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50.1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木梯寺 的原始碼
←
木梯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木梯寺</big> ''' |- | [[File:木梯寺.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木梯寺 地理位置;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著名景点;桐树湾,松树湾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汉代 |} '''木梯寺'''位于[[甘肃]][[天水武山]]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马力柏林山山腰,山势险峻,茂林叠翠,石窟、寺庙宛如颗颗明珠,掩映在绿荫之中,石窟四周悬崖峭壁,仅有北侧一 山门可入寺内。相传入寺无路可走,在山门口绝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们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 据代重建木梯寺序记载:"龙川东北有名山曰木梯寺,初建于汉,自唐迄今,历代经营,内有"十殿九洞二砖塔"二塔已无迹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较伏羌大佛略小。寺内现存窟龛18个,殿堂四座,造像80余尊,壁画234幅2100平方米。内容广,碉饰多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尤以五、七、十六窟规模最大,保持原作风貌。造像有魏唐遗风,其中,宋代作品为全寺精华。2006年该寺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木梯寺景区自恢复营业起一年内都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 ==木梯寺简介== 木梯寺石窟在武山县城南35公里石渭山。山势南北走向,崛起一峰,高千米。三面悬崖绝壁,沙河绕流北去入渭水。洞窟开在距山基200米的悬崖峭壁上,横跨九梁十沟,长500米。<ref>[https://www.360kuai.com/pc/946528758937891d3?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木梯寺,一个必须去看看的地方] , 快资讯 2021-05-28 </ref> 有崖窟、摩崖龛、走廊、自然崖龛,均置木构遮檐,北侧凿山门。现沿盘山小径登山门。尚存[[洞窟]]18个、殿堂4座、塑像80余身、壁画2100平方米。始建于北魏,后经历代重修。大佛阁有唐代彩塑大佛,高14米,又名大佛寺。峰峦遍生林木野花。寺北5里屏风山有一窟,[[壁画]]具有唐代画风。木梯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马力乡石渭山。该寺依山建造,石窟开凿在离地面千余尺的半山腰上,三面为悬崖绝壁,仅北侧设铁山门一处可通寺内。原于绝壁处置木梯,供人们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明洪武初年重建。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来看,有一部分颇具北魏、唐代风格。其中五号窟高4.9米,宽6.7米,深5.4米,方楣穹官窿顶。全寺以古窟龛为主的建筑群还有主皇阁、三官殿等10余座建筑。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造年代== 木梯寺石窟具体建造年代已无籍可考,据明代重建寺序(木牌)载:"陇川东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初建于汉,自汉迄唐300余年,历代有经营。"[[明洪武]]初年经林僧党郁刚重建。""自万历十五年,有平凉府隆德县居士任演明捐资重修。"据研究木梯寺在明代前已有石窟造像,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看,有一部分颇具北魏、唐代塑像风格,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5b82b92187a39ec?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人文」木梯寺:千年的守望] , 快资讯 2021-06-04 </ref> ==石窟特点== 木梯寺石窟开凿在半山腰上,四周如天堑,离地千余尺,南北横跨九道梁十条沟,长约500多米。这里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北侧有山门能入寺内,相传原在绝壁上架有长达数丈的高大木梯。木梯寺石窟究竟建于哪个年代还需要考证,但明代重建寺序却这样记载:陇川东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初建于汉,自汉迄今三百余载,历代经营,内有十殿九洞二砖塔。二塔已无迹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较甘谷大佛略小。[[明洪武]]初年经林僧党都刚重建。[[万历]]十五年,有[[平凉]]府[[隆德]]县居士[[任演明]]捐资重修。 木梯寺现存石窟十八个,殿堂四座,内有彩塑神像八十余身,壁画234幅,绘画面积400平方米。其中七个窟室面貌古朴,艺术价值较高。 木梯寺内以古窟龛为主的建筑群还有[[玉皇阁]]、三官殿、[[无量殿]]、雷神殿、[[魁星阁]]、南海菩萨殿等10余处建筑。所有建筑都依山而建,因山体陡峭,佛殿都较小,且采用窟殿结合的建筑形式,每一庙宇都匠心独运,别具风格。佛像从大佛殿中的[[释迦牟尼]]像到小佛龛中的佛、菩萨、金刚、力士、飞天等,都栩栩如生,其中以"翘脚菩萨"最为著名,身稍左侧,右手抚撑在石上,左手放在膝盖上,五指自然下垂;一双秀丽的赤脚,右脚踩在地上,像是轻轻踏着花蕊,左腿弯曲上翘踩在石头上,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温柔潇洒的妙龄女郎。与那些庄严肃穆的佛像不同,生活气息极浓,既具少女的妩媚,又具女神的仪容,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其中第5、7、9三窟规模较大,保持较好,7号窟有塑像8尊,风格别具中唐到五代特点,而与此迥异的是16窟则具有浓郁的唐塑风格,其余各窟均具典型的宋塑风格,为全寺的精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每窟都有方形平顶、方楣窿顶、四面坡顶和矩形等。窟内塑体技巧精超拔俗,以其独具古风兼承传统的形式,为木梯寺现存塑像中的珍品。 五号窟 五号窟高米,宽米,深米,平顶,规模宏大。窟内大型造像十一尊,[[燃灯主佛]]身高米,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作演法定印,其余为[[如来佛]]、明王佛、[[文殊]]、普贤、弟子[[迦叶]]、阿难、侍女,最后两尊牛王和土地神,是典型的宋代塑作。其余九身都是石胎泥塑,与洞窟同出一世,呈现出浓厚的唐宋遗风,只不过宋人做过修饰而已。只有站立在主佛身边的罗汉、供养人、侍女的造型更为生动、耐看、富有人情味。这尊供养人,两腿并立,双手捧钵,面带温情,身姿秀美,动态自如,与其说她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不如说她是一位温情而朴实的民间少女。这位护法牛王神,头戴穷生帽,身穿素旗袍,外貌视之,活像一成年书生,但从他紧束的腰带、双手反握拳头的架势,却显示出她威力无穷,气状山河,浑身是劲的刚健形象。进一步表明民间艺人与供养人、侍女、力士的感情比那缥缈的天神更加深切。 七号窟 七号窟略小于五号窟,形制类同,可以看作是继五号窟之后开凿的。内有塑像八尊,坐五立三,主佛[[释迦牟尼]]结跏趺坐须弥座上,作大无畏定印,其余为弥勒佛、迷陀佛、四菩萨、一罗汉。尤以菩萨单腿盘坐于束腰仰俯莲座间,一腿伸下莲台,足踩莲蒂,身躯侧仰,泰然自如。她那闲雅坦然的神情在肥大坐佛的衬托下竟产生了异样的艺术效果。 九号窟 九号窟长、宽、高均为米,穹庐顶,虽规模不大,却在木梯寺中别有风度,独具一格。内塑座佛三尊,菩萨四尊,罗汉三尊。主佛高髪髻,面部丰盈清秀,眼若纤月,眉作半弧,嘴角上翘,是北魏后期的造像风格。尤其是那以穹庐顶作成的宝盖形,浮雕的天花藻井正是北魏后期帝佛同一的标志。 十六号窟 十六号窟也就是大佛阁,位于松树湾最高处,为天然敞开窟。内塑大佛一尊,菩萨两尊,这尊唐代大佛身高8米有余。基本保持了原貌,是甘肃省十大佛像之一。木梯寺大佛比例匀称,结构合理,大佛垂腿端坐,双目微含,凝视着远方,佛的慈善、恢弘大度全然可感。木梯寺石窟龛的分布依山就势,一般都是先在峭壁开凿空地,然后在空地上镶嵌建造而成。其寺内窟龛设计独特,构造精巧,塑像神态逼真,生动含蓄;塑作内容广泛,取材丰富。塑作技法灵活多变,以石胎泥塑居多。四周及天花板绘有佛教故事,传神地描绘出古代人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除这些石窟塑像外,木梯寺内还有[[玉皇阁]]、祖师殿、[[三宫殿]]、药王殿、[[魁星阁]]、灵官殿等明清建筑。它们散建在绝壁松林间,为千年古刹平添了神秘和灵秀。 "追溯木梯越秦汉,鲁班辈辈雕佛仙,风光无限庐山逊,疑是五岳聚陇天,"虽然人们至今对木梯寺始建的确切年代没有完全考证清楚,但其巍峨秀丽的山色,宋代的典型塑作却丝毫不减当年"宁远八景"的雄风,也正是这些保存完好,北魏、唐、宋、元、明、清各代风格具全,创作手法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的石窟塑像,使木梯寺成为武山县又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景区自恢复营业起一年内都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h0693x50l6x|480|270|qq}} <center>武山县木梯寺</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木梯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