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80.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杨应彬 的原始碼
←
杨应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杨应彬 | 图像 = [[File:杨应彬 .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e68f949a4d41602a.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864034-8138129.html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杨应彬 |center | 出生地点 = 中国广东省大埔县 | 国籍 = 中国 | 笔名 = 杨石 | 职业 = 作家 }} '''杨应彬''',男,笔名杨石,1921年10月生,<ref>[https://pic.sogou.com/pics?query=1980%E5%B9%B4%E5%BC%80%E5%A7%8B%E5%8F%91%E8%A1%A8%E4%BD%9C%E5%93%81%E3%80%821986%E5%B9%B4%E5%8A%A0%E5%85%A5%E4%B8%AD%E5%9B%BD%E4%BD%9C%E5%AE%B6%E5%8D%8F%E4%BC%9A&w=05009900 https://pic.sogou.com/pics?query=1980%E5%B9%B4%E5%BC%80%E5%A7%8B%E5%8F%91%E8%A1%A8%E4%BD%9C%E5%93%81%E3%80%821986%E5%B9%B4%E5%8A%A0%E5%85%A5%E4%B8%AD%E5%9B%BD%E4%BD%9C%E5%AE%B6%E5%8D%8F%E4%BC%9A&w=05009900 '''杨应彬''',男,笔名杨石,1921年10月生,],孔夫子旧书网 - book.kongfz.com/9...- 2016-10-23</ref> ],搜狐, 2014-06-27</ref> 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作家,革命家。杨石(杨应彬)与[[欧阳山]]、[[杜埃]]、[[吴有恒]]被誉为广东"四大才子"。中央军校第四分校第十七期步科毕业。大埔百侯中学、广西南宁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肆业,军委会战平团学员总队、陆军大学参谋班特五期毕业<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5%86%9B%E5%A7%94%E4%BC%9A%E6%88%98%E5%B9%B3%E5%9B%A2%E5%AD%A6%E5%91%98%E6%80%BB%E9%98%9F%E3%80%81%E9%99%86%E5%86%9B%E5%A4%A7%E5%AD%A6%E5%8F%82%E8%B0%8B%E7%8F%AD%E7%89%B9%E4%BA%94%E6%9C%9F%E6%AF%95%E4%B8%9A 军委会战平团学员总队、陆军大学参谋班特五期毕业],搜狐, 2014-06-27</re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市军管副秘书长,参加华南分局党校筹备和组教工作。后任[[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广东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分会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及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小先生的游记》《岭南春]]》《春草集》《东糊诗草》《东山浅唱》《碎砖集》等,著作收入《金华集》。 2015年7月13日14时52分,杨应彬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2015%E5%B9%B47%E6%9C%8813%E6%97%A514%E6%97%B652%E5%88%86%EF%BC%8C%E6%9D%A8%E5%BA%94%E5%BD%AC%E5%90%8C%E5%BF%97%E5%9B%A0%E7%97%85%E5%9C%A8%E5%B9%BF%E5%B7%9E%E9%80%9D%E4%B8%96%EF%BC%8C%E4%BA%AB%E5%B9%B494%E5%B2%81 杨应彬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cpc.people.com.cn/n...- 2015-7-14</ref> 。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杨应彬 别名:[[杨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大埔 出生日期:1921年10月 逝世日期:2015年7月13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陆军大学 代表作品:《小先生的游记》《岭南春》《碎砖集》《东湖诗草》等 == 人物生平 == [[File:杨应彬 2.png|缩略图]] 1935年秋,在上海参加"左翼教联"和山海工学团,任儿重部负责人,1936年6月 杨应彬、[[郑黎亚]] 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不满15岁,被党组织安排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共特别支部工作,潜伏十年。 抗日战争前,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后奉党组织派遣进国民党张发奎部从事战地宣传、军事、统战及中共地下工作,关键时刻截取了蒋介石给张发奎的密令, 通过组织电告周恩来、叶剑英,挫败了蒋介石企图制造第二次"皖南事件"的阴谋,挽救了抗日东江纵队2500多名骨干精英,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4年,毕业于陆军大学参谋班。 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共粤桂边区党委军事特派员,粤桂边纵队参谋长。 1947年,奉命转移香港,后任中共粤桂边纵队参谋长。 1949年后,历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曾任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第七届、八届政协委员,广东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 [[File:杨应彬 3.jpg|缩略图]] 1993年3月从领导上岗位退下来。 邓小平与杨应彬握手 2015年7月13日14时52分,杨应彬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2129.shtml 广东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杨应彬病逝 ]澎湃新闻,2015-07-14</ref> == 主要事迹 == '''潜伏生涯''' [[File:杨应彬 4.jpg|缩略图]] 1937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阶段,时任淞沪战场右翼军总指挥兼第八集 团总司令张发奎邀请郭沫若帮助成立"战地服务队",很快聚集了三十多名作家、音乐家、戏剧家等骨干成员,其中十位是共产党员身份。1937年10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这10位党员在战地服务队内部成立"中共特别支部",由左洪涛担任书记,当时刚年满16周岁的杨应彬是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 1938年底,张发奎调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战地服务队被解散了,特支成员被分散在张部各级要职上,左洪涛等在长官部任秘书;杨应彬与其他六名成员被分在长官部警卫营。 1940年,左洪涛对杨应彬说道:"从长远地看我们要设法打进国民党的核心部门。"于是在1940年5月份,经左洪涛的推荐,由张发奎本人保送杨应彬去贵州独山军校第四分校17期。 入校半年,杨应彬通过不懈努力,在升学时的技术测试中竟然在23总队一千多人中名列第一,他还经常搞些文娱活动,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1940年12月,"外面有人给杨应彬去信,引起学校当局的怀疑"。军校区队长王应锻接收到了上级下达的"秘密枪毙杨应彬"命令。 左洪涛获悉杨应彬陷入险境以后,告诉张发奎,同时告诉张发奎说杨应彬思想纯正,富有才华,在军校全总队考了第一名,为四战区争了光,希望张发奎能去函嘉奖。 张发奎的信到达军校后,对杨应彬的审问终于停了下来,"枪决杨应彬的命令"也随即取消了。 为了消除怀疑,左洪涛与杨应彬、郑黎亚商量后,决定举行一场讲点排场的结婚仪式,并请张发奎作证婚人,希望他届时能讲话祝贺。 邀请张发奎时,张发奎开口便说:"我要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究竟是不是共产党?两个都不是可以结婚,两个都是也可以结婚,最怕一个是,一个不是,将来一个要做鳏夫或一个要做寡妇。" 杨应彬夫妇没有想到张发奎会问得这么直接,他们沉着地回答说:"我们跟你这么多年了,是什么人你最清楚,我们都不是。"张发奎笑着说:"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1945年12月3日,张发奎出席并在婚礼上作了讲话祝福,这打消了一些人对杨应彬和郑黎亚身份的怀疑,缓和了杨应彬的危险处境。 '''绝密情报''' [[File:杨应彬 5.jpg|缩略图]] 1946年1月,军调部派出以中共代表方方、国民党代表黄伟勤和美方代表米勒组 成的军调部第八执行小组到达广州进行军调工作,解决东江纵队北撤问题。司令部的气氛又骤然紧张起来。 杨应彬也不敢懈怠,他密切留意司令部的各种动态,空闲时就偷偷记下广州行营的具体布置情况,以防出什么意外时能提供一些帮助。 一天,杨应彬在参谋处无意间看到谍报队的一位姓甄的参谋在与其他人细声说着什么,杨应彬侧耳细听,果然听到国民党谍报队的人已化装成第八小组驻地的工作员, 监视方方等人的一举一动。杨应彬马上告诉左洪涛这条消息,希望老左能尽快想办法通知方方。左洪涛以照顾第八小组人员的生活为由,得到张发奎同意,以行营副官 处代理处长的身份见到了方方,左洪涛事先准备了一张写着"服务人员均是特务,提高警惕!"的纸条,在与方方握手时送了出去,方方会意接下了这个情报。 按照国共双方的协定,东江纵队将在深圳大鹏湾附近聚集,随后北撤到山东烟台。一切似乎都谈妥完毕,刚想松一口气的杨应彬,很快又紧张起来。 杨应彬当时在参谋处作战科负责分管兵力、驻地等等工作,谈判刚刚结束,他突然接收了一份关于兵力调遣、驻地变动的军事调动命令,杨应彬认真仔细地看看,发现上面有蒋介石下达给张发奎的反革命密令:要求张发奎在我武装部队陆续集结之际,"聚而歼之"、"一网打尽"。 杨应彬大为震惊,深感事态严重,立即将蒋介石的密令及国民党的广州行营军布局情况告诉了左洪涛和何家槐,商议如何将信息尽快传递出去。 但此时第八小组方方等人已离开广州,特支部成员无法直接与东江纵队取得联系。紧急时刻,左洪涛猛然想到当时香港中共领导的《华商报》总经理萨空了在广州,急忙找到他,委托萨空了火速赶回香港,把特急情报和国民党广州行营布置情况转告林平。林平随之告知方方、曾生并电告周恩来、叶剑英。 周恩来、叶剑英获悉后,一方面动员香港的进步报刊公开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东江纵队也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做好应对战斗的准备。 在我党我军有力的反击下,蒋介石、张发奎停止了偷袭我集结部队的阴谋计划,我2500多名抗战骨干和家属安全北撤。第二天上午上班前,左洪涛兴高采烈地跑来对杨应彬说:"送到了,送到了。"杨应彬会意一笑,心里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东江纵队顺利北撤之后,国共和谈破裂已成定局,军统特务开始对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进行疯狂搜捕,特别支部成员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此时周恩来指示特支成员见 撤退[[广州]]行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开展工作。特支成员随后相继撤离。<ref>[http://aqdzb.aqnews.com.cn/aqwb/html 谍战英雄杨应彬夫妻讲述传奇 ]安庆晚报,2012-12-02</ref> 1946年秋天,左洪涛也离开了张发奎的司令部,整个特别支部就只剩下杨应彬和郑黎亚两人。1947年夏天,杨应彬和郑黎亚最终也撤离广州。<ref>[http://www.gzzxws.gov.cn/gxsl/zts/rwcq/201204/t20120425_28399.htm [[国民党]]军校曾接到命令:"秘密枪毙杨应彬" ]广州文史网 , 2013-12-28</ref> '''革命夫妻''' [[File:杨应彬 6.jpg|缩略图]] 1938年,杨应彬认识了同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战地服务队工作的江苏省海门县灵甸 镇人郑黎亚。潜伏敌营十年期间,杨应彬和[[郑黎亚]]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根据他俩约定,直到日本正式签字投降的次日,两人才在报上刊登订婚启事。 建国初期,杨应彬在叶剑英领导下的广州军管会任副秘书长,后历任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郑黎亚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杨应彬和郑黎亚仍十分关心国家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关心贫困山区老百姓的生活和下一代的成长,多次向贫困山区进行捐助,累计捐款10多万元。 杨应彬同志长期担任广东省重要领导职务,是中国[[革命]],特别是广东省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历史见证人,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杨应彬同志参加革命80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热爱祖国,对党忠诚,忠于人民,关心同志;他心胸宽广,勇于担当,坚毅宽容;他勤学敏思,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永葆革命青春;他高风亮节,光明磊落,顾全大局,善于团结同志,待人忠厚温和;他作风正派,乐观豁达,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严格要求家属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晚年,杨应彬、郑黎亚夫妇合作出版了《[[金华集]]》《[[东廓吟鞭]]》等著作。其中,《金华集》记录了杨应彬入党后从事革命斗争60年的峥嵘岁月,文集中《六十年的战斗历程》一文,由杨应彬口述、郑黎亚记录而成。《东廓吟鞭》由郑黎亚在年届八十之时,用毛笔一笔一划抄录杨应彬的主要诗词作品编录而成。 == 主要作品 == 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先生的游记]]》,散文集《[[岭南春]]》,论文集《[[碎砖集》,诗词集《东湖诗草》《东山浅唱》《东廓吟鞭》《金华集》(与郑黎亚合作)、《杨应彬作品选萃》《杨应彬文集》等。 <ref>[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yangyingbin.htm 杨应彬 ]中国黄埔军校网,2013-12-28</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Category:594 軍需;後勤;軍人生活]] [[Category:中国现代作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杨应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