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98.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樟子松 的原始碼
←
樟子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樟子松</big> ''' |- | [[File:B201011021615207450.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0.jqw.com/2010/11/02/309028/product/b20101102161520745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jqw.com/ 来自 金泉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樟子松 拉丁学名:Pinus sylvestris <br> L. var. mongholica Litv. 别称:海拉尔松、蒙古赤松<br> 、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松杉目 科:松科 属:松属 |}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 )常绿乔木,高15-25米,最高达30米,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树干挺直,3-4米以下的树皮黑褐色,鳞状深裂,叶2针一束,刚硬,常稍扭曲,先端尖。雌雄同株,雄球花卵圆形,黄色,聚生在当年生枝的下部;雌球花球形或卵圆形,紫褐色。球果长卵形。鳞盾呈斜方形,具纵脊横脊,鳞脐呈瘤状突起。种子小,具黄色、棕色、黑褐色不一,种翅膜质。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林木生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ref>[http://plant.cila.cn/zhiwuku/zhangzisong/ 樟子松介绍], 园林植物, 2020-01-18</ref> == 形态特征 == 樟子松是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80厘米;大树树皮厚,树干下部灰褐色或黑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色至褐黄色,内侧金黄色,裂成薄片脱落;枝斜展或平展,幼树树冠尖塔形,老则呈圆顶或平顶,树冠稀疏;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二、三年生长呈灰褐色;冬芽褐色或淡黄褐色,长卵圆形,有树脂。<br> 针叶2针一束,硬直,常扭曲,长4-9厘米,很少达12厘米,径1.5-2毫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微扁,皮下层细胞单层,维管束鞘呈横茧状,二维管束距离较远,树脂道6-11个,边生;叶鞘基部宿存,黑褐色。<br> 雄球花圆柱状卵圆形,长5-10毫米,聚生新枝下部,长约3-6厘米;雌球花有短梗,淡紫褐色,当年生小球果长约1厘米,下垂。 <br> 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6厘米,径2-3厘米,成熟前绿色,熟时淡褐灰色,熟后开始脱落;中部种鳞的鳞盾多呈斜方形,纵脊横脊显著,肥厚隆起,多反曲,鳞脐呈瘤状突起,有易脱落的短刺。<br> 种子黑褐色,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长4.5-5.5毫米,连翅长1.1-1.5厘米;子叶6-7枚,长1.3-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1.8-2.4厘米,上面有凹槽,边缘有较密的细锯齿,叶面上亦有疏生齿毛。花期5-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br> 樟子松的雌球花、球果种鳞的形状、小枝的色泽以及针叶的质地与欧洲赤松都相似,惟老树树干下部的树皮较厚,深纵裂,灰褐色或黑褐色,上部树皮黄色至褐黄色,裂成薄块片脱落;针叶长短变异颇大,最长可达12厘米,径1.5-2毫米,冬芽淡褐黄色等形态特征与欧洲赤松不同。樟子松的树形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生于大兴安岭山区的树木树冠成尖塔形,树干端直高大;生于海拉尔以西与以南砂丘地区的树木,则树冠平顶,树干较短。这两种类型是否需要划分,有待进一步研究。<br> == 生长习性 == 为喜光性强、深根性树种,能适应土壤水分较少的山脊及向阳山坡,以及较干旱的砂地及石砾砂土地区,多成纯林或与落叶松混生。 <br> 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40~-50℃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树冠稀疏,针叶稀少,短小,针叶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减少地上部分的蒸腾。同时在干燥的沙丘上,主根一般深1~2米,最深达4米以下,侧根多分布到距地表10~50厘米沙层内,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1967年是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比较干旱的年份,六月份固定沙地0~125厘米沙层含水量为2~3%,12年生落叶松因干旱大部分死亡,杨树等阔叶树种的叶子黄枯或部分脱落,而樟子松仍然正常生长。<br> 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树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侧方光照充足时,侧枝及针叶繁茂,幼树在树冠下生长不良。樟子松适应性强。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均能生长良好。在章古台沙地上曾先后栽植针阔叶树种30余种,唯樟子松能适应沙地不同部位环境条件,即使在条件最差的丘顶也能生长。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区沙地上也生长良好。过度水湿或积水地方,对其生长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黑龙江林科院肇东实验林场薄层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pH7.6~7.8总含盐量0.08%,生长发育良好,pH值超过8,含碳酸氢钠超过0.1即有不良影响。<br> 樟子松抗逆性强。据调查10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针锈病的危害,而相邻的樟子松受害较轻;对松梢螟危害与油松相比亦有较强的抵抗力;辽宁南部地区,赤松、油松均遭松干蚧危害,唯独樟子松未发现受害。<br> 樟子松寿命长,一般年龄达150~200年,有的多达250年,在章古台的条件下,5龄以前的生长缓慢,6~7年以后即可进入高生长旺盛期(每年高生长量30~40厘米),如人工固沙区21年生樟子松平均高达8.6米,胸径14.8厘米,最高10.4米,胸径25厘米。<br> == 分布范围 == 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西起[[莫尔道嘎]]、[[金河]]、[[根河]],东到[[新林]]、呼玛线以北有连续成片分布;以南[[伊图里河]]、[[免渡河]]、[[阿尔山]]、[[红花尔基]]等地有呈带状或块状分布)。[[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也有集中分布。[[蒙古]]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蒙古。 == 主要价值 ==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绿化、水土保持优良树种。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梨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拷胶。<br> 心材淡红褐色,边材淡黄褐色,材质较细,纹理直,有树脂。可供建筑、枕木、电杆、船舶、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及松节油,树皮可提栲胶。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林木生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 <br> 气干密度422kg/m3;木质硬度、密度适中、物性指标中等,握孔力中;纹理细直、木纹清晰,变型系数较小;干燥、机械加工、防腐处理性能较好;油漆和胶接性能一般。防腐后易于油漆和染色。是中国防腐木材主选原材料,一般最长造材料规格为6米。<br> 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由于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沙地造林成活后,随着林木生长,不仅风蚀减少,枯枝落叶增多,并且具有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br> 樟子松的针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粗蛋白质与禾草相当,粗脂肪也较高,可达5%左右,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的含量为198-344mg/kg。据测定,天然樟子松林每公顷产干枝14.27t、干叶7.92t,可加工成松针粉。若在猪、羊、牛、兔、鸡的日粮中加 5%一10%松针粉,可显著提高畜群产量和促进发育。是不可多得的饲料资源。 <br> == 栽培技术 == === 选择育苗地 ===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宜选用。 === 土壤施肥 === 施足底肥改良土壤。在辽西干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育苗,须施足有机肥,以保证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墒和通气性能。每亩应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0公斤以上。畦作先将农家肥均匀撒入育苗地,再翻入土壤耕作层中;垄作把农家肥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合垄。 === 种子催芽 === 种子催芽处理。辽西地区要采用混砂埋藏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在播种前15-20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宽、深各50-60厘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的砂藏坑,在坑底铺上席子,然后将经消毒处理的种子拌混2-3倍湿砂放入坑内,上盖草帘,夜盖昼揭,并于白天上下翻动混砂种子,并适量浇水。经15-20天后,绝大部分种子裂嘴,即可将种子筛出进行播种。如不能及时播种,则应停止翻动,并加覆盖物或移于背阴凉处,降低温度抑制发芽。 === 播种技术 === 辽西地区适宜春播,力争早播,能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 === 育苗基地 === 如辽宁省彰武县嘉慧 苗圃等地区,1-3年生裸根苗、2年或多年生容器袋苗,在当平均地温达到7-9℃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进行。播种前要灌透底水,待床面稍干松时搂起0.5-1厘米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播种磙播种。幅宽3-5厘米,行距8-10厘米。播后及时镇压,覆土厚度0.5-1厘米,过厚幼苗出土困难。樟子松每亩播种量4-5公斤。 播种后在育苗地四周及中间设置防风障,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两次撤出。为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床面须覆1层谷草,厚度以不见床面为宜,待苗出土后及时撤出。 === 苗期管理 === 幼苗生长初期灌水时应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速生期7-8月份应每隔3-5天灌1次透水,到8月中下旬后,为促进苗林质化,使之顺利越冬,一般不进行灌水。追肥应在苗木旺盛生长期进行。7月中旬将过密细弱的小苗间掉。松土在7-8月份进行,及时防治病虫害。 2年生以上苗木需进行移栽,在春季4月上旬进行,栽植时深度以苗叶不埋入土中为宜,栽后踩实及时灌水。移栽苗成活后适时管理,促进生长,培育成规格苗木。 == 病虫防治 == === 松苗立枯病 === 此种病害发生在1-2年生幼苗上,也有发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最高。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日增加而变化,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一般说来,土湿低温时,丝核菌多、土壤干燥,气温高时,镰刀菌多。幼苗被害后,经几小时就发病,因而传染很快。出苗后发病时用药防治:30%苏化911粉,每亩用药量0.75公斤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30%苏化911乳油720毫升加水250-500公斤,或新吉尔灭1:5000倍也行。每次施药10-30分钟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 === 油松球果螟 === 在章古台地区,1年1代,每年5月,越冬幼虫开始破网而出,多数首先进入雄花序,而后进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 药剂防治: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40%乐果乳油400倍液,或50%敌百乳油1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300倍的液体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0%蔬果磷乳油500倍液。成虫出现后,每隔7天喷1次6%可湿性六六六200倍液。此外,也可在虫产卵期间施放赤眼蜂,每公顷放蜂15万头左右。 === 松梢螟 === 在章古台地区,1年两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树梢内蛀成虫道越冬,少数幼虫在树干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 ===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树干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风倒木和风折木则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卫生外,喷六六六粉剂。 === 落叶松毛虫 === 危害针叶,在章古台地区1年发生1代,每年4月中旬前后开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虫情测报工作的同时,幼虫食叶期喷松毛虫杆菌,成虫期设黑光灯诱杀。此外,每株成材树绑毒绳也是防治松毛虫的良好办法。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樟子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