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0.1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毡房 的原始碼
←
毡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毡房</big> ''' |- | [[File:毡房.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pic.gansudaily.com.cn/0/11/07/83/11078333_965656.jpg 原图链接][http://china.gansudaily.com.cn/system/2012/07/03/012569950.shtml 来自 每日甘肃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毡房 '''特 点''': 携带方便 '''作 用''':防寒、防雨、防地震 '''外文名称''': Boz yu,Kyiz yu '''民 族''': 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 '''拼 音''': zhān fáng |} '''毡房'''牧区人民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蒙在木架上做成,是[[游牧民]]的重要创造。[[柯尔克孜]]语称“博仔宇”,[[哈萨克]]语之为称“克依仔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游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jy_0228/39604.html 毡房 灵动于指尖的草原木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8-2-28</ref>。 ==历史== 毡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以游牧为主的[[突厥]]部落民族,逐水草而迁徙,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就创造了易于支撑和拆卸毡房,以便于其游牧迁徙。远在[[西汉]]时,远嫁至[[乌孙]]<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12/380730.html 汉朝时期的乌孙国在哪里?猎骄靡又是谁?],趣历史,2019-12-09</ref>的[[细君公主]]就说其生活是“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ref>[https://www.gushimi.org/gushi/39346.html 悲愁歌],古诗大全</ref>。穹庐就是指的毡房,从中可知,走进毡房,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类型== 毡房归纳为两类:哈萨克毡房和柯尔克孜毡房。 ===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族的毡房主要由骨架、围墙、房顶、房毡、门5个部分组成,其中毡房的骨架是由柳木做成的圆栅和顶圈构成,围墙用横竖交错相连的柳木栏杆构成,可以自由拆合,圆形顶圈既是屋顶又是窗户,外观与蒙古包相似,白天揭开用来通风透光,夜间盖上以防风寒,房门通常都面朝东南。 毡房里布置有一定特色,中间是火塘,右半部摆放食物、炊具,右上方是床铺,毡墙上有各种图案的[[挂毯]],地上铺着[[地毯]],毡房正上方摆放箱子等,左侧毡墙处放置垫桌,垫桌上放被褥、枕头。城镇居民都喜欢在卧室或客厅墙上布置挂毯,喜欢色彩鲜艳的饰物,在享受现代化生活同时,仍保留着哈萨克族传统文化<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hasake/2009-05/07/content_17740404.htm 哈萨克族的毡房],中国网,2009-5-7</ref>。 ===柯尔克孜毡房=== 柯尔克孜族洁白的毡房,下半部为圆形,上半部为塔形,以象征[[白雪]]和他们的[[摇篮]]——绵延起伏的[[山峰]]。它比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毡房略高而顶尖,也同样具有冬暖夏凉、不存水积雪、拆装快捷、搬运方便的特点<ref>[http://zhanzhengyingxia.blog.sohu.com/134795452.html 走村串寨---柯尔克孜族],搜狐博客,2009-10-24</ref>。 ==毡房的材料== 毡房的材料是就地取材,骨架是戈壁上的红柳木做的,外围的墙篱是用芨芨草编的;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红柳木]]做的,各连接处都用牛皮的[[绳子]]和牛筋连接固定,既轻便又牢固;[[门框]]和门用[[松树]]制作。除此以外,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绳,整个毡房构架不用一枚钉子、楔子等金属工具。毡房的主要构件都是由专门的工匠精心制作的。 ==毡房的结构== ===规格=== 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称为“风眼”。这种栅栏轻便,但经不起风吹。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较笨重,却经得起风吹雨打。这种栅栏都是用方形的细红柳木杆横竖交错而成菱形,交错处用牛皮绳串进扎紧,搬时可收拢。每块栅栏宽约3.2米一3.5米,高约1.5-1.7米。 ===围墙=== 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这种芨芨草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用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几千根芨芨草,还要把它编织起来,单这一项就得花很大功夫,然后在墙篱外面用毛绳拦腰扎紧,包上毛毡。扎围墙的主带(毛绳)是用染成黑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的[[绒毛]]编成的,宽约25-40厘米,捆在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既能保护围墙和房杆不受损坏,又能使毡房更加美观。 ===穹顶===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杆搭成骨架,一般四块围墙的毡房,有房杆65根左右,木圈顶有65个洞眼。8块围墙的毡房则有房杆90根左右。房杆由红柳木做成,长约3米一3.2米。靠毡房墙的篱一头弯曲呈方形,这是与[[蒙古族]]的住房主要不同处。而“蒙古包”靠墙的篱不是弓形,而是直的。房杆的上头则笔直光滑细圆,房杆的下端有1米多长的细毛绳捆在房墙上,顶端插入直径1米左右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既是毡房的屋顶,又是天窗,它是用三截弧形的水头加工做成的圆形,接头处用牛皮包扎,上面打洞眼,作穿房杆用。还用4根(或6根)圆细木交叉窝成半圆形,嵌在圆形木圈顶上,呈锅底朝天形。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 ===围毡=== 毡房屋架搭好,栅栏围墙外的芨芨草帘也围好后,再围毡,撑杆上围盖篷毡,顶部中央开一直径1尺左右的天窗,上安一活动毡盖,白天通风,接收[[阳光]]及排除屋内炊烟,夜间和雨雪天盖上。所有围毡、篷毡和顶毡都是用羊毛擀制成的,边上系有连结固定的绳索。最后用毛绳在外面拦腰扎紧。毡房门较小,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一般高1.5米,宽0.8米,离地面较高,以防积雪和严寒,门多开向东南,以避北风,毡房门外挂有用芨芨草草编织的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冬春天放下门帘挡风雪,夏天卷起,通风凉爽。毡房内都备有长木杆,用来预木圈顶的顶毡。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杆搭骨架。撑杆是下部弯曲、上部笔直的小木杆。当把栅栏拼合绑扎成圆形围墙后,把撑杆的下端绑扎在栅栏的上端,撑杆顶端插入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顶既是毡房的屋顶,又是天窗。 毡房屋架搭好之后,栅栏围墙外围上一圈五颜六色的、用毛线编织成的芨芨草帘,然后再外围围毡。撑杆上围盖篷毡,天窗上盖顶毡。天窗的作用是通风透光,排除屋内炊烟等。天窗盖是活动的,白天打开,晚上或刮风下雨,下雪时盖上。围毡、逢毡和顶毡都是用羊毛擀制成的,边上系有连结固定的绳索。 ==视频== ===<center> 毡房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哈萨克族毡房 </center> <center>{{#iDisplay:t0793nwetsn|560|390|qq}}</center> <center> 柯尔克孜族毡房的来源历史! </center> <center>{{#iDisplay:c0303k5zuet|560|390|qq}}</center> <center>柯尔克孜毡房</center> <center>{{#iDisplay:w0164wrccx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毡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