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66.1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歼击机 的原始碼
←
歼击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歼击机1.jpg|缩略图|歼击机[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130550633&di=07b9824ea21ba78bca289a6e39a0a51e&imgtype=0&src=http%3A%2F%2Fg.hiphotos.baidu.com%2Fzhidao%2Fpic%2Fitem%2Fb999a9014c086e0663c4909305087bf40bd1cbfe.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C%DF%BB%F7%BB%F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歼击机'''属于[[战斗机]]的一种,即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广泛称为[[驱逐机]]。 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的武器,执行对地的攻击任务。歼击机包括要地防空用的截击机,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完善,专用截击战斗机的任务已由制空战斗机完成,截击机不再发展。歼击机是航空兵空中作战的主要机种,也可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基本信息== [[File:歼击机2.jpg|缩略图|歼击机[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130640291&di=5bdb8dfab7903dba160d3267a3b5d9bc&imgtype=0&src=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10%2F78%2F01300000171148121310786725544.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C%DF%BB%F7%BB%F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文名:歼击机 *外文名;fighter plane *国 家:世界各地 *第二名称:战斗机 *类 别:军用飞机 *主要任务:空战 争夺制空权 截击敌机 *机载武器:[[航炮]]、[[空空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 ==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飞机首先用于战场上空指引炮兵射击、侦察和轰炸。随后就出现用飞机来阻挠敌机执行上述任务的战斗行动,形成空中的对抗。开始时只是后座的射击员用手枪、步枪和机枪在空中相互射击。 1915年[[德国]]研制出装有射击协调器的[[福克E.I 飞机]]。机枪固定在机身头部,穿越机头的[[螺旋桨旋转]]面射击而子弹不会击中旋转桨叶。这样,后座的射击员被取消,驾驶飞机和射击都由驾驶员来完成。这种飞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空战的方式,提高了飞机空战能力。从此确立了歼击机武器的典型布置形式。此后,歼击机在速度、高度和火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歼击机的基本型态大致上已经有了雏型:以小型机为主,强调运动性,需要有向前射击的固定武装。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060689/8218OcXBIT3RIAHyQyVU8xvosbDNKCoTWy4wVynnlgNOX1yPu4lQWQjF_7tAeW-YleqYOmNm9pdTrbgbzXaT3Pf241XSnMy7vnBVDMdudE1OP2KI_2-W44_e_9j2YnLor9zHhrA 战机丨在硝烟弥漫中成长,在灯火阑珊处更强 .AOPA云.2016-03-24,引用日期2016-07-07] </ref> [[File:歼击机3.jpg|缩略图|左|歼击机[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130726485&di=86918511dba73121d071f8c34bc936b6&imgtype=0&src=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30814%2F20130814144707-2060096948.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C%DF%BB%F7%BB%F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歼击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00公里/时,升限高度达6000米,重量接近1吨,发动机功率169千瓦,飞机配备7.62毫米的机枪。当时著名的歼击机有德国的福克D和E、英国的S.E.5和法国的Spad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歼击机的最大速度已达700公里/时,飞行高度达11公里,重量达6吨,所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制功率接近1470千瓦。武器则由机枪发展到20毫米的机炮和空空火箭。瞄准系统已有能作前置量计算的陀螺光学瞄准具。这一时期著名的歼击机有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美国的P-51、P-47,F4U,F6F,日本的零式,KI-43,苏联的雅克-3、拉5和德国的Bf-109、Fw-190等。 到了30年代中期,各国最先进的歼击机设计多半具有这些特点:单翼,以金属为主的结构与外壳,后三点收放式起落架或者是有流线型外壳的固定式起落架, 采用液冷式发动机的设计多于采用气冷,火力由采用步枪口径的轻机枪提升至12.7毫米或者是0.50英吋以上口径的重机枪或者是20毫米以及更大口径的机炮。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开始使用[[Me-262喷气式歼击机]],最大飞行速度达860公里/时。战后喷气式战斗机机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战斗机]],飞行速度和高度迅速提高。 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中,出现了喷气式歼击机空战的场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使用的米格15和美国的F-86飞机都采用后掠后翼布局,飞行速度都接近音速(1100公里/时),飞行高度15000米,飞机重量约6吨,发动机推力29420牛。机载武器已发展到20毫米以上的机炮,瞄准系统中装有雷达测距器。带加力燃烧室外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便于改善飞机外形,歼击机的速度很快突破了音障。 20世纪60年代以后,歼击机的最大速度已超过两倍音速,配备武器已从机炮、火箭发展为空空导弹。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歼击机有美国的F-104、F-4,苏联的米格21和法国的幻影III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苏联]]的米格25和美国的YF-12为代表的歼击机的速度超过三倍音速,作战高度约23000米,重量超过30吨。但是60年代后期越南战争、印巴战争和中东战争的实践表明,超音速歼击机制空战大多是在中、低空,接近音速的速度进行的。空战要求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即转弯、加速、减速和爬升性能。装备的武器则是机炮和导弹并重。以后,新设计的歼击机不再追求很高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而是着眼于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能力,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 ==主要性能== [[File:歼击机4.jpg|缩略图|歼击机[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130803792&di=3463fd4091e2b744beac4616f76d5a81&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428%2Fd0d0987727974ce09f5ab164a88c8bbd.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C%DF%BB%F7%BB%F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的喷气式歼击机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来进行空中战斗的,第五代歼击机最大飞行时速达30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2000千米以上,带油箱时可达5000千米以上。机上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 现今战斗机为了获得优异的空中格斗能力,在性能、外形、动力装置、机载设备、武器配备和火控系统等方面有一些新的改进的特点。 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在音速附近稳定转弯率可达18度/秒,瞬时转弯率达75度/秒;飞机在9000米高度上,速度从马赫数0.9增加到马赫数1.6所需时间为50-60秒。海平面最大升率达300米/秒;静升限18000米左右。能在低空作超时速飞行;高空最大飞行马赫数在2左右;最小飞行速度为200公里/时;最大飞行迎角可达60°;低空作战半径约500-600公里;飞机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小于1000米;飞机最大过载可达9G。 ==武器装备== [[File:歼击机5.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130882426&di=53c64174c0fbb15d9a0b8b5652a9be1b&imgtype=0&src=http%3A%2F%2F07.imgmini.eastday.com%2Fmobile%2F20170502%2F20170502191801_fd89713593855df5df93c549d70bafdd_1.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C%DF%BB%F7%BB%F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歼击机普遍装有口径20毫米以上的航空机关炮,同时携带多枚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导弹和红外跟踪的近距格斗导弹。也可携带2-3吨航空炸弹(包括近距格斗导弹、命中率很高的激光制导炸弹等)或其他对地攻击武器。 飞机上装有用数字计算机控制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它由有下视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组成,可与通信导航识别综合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交联。 驾驶员通过平视显示器、下视仪和多功能显示器获得敌我机参数的信息,控制和管理导弹、机炮、[[火箭]]和[[炸弹]]的瞄准、发射和投放。火控系统的操纵是安装在驾驶杆和油门手柄上,便于驾驶员将飞机驾驶和空战合为一体。由于传递信息的设备较多,信息量大,为减少电缆数量和信息传递差错,采用多路传输数据总线。 ==作战应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用飞机首次出现战场上,主要负责侦察、运输、校正火炮等辅助任务。在战时,敌对双方的飞行员相遇时,往往利用五花八门的各种武器互相攻击,例如手枪、石头等,试图击落飞机或者是击毙飞行员,这就是空战(Combat)最早的起源。 1915年4月1日,罗兰·加洛斯驾驶装备了偏转片系统的莫拉纳‧索尔尼爱L型飞机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取得了战斗机空战的第一次胜利。随后,德国的福克E3式(外号信天翁)由于装备了性能更好的射击断续器装置,以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更猛烈的火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击落飞机数量最多的战斗机,被协约国方称为福克式灾难。这个阶段的战斗机还处在萌芽期,结构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构成,机翼从单翼到三翼都很常见,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陆军使用的轻机枪为大宗。英国曾经使用火箭对付盘据在英国城市上空的[[德国飞艇]]。在对付地面目标上,早期的炸弹是由手榴弹或者是小型炮弹稍加改良而来,由机上的成员以手掷的方式瞄准释放,投掷准确度不高,破坏力也低。 在这个时期影响未来空战颇大的一项发明就是射击断续器。这个由荷兰所发明的装置,让机枪的子弹能够在转动的螺旋桨间隙中射出,飞行员完全不用担心子弹会与螺旋桨撞击的危险,而机枪的设置位置能够接近飞行员的瞄准线,从而提高准确度,但射速慢则是缺点。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斗机的基本型态大致上已经有了雏型:以小型机为主,强调运动性,需要有向前射击的固定武装。 ==研发技术== [[File:歼击机6.jpg|缩略图|歼击机[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130967561&di=8b3746589a995acfcefa3f6658d31407&imgtype=0&src=http%3A%2F%2Fi0.hdslb.com%2Fbfs%2Farchive%2F16ae61036a1144ce36a94ea1a01f8e2722768d92.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C%DF%BB%F7%BB%F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9月3日一张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尾喷管的照片出现在网络,引发军迷热议。该照片源自最新一期公开出版的《兵工科技》杂志,是该机轴对称矢量喷管的首张清晰照。 推力矢量尾喷管可通过自身偏转把发动机喷流从平行于机身纵轴线引向其它方向,产生矢量方向上的侧向分力。这个侧向分力不仅可用于产生直接升力,大幅缩短战斗机的起降滑跑距离,还能不依赖气动舵面提供更直接的控制力矩,大幅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和过失速机动能力。 美国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利用F-16/MATV研究机对轴对称矢量喷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机不仅可以轻易实现“眼镜蛇”机动,还能做86度可控迎角的飞行,要知道此时飞机是以“直立姿态”平飞的。F-16/MATV在模拟空战中充分表现出了矢量推力技术带来的机动性优势,以大比分完胜普通战斗机。<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060689/65dcPmy7WYoF_E2NdwhNwxxOv9T9tXJnwspbSzeBa6EaWJoFHW-SzrDGaCzunqQwdxG0X6X8kQ5ONyhetqrICk5vH7xTh4Q2CFyrOcB-UU6Kd1H079Xuhp6_DZs6huiEv3M 中国航发矢量喷管采用隐身设计 令歼20机动性超F22]</ref> ==机型分代== ===国外=== 第一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0.9-1.3;[[装航炮]]、[[火箭弹]]和第一代空对空导弹;机上还装有光学一机电式瞄准具和第一代雷达。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86]]、F-100,[[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中国的歼-5]]、歼-6等。 第二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2-2.5,装第二代空对空导弹和航炮;并装有第二代雷达和具有一定拦射能力的火控系统。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Ⅲ,中国的歼-7、歼-8等。 第三代飞机的最大速度与第二代相比优势不大,但增加了中距和近距格斗导弹、速射航炮;并装有第三代雷达和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机动性也有大幅提高。代表型号有[[美国的F-15]]、F-16、F-18,[[苏联的米格-29]]、苏-27、[[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欧洲的台风,[[瑞典的JAS-39]],中国的歼-10、歼-11等。 第四代飞机具有“4S”标准:隐身性能(Stealth),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cruise);高机动性与敏捷性(Super-maneuverability)与超级航空电子系统(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现有的型号有美国的f-22,f-35,俄罗斯的T-50,中国歼20,歼31。 还有很多对第三代战斗机改进后,称它为三代半(它具备了某些四代机的特点,如高机动性等),其实也是划分到第三代里面(欧洲的“台风”,法国的“阵风”,苏-35,以及F-15的一些改进型等)。 第五代飞机则为隐身无人机。与四代机相比,五代机通过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设计,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姿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如果说四代机是基于信息系统,那么五代机就是基于物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以上介绍的是我们熟悉的传统四代分法,虽然自2005年以后媒体使用俄罗斯五代机划分的描述开始出现,但至今天,世界航空业,包括中国主要使用的划分方法,仍是传统的四代分法。 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划分代方法是把可变后掠翼的歼击机如米格-23和F-111单独划分一代称之为第三代,(即把四代分法中的第二代又分成两代),而将是否可以超音速平飞作为划分一二代战机的标准。 美国在2005年将战斗机划代标准由原先的四代划分法改为五代划分法,基本沿袭苏联/俄罗斯的划分标准。 ==视频== {{#iDisplay:v3060zkj848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歼击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