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41.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牙周膜 的原始碼
←
牙周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牙周膜</big> ''' |- | [[File:53e48049a310abc6bf2389f7.png|缩略图|居中|[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53e48049a310abc6bf2389f7.pn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7%89%99%E5%91%A8%E8%86%9C&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牙周膜位于牙根与[[牙槽骨]]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胶原纤维]]束,其一端埋人牙骨质,另一端伸入牙槽内,具有固定牙根和缓解咀嚼时所产生压力的作用。老年人的[[牙周膜]]常[[萎缩]],引起牙松动或脱落。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牙周膜概述 * 外文名:parodontium * 基质:无结构的胶质状物质 * 组成:神经、血管、淋巴和上皮细胞等 * 厚度:0.15-0.38mm ==目录== 1 概述 2 局部解剖 3 组成 4 厚度 ==概述== [[牙周膜]]也称牙周韧带,是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主要联结牙齿和牙槽骨。 牙周膜是联结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组织,或称牙周韧带。在X线照片上显示为围绕牙根的黑线。 牙周膜的结构 牙周膜中纤维聚合成束,排列成一定方向,称为主纤维束。主纤维束的一端埋入牙骨质中,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或分布在[[牙龈中]]。根据部位及功能,主纤维束成不同方向排列,其中主要的纤维束呈45°左右的斜行方向,高的一端附着于牙槽骨,另一端附着于牙骨质起悬吊作用。当牙齿受到咀嚼压力时,由于这组纤维的作用,使牙槽骨受到的是平均的牵引力。正常的主纤维束稍呈波纹状,因此牙齿可有轻微的动度。用某些弹力纤维染色法,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出未成熟弹力纤维,电镜下观察此纤维与发育中的弹力纤维相似。 此纤维排列的方向与胶原纤维不同,一端埋于骨或牙骨质中,另一端则在血管壁内。在根尖附近呈网状排列,其功能尚不清楚。主纤维束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是间隙组织,其中有血管、神经、淋巴管。牙周膜的[[血管]]丰富,一部分是经牙龈而来,一部分是由牙槽而来,另一部分是由根尖部与牙髓血管同一来源。牙周膜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也有交感神经支配血管。牙周膜的[[淋巴管]]分别注入各个颈部淋巴结中,所以当牙周膜感染时会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上皮剩余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是牙根发育期间上皮根鞘的剩余。在间隙组织中呈小条索或小团块,一般为静止状态。这些上皮剩余常由外伤或感染后而增生,也可为牙源性囊肿或颌骨肿瘤的上皮来源。 牙周膜的功能 牙周膜能形成牙槽骨及牙骨质,被破坏后能重建;能支持牙齿抵抗[[咀嚼]]力,并能缓冲外来的力量使其不直接作用于牙槽骨。牙周膜还能营养牙骨质和牙槽骨。牙周膜的功能和它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一个埋没在颌骨中的牙齿,或长期未用的牙齿,其主纤维束发育不良或消失,牙周膜变薄,常在0.1mm以下。但有功能的牙齿,其主纤维束粗大,牙周膜厚,大约在0.2mm左右。牙周组织对于垂直方向的压力有强大的抵抗能力,但对侧方压力则易受损伤。 ==局部解剖== 由致密 结缔组织构成,包绕在牙根周围,将牙骨质与 牙槽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牙周膜有 固定牙齿的作用。 又称牙周韧带,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是联结牙齿和[[牙槽骨]]的结构。在X线照片上显示为围绕牙根的黑线。其纤维聚合成束,排成一定方向,称为主纤维。主纤维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或分布在牙龈中,使牙齿牢固地植立于牙槽窝内。能形成牙槽骨及牙骨质,被破坏后能重建。能支持牙齿抵抗咀嚼力,并缓冲外来的力量使其不直接作用于牙槽骨。还能营养牙骨质和牙槽骨。 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叫牙周膜,又叫牙槽骨膜。牙周膜由胶质纤维组成,类似韧带。根据胶质纤维分布情况,牙周膜可分为主纤维和间质纤维。主纤维在牙根周围有很多呈放射状排列的胶质纤维束,此纤维束一端埋入牙骨质的浅层,另一端埋入牙槽壁内,使牙牢固地嵌入牙槽内,当此纤维松动或受到破坏时则牙的牢固性受影响。间质纤维分布在主纤维的间隙中,与间隙中其他疏松结缔组织对牙咀嚼时有缓冲作用。牙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牙营养有重要作用。 ==组成== 纤维 主要为胶原纤维,多集合成束,有一定排列方向(主纤维束)。被包埋在牙骨质及: 牙槽骨中的主纤维束nU穿通纤维。主[[纤维]]束可分成五组: (1)牙槽嵴纤维:起自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冠方倾斜,止于颈部的[[牙骨质]]。在牙的唇(颊)舌面可见,邻面缺如。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防止牙向唇舌倾斜。 (2)牙槽横纤维:由牙槽嵴纤维的根方,起自牙槽骨,呈水平方向止于牙颈部四周。可防止牙向任何方向倾斜。 (3)牙槽斜纤维:是数量最多、力量最强、分布最广的一组纤维。自牙槽骨向根尖方向倾斜,止于牙骨质内。其功能是悬吊牙,使牙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力。 (4)根尖纤维:起自根尖周围牙槽骨,向冠方聚拢上于牙根尖部牙骨质。可固定根尖的位置, 保护进出根尖孔的血管和神经。 (5)根间纤维:此纤维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牙根间隔,呈[[放射]]状止于牙根分叉处的牙骨质。可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 基质 是一种无结构的胶质状物质。 细胞 (1)成纤维细胞:是牙周膜中最主要的[[细胞]],其功能是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吸收,使牙周膜中的胶原能不断更新。还与基质形成有关。 (2)成骨细胞:位于新形成的牙槽骨表面,能分泌[[胶原纤维]]和骨基质,矿化后成为骨间质。还可成为骨细胞。 (3)破骨细胞:位于,骨吸收部位的陷窝内,可使骨或牙骨质发生吸收,当骨吸收停止,[[破骨细胞]]即消失。 (4)成牙骨质细胞:位于近牙骨质处的牙周膜中。其功能是形成牙骨质。 (5)上皮剩余:是牙根发育过程中上皮根鞘的残余部分,位于牙骨质附过的纤维间隙中,呈条索状或团块状。当受到刺激时可增殖成为牙源性肿瘤或颌骨囊肿的上皮来源。 牙骨质小体 是一种圆形矿化团块,数目不等,游离于牙周膜中或附着干[[牙骨]]质表面。 可能是变性的上皮细胞发生矿化所致。 血管、淋巴管、神经 ==厚度== 牙周膜的宽度(厚度)随年龄及功能状态而异,一般为0.15-0.38mm。<ref>[http://www.a-hospital.com/w/%E7%89%99%E5%91%A8%E8%86%9C 牙周膜],医学百科,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牙周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