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90.2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撮晕缬 的原始碼
←
撮晕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zgmjwy/page_2/201111/W020111111391096325724.jpg width="310"></center> <small>[https://www.cflac.org.cn/zgysb/dz/zgmjwy/history/20111111/index.htm?page=/page_2/201111/t20111111_22213.htm&pagenum=2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撮晕缬'''是一种“防染法”染花工艺。 《一切经音义》“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也就是在丝绸布帛上有计划的加以针缝线扎,染色时使其局部因机械防染作用得不到染色,形成预期的花纹。绞缬古代多为民间所用,制作简易,风格朴实大方。一般作单色加工,复杂加工可套染出多彩纹样,具有晕渲烂熳、变幻迷离的装饰效果。1959年阿斯托那305号墓出土的大红绞缬绢,方框形防白花纹。同出有前秦建元二十年(384)文书,为所见年代最早的绞缬实物。 ==相关咨询== ===高考记叙文写作素材——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之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 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隋唐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名称就有“大撮晕缬、玛瑙缬、醉眼缬、方胜缬、团宫缬”等。 ==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手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408136158_764581 科研兴园,打造传统文化名片 ],搜狐,2020-07-17 </ref>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ref>[https://www.sohu.com/a/766166954_121124036 中国惊艳世界的十大传统手工艺,你知道几个? ],搜狐,2024-03-22 </ref>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有别于以大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日用工艺品的工艺美术。 手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 ==参考文献== [[Category: 900 藝術類]]
返回「
撮晕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