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07.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浦薛鳳 的原始碼
←
浦薛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浦薛鳳</p> |- |<center><img src="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82838256-4E93BE9A3955A011D8DD991F10955BB2/0?fmt=jpg&size=61&h=760&w=546&ppv=1"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kuaibao.qq.com/s/20200515AZPI1T00?refer=spider 圖片來自快報]</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性別''' 男<br> '''出生''' (1900-02-05) 1900年2月5日<br> '''國籍''' [[中華民國]]<br>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浦薛鳳]](生1900年2月5日-1997年1月7日歿),原名瑞堂,號逖生,[[江蘇]][[常熟]]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p> </div> ==經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00年2月5日</b>生於[[江蘇]],14歲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和[[聞一多]]、[[羅隆基]]、[[吳澤霖]]、[[吳國楨]]等同班。</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1年</b>赴美留學,就讀[[明尼蘇達]]的[[翰墨林大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3年9月</b>改讀[[哈佛大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6年</b>夏天,放棄博士學位,繞道歐洲返國,先後執教於[[東陸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3年</b>夏天,進修於德國[[柏林大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9年3月</b>踏入政壇,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一職,兼任[[中央日報]]主筆,曾出席頓巴敦橡樹園會議,起草聯合國憲章議條。1949年避居台灣,歷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兼政治研究所所長。12月16日,任命浦薛鳳為台灣省政府秘書長。曾經四度擔任臺灣省政府秘書長<ref>{{cite news|title=《總統府公報》第貳肆伍號|editors=總統府第五局|date=1949-12-31}}</ref>,人稱“逖公”,曾寫有《修身楷模》一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62年</b>應美國學術教育基金會之邀請,赴美教學,擔任[[橋港大學]]教授,寫有[[回憶錄]]有三冊,即《萬裡家山一夢中》、《太虛空裡一遊塵》、《相見時難別亦難》。與妻陸佩玉育有一女三男。晚年定居[[美國]]。</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97年1月7日</b>於[[洛杉磯]]去世<ref>北美《世界日报》,1997年1月11日</ref>。另撰有《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現代西洋政治思潮》等書。</li> </ul> </div> ==建國前事蹟==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清華園]]求學時,[[浦薛鳳]]和[[聞一多]]、[[羅隆基]]、[[吳澤霖]]、[[吳國楨]]等同級,1921年畢業後留學美國,攻讀政治哲學。1926年,留學回國先後執教東陸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39年,浦薛鳳從政,擔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參加過重要的國際會議。1948年秋,浦薛鳳到臺灣省政府任秘書長,身棲政治和教育兩界。1958年,梅貽琦在臺灣任“教育部長”時,由於感念師恩,浦薛鳳任“教育部”政務次長,輔助其師[[梅貽琦]]。浦薛鳳的人生經歷和[[顧毓琇]]類似,兩人都以高夀終,晚年享譽學界,桃李滿天下,又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擅長古典詩詞創作。</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浦薛鳳]]交往圈子多是清華學者,兼及[[吳稚暉]]、[[于右任]]、王寵惠等民國政界要人。學者風度,文人性情,浦薛鳳作詩唱和、書信來往,書中收錄的新舊詩作和名人書劄,如雜花生樹,令人目不暇接。</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清華讀書時,聞一多與浦薛鳳同住一室,先後擔任《清華週刊》的總編輯。聞寫給浦的古體詩雲:“蔥湯麥飯撐腸胃,明月清風放膽眠。自是讀書非習政,不妨避世學逃禪。”一直到抗戰初期,聞一多都是“何妨一下樓”(鄭天挺語)主人,大約是“讀書非習政”的想法使然。很快,聞一多由目不窺園的學者轉為民主鬥士。1946年,聯大復員撤離昆明之際,聞一多喋血西倉坡,歷史宿命無處可逃。 浦薛鳳和聞一多都是五四學人,當年他們在清華讀書,參加了五四運動。這一代人或治學,或從政,人生的選擇與時代潮流緊密相連,也與個性、趣味、愛好有關。浦薛鳳雖然是治政治學,與羅隆基相比,對政治並不熱衷,反而有幾分難得的清醒。他雖然做官,大多數是技術性官員,再加上詩書怡情,文人氣質是其精神底色。抗戰時期,浦薛鳳和吳文藻同在重慶國防最高委員會任職,兩家過往甚密。浦薛鳳患病,冰心寫浣溪沙《水仙》慰問。浦薛鳳感動之餘,提筆寫《瓶中紅梅》唱和。浦薛鳳的友人顧毓琇、浦江清、蕭公權、吳景洲等獲知後,紛紛唱和,梅貽琦也寫了一首浣溪沙,可謂極一時之盛,傳為佳話。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讀《海外拾珠》,看到抗戰時期[[陳寅恪]]昆明所作《翠湖書所見》一詩墨蹟(不見諸《陳寅恪詩集》),可謂意外的驚喜。雖然是印刷品,一睹陳寅恪詩作墨蹟,還是很激動。陳寅恪的書法,和蔡元培的書法一樣,字並不見佳。《翠湖書所見》詩曰:照影橋邊駐小車,新妝依約想京華。短圍貂褶稱腰細,密卷螺雲映額斜。赤縣塵昏人換世,翠湖春好燕移家。昆明殘劫灰飛盡,聊與胡僧話落花。陳氏的這首詩後還有一句附言:“庾子山哀江南賦雲,談劫盡之灰飛,辨常星之夜落。今日必有南京明星流落昆明者矣。一笑。”《翠湖書所見》一詩手跡,不僅可以看到陳寅恪作詩修改的過程,而且從附言可知,陳氏詩作無意發表,多是給圈中朋友看的。陳寅恪的這首詩,可見抗戰時期清華學者的思想情感。和浦薛鳳的詩與書一樣,漂泊西南,離亂弦歌,詩史交融,見證抗戰史;詩歌合一,書寫抗戰文化一頁。</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私人收藏的珍貴照片,眾多名家的書信影印件,不僅具有史料價值(收錄胡適的海外軼函),更重要的是,帶有學人手的溫度和性情趣味的手劄,可見百年中國歷史演進的縮影。<ref name="浦薛鳳">{{cite news|title=浦薛鳳|publisher=《[[參見百度百科]]》|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A6%E8%96%9B%E5%87%A4|date= }}</ref></p>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Category:哈佛大學校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浦薛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