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71.1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戴晴 的原始碼
←
戴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戴晴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戴晴.jpg|缩略图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5394519&sid=5631638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5394519&sid=5631638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出生日期 = 1941年1月8日 | 出生地点 = 江西临川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傅小庆 | 职业 = 作家 | 知名作品 = 《与祖国文明共命运》 }} '''戴晴'''(1941年1月8日-),女,原名傅小庆、傅凝,[[江西]]临川人,生于[[重庆]],是中国的一名[[作家]]和持不同政见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作家,独立评论人士,环保活动家<ref>[https://baike.so.com/doc/5394519-5631638.html 戴晴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360, </ref>。 ==人物简介== 1960-1966年,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 毕业后任七机部任技术员、航天部一院十三所技术员。 1969年下放湛江围海造田,后又到[[湖南]]劳动。 1972年后任公安部一所技术员,[[解放军]]总参一局参谋工作,曾入南京解放军外语学院进修英语。 1979年秋,写出处女作短篇小说《盼》,开始发表作品。及时反映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问题,把两地分居的知识分子境遇中的酸、甜、苦、辣、咸写得如泣如诉,受到注意和好评。其后曾在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 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光明日报》社任记者及专栏主持人,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荣誉成就== 《与祖国文明共命运》(主编)获全国报告文学奖。 散文《我的汉声朋友》获海峡两岸征文第一名,部分作品译为英、日、德文在国外出版。 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基金、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研究基金、华盛顿威尔逊中心研究基金等, <ref>[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E6%88%B4%E6%99%B4&action=edit 戴晴 ],百度百科, </ref> 1993年获康狄·耐斯特环境保护奖和戈德曼环境保护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戴晴以其犀利的文笔,泼辣的文风和弘扬民主的道义勇气叱咤文坛和新闻界,一时名动天下,1988年被称为戴晴年。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不》、《最后一个椭圆》 杂文集《魂》、《追逐魔鬼挝住上帝》 历史纪实《储安平与“党天下”》、《王实味、储安平、梁漱溟》、<我的四个父亲> 、<在秦城坐牢> 采访集《学者答问录》,口述历史文学《当代中国女性》(与洛恪合作) 主编《!与?——大兴安岭火灾目击报导》、《长江长江》等。 ==参考来源== [[Category:作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戴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