層及五層住宅;往內走早期有棵大樹,後改為[[溜冰場]]。溜冰場左側早年堆放工地建材及大型混泥土車,後改為[[溜滑梯]]、[[蹺蹺板]]與守望相助亭。蹺蹺板的左側是一棟五層樓住宅,五層樓住宅側邊早期為紅土,孩童常於此玩彈珠;另一遍靠河堤的為籃球場,後因車輛越來越多便改為停車場。 停車場旁著有電話亭與佈告欄,頗有眷村風味。五層樓住宅正對著後門,後門的左右兩側共有四棟四層樓住宅,前後門右側為菜渣回收處。住戶多為當時陸軍[[將校]]級軍官,包括一位[[參謀總長]]([[羅本立]])及一位[[國防部長]]<ref>[https://www.mnd.gov.tw/Publish.aspx?p=75111&title=%E9%97%9C%E6%96%BC%E5%9C%8B%E9%98%B2%E9%83%A8&SelectStyle=%E9%83%A8%E9%95%B7%E7%B0%A1%E4%BB%8B 國防部長],mnd</ref> ([[湯曜明]])。 慈光五村早年四周多為農田、竹林及樹林。因位於磺溪旁,每逢大雨常淹水至半樓高,村民孩童常以大型保麗龍當船泛舟,在外島返鄉軍官便以游泳回村。村落前可遠望[[觀音山]],村後可望[[陽明山]]、[[十八份山]]與[[北淡線]]列車,但現在四周早已被大樓覆蓋了。大門旁左邊過石牌橋,早年尚有豆漿工廠,也造福當時許多村民,如今已不復存。 早年的忠十二路後來改名為德行西路,路口從前即為[[台北美國學校]]。每當上、下學時,多有外國人經由村內道路往返,有如洋人街一般。河堤旁早年多樹木,後因施工堆放許多工材,1991年後期改建為[[建民公園]]。 2007年,慈光五村改建,前後共計30年。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慈光五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