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5.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箬叶竹 的原始碼
←
箬叶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箬叶竹001.jpg|thumb|right|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5399958981&di=da14c974dccfdcc86bf97456971c2a31&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60531%2Fcc9660cfc3be42f4879198f92137d113_th.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78744694_409121 图片来自搜狐网] ]] '''箬叶竹'''(学名:IndocalamuslongiauritusHand.-Mazz.)是[[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竿直立,高0.84-1米,基部直径3.5-8毫米;节间长(8)10-55厘米,暗绿色有白毛,节下方有一圈淡棕带红色并贴竿而生的毛环,竿壁厚1.5-2毫米;最大直径7.5毫米;一般为绿色,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小枝2-4叶;叶鞘紧密抱竿,无叶耳;叶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叶缘生有细锯齿。未成熟者圆锥花序,小穗绿色带紫,花药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花期5-7月,笋期4-5月。 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多生于低山谷间、水滨、林缘。 箬叶竹为观叶植物, 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宜选在公园及风景区栽培作观赏,也可盆栽。竿可用做竹筷、毛笔竿、扫帚柄等;叶可用做食品包装物、茶叶、斗笠、船蓬等防雨用品的衬垫材料。 * 中文名: 箬叶竹 * 学 名:Indocalamus longiauritus Handel-Mazzetti * 别 称: 棕粑竹、长耳寮、箬竹、粽粑竹、长耳竹、粽叶竹、寮叶竹等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亚 科:竹亚科 * 族:北美箭竹族 * 亚 族:赤竹亚族 * 属:箬竹属 * 组:箬竹组 * 种: 箬叶竹 * 分布区域: 中国河南、陕西、安徽、江苏、贵州、四川、广西等省 * 超族: 北美箭竹超族 * 命名者及年代: Handel-Mazzetti,1925 ==生长环境== 箬叶竹多生于低山谷间、水滨、林缘。适应性强,阴湿、干燥之地皆可生长,毛竹林及阔叶林下或林缘有分布。生于海拔1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河溪两岸。 ==形态特征== 竿直立,高0.84-1米,基部直径3.5-8毫米;节间长(8)10-55厘米,暗绿色有白毛,节下方有一圈淡棕带红色并贴竿而生的毛环,竿壁厚1.5-2毫米;竿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高;竿每节分1枝,惟上部则有时为1-3枝,枝上举。箨鞘厚革质,绿色带紫,内缘贴竿,外缘松弛,基部具宿存木栓状隆起环,或具一圈棕色长硬毛,背部被褐色伏贴的疣基刺毛或无刺毛,有时有白色微毛;箨耳大,镰形,长3-55毫米,宽1-6毫米,绿色带紫,干时棕色,有放射状伸展的淡棕色长繸毛,其长约1厘米;箨舌高0.5-1毫米,截形,边缘有长为0.3-3毫米的流苏状繸毛或无繸毛;箨片长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直立,绿色带紫,先端渐尖,基部收缩,近圆形。叶鞘坚硬,无毛或幼时背部贴生棕色小刺毛,外缘生纤毛;叶耳镰形,边缘有棕色放射状伸展的繸毛;叶舌截形,高1-1.5毫米,背部有微毛,边缘生粗硬繸毛;叶片大型,长10-35.5厘米,宽1.5-6.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无毛或有微毛,次脉5-12对,小横脉形成长方格形,叶缘粗糙。 圆锥花序形细长,长8-15.5厘米,花序轴密生白毛毡毛;小穗长1.5-3.7厘米,淡绿色或成熟时为枯草色,含4-6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6.8-7.2毫米,呈扁棒状,有纵棱,密被白色绒毛,顶端截平;颖2,先端渐尖成芒状,第一颖长3-5毫米(包括芒尖长1毫米在内),3-5脉,第二颖长6-8毫米(包括芒尖长1.2毫米在内),7-9脉;外稃长圆形兼披针形,先端有芒状小尖头,第一外稃长10-14毫米(包括芒尖长2-2.5毫米及基盘长0.2-0.5毫米在内),11-13脉;第一内稃长7-10毫米;脊上生有纤毛;花药长约5毫米;柱头2,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花期5-7月,笋期4-5月。<ref>[https://www.zjtcn.com/baike/ruoyezhu 箬叶竹——造价通] </ref> <ref>[https://plant.cila.cn/tujian/ruoyezhu.html 箬叶竹——园林植物] </ref>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常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 ==繁殖方法== 多用分株繁殖。在竹丛中挖取部分竹株,或成丛挖起,4-6株为一小丛,适当修剪掉部分枝叶,勿伤鞭芽、鞭根,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或苗床,移植到苗床的株行距为25厘米×25厘米,深20-25厘米移植小苗分蘖能力强,成活率高。如用鞭根繁殖,根据竹鞭长度(40-50厘米)横向挖育苗沟,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 ==主要价值== 观赏:箬叶竹为观叶植物, 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宜选在公园及风景区栽培作观赏,也可盆栽;适生在庭园中作为地被物点缀,亦可于林缘、台坡、园路石级两旁群植之。 经济:竿可用做竹筷、毛笔竿、扫帚柄等;叶可用做食品包装物、茶叶、斗笠、船蓬等防雨用品的衬垫材料。 ==主要变种== '''半耳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usHand.-Mazz.var.semifalcatusH.R.Zhao):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箨耳和叶耳均为半截的镰形。叶片下表面之中脉两侧均无成行的微毛。分布于中国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生于山坡、路旁,杭州有栽培。 '''益阳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usHand.-Mazz.var.yiyangensisH.R.ZhaoetY.L.Yang):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箨耳为镰形,叶片下表面的中脉一侧或两侧有1行微毛,而原变种则无毛或有微毛,但非在中脉之侧旁且成行的毛茸。分布于中国湖南益阳地区,生于小山坡(模式标本产地)。 '''衡山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usHand.-Mazz.var.hengshanensisH.R.Zhao):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箨耳为半截的镰形,叶片下表面的中脉一侧有1行毛茸。分布于中国湖南衡山、平江等县。生于山坡,亦有栽培。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箬叶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