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70.1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的原始碼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jpg|缩略图|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6314043243&di=08209fb1cf7fdd2f0f0934d42db9a5d9&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606%2F79c7563c0a7c4f75afcb657ff38f7bd1.jpeg 原图链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ref>{{ cite web | url=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e89ed9b0ecfc.aspx | title=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author=古诗文网 | date=2020-03-11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File: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jpg|缩略图|左|[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58363330,1802526904&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6%B9%96%E5%85%89%E7%A7%8B%E6%9C%88%E4%B8%A4%E7%9B%B8%E5%92%8C%2C%E6%BD%AD%E9%9D%A2%E6%97%A0%E9%A3%8E%E9%95%9C%E6%9C%AA%E7%A3%A8 图片来源]]]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ref>{{ cite web | url=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7e4e7ca4df714120ae46d732d9e23d49&from=kg0&highlight=%E6%B9%96%E5%85%89%E7%A7%8B%E6%9C%88%E4%B8%A4%E7%9B%B8%E5%92%8C%EF%BC%8C%E6%BD%AD%E9%9D%A2%E6%97%A0%E9%A3%8E%E9%95%9C%E6%9C%AA%E7%A3%A8 | title=望洞庭 | author=百度汉语 | date=2019-12-01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File: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3.jpg|缩略图|[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986245617,266475444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6%B9%96%E5%85%89%E7%A7%8B%E6%9C%88%E4%B8%A4%E7%9B%B8%E5%92%8C%2C%E6%BD%AD%E9%9D%A2%E6%97%A0%E9%A3%8E%E9%95%9C%E6%9C%AA%E7%A3%A8 图片来源]]]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