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28.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益阳羊舞岭窖址 的原始碼
←
益阳羊舞岭窖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益阳羊舞岭窖址</big> ''' |- | [[File:益阳羊舞岭窖址2.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益阳羊舞岭窑址 地理位置: 湖南资水流域下游的丘陵地区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资料: 《[[中国陶瓷]]》 |} 益阳羊舞岭窑址位于湖南资水流域下游的丘陵地区,是宋元至明、清时期南方烧造瓷器颇具规模的一处民间窑场,烧制的[[产品]]主要分为青白瓷、青瓷、黑釉瓷、褐釉瓷和青花瓷,制瓷工艺主要受景德镇影响,著名古陶瓷学家冯先铭所著《[[中国陶瓷]]》把益阳窑划分在景德镇窑青白瓷系范畴。<ref>[https://www.sohu.com/a/430469359_765822 “书画名家荟聚 共推益阳非遗”羊舞岭瓷艺笔会今日圆满举行 ],搜狐 , 2020-11-08 </ref> ==介绍== 益阳古窑址分布在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与石笋乡交界的早禾、杨泗、牌楼、高岭和水井坳等几个村,因为主窑场过去所在的地名叫羊舞岭,故文物学[[名称]]为“羊舞岭窑”。此窑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窑场考察范围的面积达5平方公里,显露出的古窑场面积近20000平方米,大量的窑具与残瓷堆积如山,主窑场早禾村碗盆山窑址和蜈蚣塘村窑址于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舞岭窑特征== 益阳羊舞岭窑 宋、元、明时期青瓷,源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瓷和[[浙江]]龙泉窑青瓷,从形制与装饰工艺上鉴别同益阳出土的宋元、明青白釉瓷和龙泉窑青瓷有一些相似之处。益阳窑瓷胎采用本地高岭土烧制,胎质坚硬紧密呈灰白色。宋末元初所烧器物较小,胎体轻薄,元代至明代中期胎体厚重而器形变大,进入[[明代]]晚期碗、盘、杯等器物趋向小巧而胎体变薄,与景德镇晚明民窑生产的小盘小碗等器物的工艺相接近。宋元时期釉面厚薄均匀,较为滋润,釉色主要有青白釉、天青釉、粉青釉等,明代中前期釉汁有厚有薄,厚者晶莹透亮,有[[玻璃]]质感和开冰裂纹其类似龙泉窑,晚明至清代釉面多不纯净,施釉多不均匀。青瓷在装饰手法上多模仿青白釉与龙泉青瓷,有篦划、刻花、模印、贴塑和镂空等工艺较为常见,元代褐釉点彩朵花纹上承长沙窑的装饰特点。器物用途以[[生活]]实器为主,陈设器与冥器较少见,器形有瓶、罐、壶、香炉、盏、油灯、砚台、水注以及盘和杯,碗形多变有斗笠碗、折腰碗、墩式碗、高足碗、卧足碗和敛口碗等。在装烧技术上继承了景德镇北宋青白釉瓷匣钵覆烧工艺,大量的碗、杯、碟器物口沿无釉形成芒口,质量稍好的器物在口沿上涂了一层褐釉彩,另外使用叠式烧法而造成一些盘、[[碗]]与盖钵内底无釉或造成涩圈以至失去美观。 ==发掘== 益阳羊舞岭窑至今尚无可查阅的历史[[记载]]和科学的窑址考古发掘资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省内专家多次进行过考察,南京博物院著名古陶瓷学者张浦生先生以及日本名城大学教授加腾瑛二曾经专程来益阳考察过窑址。益阳市博物馆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陆续从考古[[发掘]]与流散文物征集以及益阳藏家的捐献中获取了一些完整的实物,在丰富了馆藏益阳羊舞岭窑的标本与标准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对益阳窑古陶瓷的历史研究与年代认定。在益阳民间收藏中不断出现的益阳窑古[[陶瓷]]精品已得到藏家的厚爱与典藏。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p0383fpnojj|480|270|qq}} <center>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史一墨</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益阳羊舞岭窖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