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27.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斐松之 的原始碼
←
斐松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br> * 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令、尚书祠部郎、司州主簿、治中从事史、宋国世子洗马。 * 刘宋代晋后,历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冗从仆射、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封西乡侯。 * 元嘉十四年(427年),裴松之以南琅琊太守一职致仕,但又被朝廷任命为中散大夫,后又提升为太中大夫。 *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裴松之辞世,终年八十岁。 * 裴松之的著作,除了《三国志注》外,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还有《裴氏家传》四卷、《集注丧服经传》一卷、《裴松之集》十三卷。此外,《文苑英华》卷七五四,又讲他还写过《宋元嘉起居注》六十卷。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96068/25e16YoBV6pkkMoxRcHwQRwXc4jmElzZX_5CE0RJiVk9swyYYkhxWbwFyKmlHZAqClV6ViyKLGRN3eZOLATN7rN1qcun 裴松之 .国学网.2013-04-16] </ref> ==基本信息 == {| [[File:86ff28ba0780600a s.jpg|缩略图|右|[http://www.kfzimg.com/sw/kfzimg/766/86ff28ba0780600a_s.jpg 原图链接] [http://book.kongfz.com/9328/862238992/ 来自孔子旧书网]]] |- | 姓名 斐松之 --------------------------------------------------------------------------------- |- | 字号 世期 --------------------------------------------------------------------------------- |- | 别名 裴世期 --------------------------------------------------------------------------------- |- | 官职 太中大夫 --------------------------------------------------------------------------------- |- | 出生地 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 --------------------------------------------------------------------------------- |- | 出生时间 372年 --------------------------------------------------------------------------------- |- | 去世时间 451年 --------------------------------------------------------------------------------- |- | 所处时代 东晋→南朝宋 --------------------------------------------------------------------------------- |- | 主要成就 为《三国志》做注 --------------------------------------------------------------------------------- |} == 人物生平 == === 出仕晋朝 === <p style="text-indent:2em;">裴松之八岁时就通晓了《论语》《毛诗》。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 <ref>《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 </ref><br> *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20岁的裴松之担任殿中将军。 *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裴松之的舅舅、豫州刺史[[庾楷]]联合兖青二州刺史[[王恭]]等攻打建康。兵败,庾楷投奔夏口的[[桓玄]]。庾楷推荐裴松之担任新野太守,裴松之考虑风险过大而未去。不久,军阀火并,庾楷死于桓玄之手。裴松之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不久出任员外散骑侍郎。 * 义熙初年(405年),裴松之作了吴兴故鄣县令,因为政绩显著,被调入京城作尚书祠部郎。在任期间,他认为民间私立的碑铭多与事实不符,由此上书朝廷分析危害,朝廷赞同,于是禁止了这种行为。 <ref>《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松之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之,由是并断。</ref> === 显贵于时 === * 义熙十二年(416年),太尉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率军北伐,兼任司州刺史,让裴松之作了州主簿,后又调裴松之为治中从事史。攻克洛阳后,[[刘裕]]说:“裴松之是朝廷人才,不应该长久主持边务,现召他为世子洗马,与殷景仁相同,可派人去告诉他。”在商议建立五庙的时候,裴松之认为妃子臧氏的庙乐也应该与其他四庙相同。此后,裴松之被任命为零陵内史,随后又转任国子博士。 *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司徒徐羡之等人被诛杀,文帝派遣特使,巡行天下,裴松之奉命出使湘州。自湘州归来,他将所探询的吏政民情,归纳为二十四项条款上奏,议论者都称赞他。不久,裴松之升任中书侍郎和司、冀两州的大中正。文帝叫他注解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把传记聚集在一起,增加了许多新奇的内容,完成后奉给文帝。文帝看后很高兴,说:“这是不朽之作啊。” * 后来裴松之出京任永嘉太守,他关爱百姓,使官民相处得颇为融洽。后又入补通直散骑常侍,仍兼任司、冀两州的大中正。不久又出任南琅琊太守。<ref>《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入补通直为常侍,复领二州大中正。寻出为南琅邪太守。</ref> == 任内去世 == * 元嘉十四年(427年),裴松之辞官致仕,但却被朝廷任命为中散大夫,不久任国子博士,又提升为太中大夫,仍任国子博士,并接替何承天撰写国史,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写,就在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去世了,享年八十岁。 <ref>《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十四年致仕,拜中散大夫,寻领国子博士。进太中大夫,博士如故。续何承天国史,未及撰述,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ref> == 人物功绩 == 政治:东晋承汉魏余弊,社会风气浮华奢靡,以夸富斗侈为尚,官僚地主之家私立碑铭的现象非常普遍,都以此夸耀自家功绩,每每标榜身世,高其门第,浮伪失实。裴松之对这种现象颇为不满,他上书朝廷,建议严加限制。他建议,经社会公议认可后,方可勒石立碑。此建议被采纳,从此一概禁绝私家立碑,对当时的不正之风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ref>潘晓玲著 .陈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年:第79-80页</ref> 史学:南朝宋代,裴松之接到宋文帝的御旨,要他为《三国志》充实史实,也就是“注”。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除了访问遗址,考证三国一些事件发生的经过,听年长者之回忆;另一方面他对所记载的地名、人物、事件一一查书考证。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96068/7d9dQYpJ5ljNzekdYPZGiUHFz6nF0WK9g7m6jDfWBFjzmRmKy2J6ay3mo6OzmZj3CG7QUPZB7sJQB0YN8c2wVn3zVkU5BZbatmio3WMdXf-Rv8g 裴松之之注 .新民晚报数字报.2020-07-12] </ref> == 人物评价 == * 《[[宋书]]》:博览坟籍,立身简素。 <ref name="M16">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96068/b79bHesnPiAvIliVZIvyNuK5RF_VlEYJ9y5NyiHjHMEPDnilaT3o7bKLuz7AZD3Xnpo5scRJ31D7pgYqofgwme1gsrECkDDisoYXW7w 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国学导航.2020-07-11] </ref> * [[刘裕]]:裴松之廊庙之才。 <ref name=M16/> * [[刘知几]]:①次有好事之子,思广异闻,而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遂乃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 <ref>张智强, 赵天一. 试论《三国志》裴松之注“凿空语怪”的文学意义[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43-146. </ref>②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此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 <ref name="M18">[张荣和. 论《三国志注》之“嗜奇爱博”[D]. 曲阜师范大学, 2004.第2-3页.] </ref> * [[李慈铭]]:裴松之注博采异闻,而多所折衷,在诸史注中为最善,注家亦绝少此体。 <ref name="M19">陈健梅, 伍野春. 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研究述评[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4, (2):2-6.</ref> * [[家缪钺]]:裴注搜采广博,多存异书,考证辨析,也相当精确。<ref name=M19/> *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松之在元嘉时承诏为之注,鸠集传记,增广异闻。大抵本书固率略,而注又繁芜。<ref name=M18/> *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裴松之注《三国》也,刘孝标之注《世说》也,偏记杂谈,旁收博采,迨今借以传焉。非直有功二氏,亦大有造诸家乎 ! 若其综核精严,缴驳平允,允哉史之忠臣,古之益友也。<ref name=M18/> * [[侯康]]《三国志补注续·自叙》:陈承祚《三国志》,世称良史,裴《注》尤博赡可观。<ref name=M18/> == 人物争议 == 关于裴松之的生卒年存在争议: * 自清代[[钱大昕]]著《疑年录》以来,多据《宋书·裴松之传》,定裴松之生于晋咸安二年(372年),卒于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中国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中华书局·1961年)、《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吴海林、李延沛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辞源》等工具书都持此说。 <ref name="M22">陈健梅. 裴松之生卒年考[J]. 中国史研究, 2001, (2):53.</ref> * 中国近现代古文献学家[[余嘉锡]]则据《建康实录》和《史通·正史篇》考定裴松之生于晋升平四年(360年),卒于宋元嘉十六年(439年)。<ref name=M22/> * [[复旦大学]]学生[[陈建梅]]则在硕士毕业论文《裴松之年谱》(2000年)中考定裴松之生于晋海西公太和五年(370年),卒于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 <ref>陈建梅. 裴松之年谱[D]. 复旦大学.2000.第4-5页.</ref> == 史料记载 == * 《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ref name=M16/>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斐松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