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247.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昌溪乡 的原始碼
←
昌溪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昌溪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村落奠基于唐,南宋前为沧溪,宋淳熙年后改为昌溪,素有"歙南第一村"之美誉。仅元、明、清三代进士、状元入朝为官者,正二品到七品就有百人之多,徽商中"吴茶"、"周漆"遍及全国。文化名人灿若繁星,有经学大师吴承仕;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有画家吴淑娟、吴清隐、吴寿仙、吴肖仙等。<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昌溪乡] </ref> ==基本概况== 昌溪乡 位于歙县东部略偏北,东经约118。40',北纬约29。85'间,距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30公里。北接[[霞坑镇]]、唐里乡,东临[[岔口镇]],南与深渡镇、武阳乡相毗邻。全乡国土资源面积20.33平方公里,新安江支流--昌源河穿境而过,昌溪乡境内最高峰为龙王尖,海拔775.9米。林业用地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2005年末耕地约555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430亩;茶园4741亩,桑园1615亩,果园4亩。 昌溪乡2005年末全乡总人口8086人,2473户(其中非农业396人,少数民族1人)。<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 基本概况] </ref> ==历史沿革== 昌溪乡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古祠、古桥、古庙、古亭、古水口、古水车、古牌坊、古民居比比皆是。古建精品有元建忠烈庙;明建吴氏祖祠-太湖祠、周氏宗祠;清建员公支祠-木牌坊、吴承仕故居等。1952年成立昌溪乡,当时属小乡镇,辖红心、红旗、昌源三村。昌溪乡在1952年至1955年6月被划分为三个乡,即昌溪乡、凤歧乡、万二乡。其中昌溪乡和万二乡属深渡区管理,凤歧乡隶属岔口区管理。1955年7月撤并三乡,成为昌溪乡,归深渡区管理。1958年划大公社,昌溪乡归北岸公社管理,昌溪成立管理区。1961年划小公社,成立昌溪人民公社。1983年6月公社改乡,辖红旗、红心、昌源、万二、密川、永利、永胜、凤歧、坝源十村,成立昌溪乡。2008年4月完成村级区域规划调整,由原来十个行政村调整为三个行政村,即昌溪村、双源村、万二村。 '''产业结构''' 70年代以前昌溪乡经济支柱产业主要以茶、粮、油为主。8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昌溪乡大力发展农业,在原有经济支柱的基础上,注重名优茶的生产与加工,由原来单一的手工制作改成机械一条龙精加工,并且大力发展了贡菊种植业、养蚕业、养殖业。一大批养殖、种植专业户涌现出来,典型代表有:养殖大户:吴威、方松林,种植大户:吴渭清(草药材)、吴顺林(白茶、中药材、珍稀树种,兼养殖业)。 2005年年产粮食434吨,油料135吨,茶叶120吨,蚕茧127吨、贡菊9.8吨,果类4吨。从业人员4415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2454人,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农业经济总收入1473万元,外出务工人数1795人,劳务输出总收入1449万元,国民经济总产值48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历史沿革] </ref> ==发展建设== 昌溪乡1994年1月建立邮电所,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现拥固定电话终端门数约1450门。2001年9月开通联通通讯基站,2001年10月开通移动通讯基站。 1982年架通高压电,2005年总用电量约70万度。全乡85%以上农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1966年建立文化站、广播站,广播站等级为2级。1995年建立有线电视,转播21套节目,终端用户数850户。 农村学校情况:从1999年教学点撤并到2005年止昌溪乡现有完小5所,初小3所。小学部:2005年底在校小学生511人,在职教师30人;初中部:1973年设立,2005年底在校中学生297人,在职教师20人。1950年-2005年该乡共培养中大专生以上人数不详。 昌溪乡1958年设立卫生院,现无等级,从业医生9人,乡村私营诊所4所,从业乡村医生4人;1984年设立敬老院,院民5人; 1952年设立昌溪乡农村信用社,2005年存贷业务量分别为2900万元,1858万元。 乡林业站建立于1992年,2000年以来承担的主要业务有:完成林业中德项目造林3735亩,主要林种有经果林(主要包括板栗、山核桃、柿子,香椿);用材林(主要树种枫香);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78.81%。完成退耕还林2085亩。<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发展建设] </ref> ==旅游资源== 昌溪乡人文景观丰富,古建众多,是全县著名的文物之乡,明清时期为徽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昌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民间珍奇古玩,字画,徽州三雕艺术品,数不胜数。这里有闻名遐迩的以昌溪吴姓茶商得名的"吴茶"和周帮头周姓漆商得名的"周漆"行销全国。文化名人灿若繁星,有清代末科状元、伟大教育家吴承仕,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有画家吴淑娟、吴清隐、吴寿仙、吴肖仙等。2000年乡党委政府确立保护古村落、发展旅游的思路。2000年成立了由乡党政主要领导,有关村委干部、退休干部、文物保护热心人士组成的昌溪古村落保护委员会。2004年成立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专业负责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2004年5月1日该乡昌溪景区全面对外开放。乡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是以旅游带动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借助文化旅游扩大知名度,发展旅游经济,带动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景区硬件设施不断创新、完善,旅游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1985年建成的昌溪大桥,位于昌溪村尾,是昌溪通往外地最主要的交通枢纽,该石桥全长80米,宽8米。洋坑古木桥,建于元末,全长76米,全由木头搭建、铁链贯穿而成,洋坑古木桥常遇昌源河发大水而被冲毁,但冲毁之后,民间会立即筹资恢复,所以几百年来,一直雄卧于昌源河上,实属罕见。 昌溪乡特色民俗活动众多,主要有"红旗灯会"、"舞草龙"、"舞狮"等。"红旗灯会"和"舞狮"一般选在正月举办,而"舞草龙"则选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举行。除此之外,昌溪人还特别有爱好戏剧的传统,吴氏宗祠--太湖祠门口坦南就有一处花戏台,逢年过节村民们便会从四方云集于此,看戏、唱戏、以戏会友。只可惜原精雕朱漆的花戏台已遭"文革"毁灭。<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旅游资源]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昌溪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