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37.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東海狐鰮 的原始碼
←
東海狐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886600;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東海狐鰮<br></p> |- |<small> '''東海狐鰮''' '''學名''' Albula koreana<br> '''命名者''' Kwun & Kim, 2011<br> 英文名 Roundjaw bonefish<br> 別名 東海北梭魚 、北梭魚、竹篙頭<br>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br> 最大體長 35 cm<br></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886600;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分類</p> |- |<small>'''綱''' 條鰭魚 Actinopterygii <br> '''目''' 狐鰮 Albuliformes <br> '''科''' 狐鰮 Albulidae <br> '''屬''' 狐鰮 Albula <br></small> |} </div>'''東海狐鰮''',主要特徵為前下頜相當尖突;腹鰭後端達臀鰭前緣;中翼骨上之齒塊前端位於副蝶骨上之齒塊前。背鰭 18;臀鰭 9;胸鰭 16-18;腹鰭10;具細孔之側線鱗片為77-80;側線上斜向鱗列 9;側線下斜向鱗列6;椎骨 77-78。體延長,稍側扁;吻部錐形;口下位;每邊各有兩個鼻孔,鼻膜將前、後鼻孔隔開,後鼻孔大於前鼻孔;上頜突出,上頜未達眶前緣;上、下頜具有小塊絨毛狀齒;除瞳孔外,眼睛和眼眶周圍的脂性眼瞼相當發達;鰓耙小而不發達。 所有魚鰭皆為軟條;背鰭大,位於體中央;臀鰭小,位於體後部;愈後端的背、臀鰭軟條愈短,但最後的背、臀鰭軟條稍延長;胸鰭位於腹側;腹鰭,腹位,其始點位於第12根背鰭軟條之正下方;胸、腹鰭基上部具有發達的腋鱗;尾鰭深叉形,上葉稍長於下葉。除了頭部與鰭條(外露部分)無鱗片外,整體被圓鱗;側鱗和背鱗內部有三個凹褶(溝),但外部暴露區的側鱗略小於背鱗;具細孔之側線鱗片起始於鰓蓋上緣,並且直線延伸而超越尾鰭基。 新鮮標本顏色(根據副模標本的照片):體背淺黑色,具有光澤感,腹部銀白色;體側有數條淡淡的淺棕色橫帶;所有鰭條皆透明;部分胸鰭和腹鰭呈淺黃色;部分尾鰭呈淺褐色;頰部具有淺黃色條紋。東海狐鰮具有以下特徵而明顯不同於圓頜狐鰮(Albula glossodonta):東海狐鰮之下頜尖突、具細孔側線鱗片77–80及椎骨77–78 較多;而圓頜狐鰮之下頜圓、細孔側線鱗片66-70及椎骨67-69。(林沛立編寫 2012/12)<ref>[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95521 東海狐鰮],fishdb.sinica.edu.tw</ref> == 棲地環境及深度 == 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30公尺 主要棲息於沿岸沙泥底棲性魚類,常於淺水域之內灣活動,以挖掘捕食沙泥地中之無脊椎動物,臼齒可磨碎食物之硬殼。 == 分佈 == 西北[[太平洋]]:[[韓國]]和台灣。[[臺灣]]分布於北部。<ref>[https://www.fishbase.se/summary/Albula-koreana.html Albula koreana],fishbase.se</ref> == 繁殖 == 產卵發生在開闊水域。 == 保育 == 數據不足(DD) ;評估日期: 2012年5月31日 == 參考文獻 ==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東海狐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