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石廬 的原始碼
←
石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石廬'''<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2/76a/nBnauM3X3MDNyYTM0ATNwAzMxUTM4QjN0IjMzQTNwAzMwIzLwU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7%9F%B3%E5%BB%AC 圖片來自easyatm]</small> |} '''石廬'''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崇謙堂]]東面,是[[香港華仁書院]]及[[九龍華仁書院]]創辦人[[徐仁壽]]先生(1889-1981年2月19日)於1925年所建,徐先生的兒子是首位華人政府行政官[[徐家祥]]。石廬乃私人物業,並不對外開放供人參觀。 ==結構介紹== 樓高兩層的石廬為中西合璧背山而建的建築,屋前有寬闊的草坪,由於荒廢多年,草坪長滿野草及矮樹。牆身、露台及石柱具有殖民地建築物特色,但卻採用中國傳統的金字屋頂,以木樑及板條承托,並鋪砌瓦片。石廬屋內的天井及房間布局與中國傳統的民居相似。石廬正面矮牆有一半圓形磚牆,上面書有「石廬」字樣的灰塑。 ==石廬與北區天主教歷史== 在1930年代,徐仁壽先生曾借石廬予天主教社群舉行彌撒,當時[[粉嶺]][[天主教]]徒可選擇乘搭火車到大埔墟聖堂或到石廬參與彌撒。後來,新界西區司鐸區鴻慈神父(Valva Didacus D'Ayala)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婚姻觀念與天主教有異議,於是去信主教另覓土地興建教堂,最後促成[[粉嶺聖若瑟堂]]於1953年建成。 ==存廢問題== 前[[北區區議會]]主席[[鄧國容]]於1996年以公司名義用3000萬元買入石廬所屬地皮,總樓面面積約16000[[平方呎]],地皮一直未有發展。[[古物古蹟辦事處]]<ref>[https://www.amo.gov.hk/ 古物古蹟辦事處],amo</ref> 於2002年開始與業主洽商,建議將古屋用作[[龍躍頭文物徑]]的遊客中心,古物古蹟辦事處負責維修。雙方達成協定,業主可在石廬旁邊興建6間[[丁屋]](樓面面積約12000平方呎)換取將石廬列為[[法定古蹟]]。 由於石廬旁邊土地屬綠化地帶及農業地,申請興建丁屋須提交[[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城規會於2002年尾批准有關申請。但[[地政總署]]指申請人為一間公司而非[[新界原居民]],拒絕申請,石廬最終不能成為古蹟,有關地皮現時正在市場放售。 石廬2005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2011年改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一級歷史建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石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