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70.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粗节筱竹 的原始碼
←
粗节筱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粗节筱竹</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imgf/l/1220167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rep.iplant.cn/info/%E7%B2%97%E8%8A%82%E7%AD%B1%E7%AB%B9?t=z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粗节筱竹 学 名:Thamnocalamus spathiflorus var. crassinodus (T. P. Yi) Stapleto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竹亚科 Bambusoideae 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筱竹亚族 Subtrib. Thamnocalaminae [[筱竹属]] Thamnocalamus |} '''粗节筱竹'''(cū jié xiǎo zhú),学名: Thamnocalamus spathiflorus var. crassinodus (T. P. Yi) Stapleton,俗名:'''粗节箭竹''',异名:Fargesia crassinoda ,属[[禾本科]], 竿柄长3.5-6厘米,粗7-20毫米。竿高3-4(5.5)米,粗10-20毫米;节间一般长15-18厘米,最长可达21厘米,基部节间长4-7厘米,圆筒形或扁圆形,在具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微扁平,并略有沟槽和纵脊,幼时密被白粉,无毛,平滑,竿壁厚2-3 (4)毫米,髓初时为片状,后逐渐消失;箨环隆起,有时还具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竿环通常在无芽之一侧肿起,而在有芽之另一侧较平坦,致呈膝状;节内长2-4毫米,幼时密被白粉。竿芽长卵形。产[[西藏]]西南部。生于海拔2550-2900米的河谷两岸或山谷的云杉、乔木林下,其土壤为片麻岩上发育的褐色森林土或灰化黄壤。 <ref>[http://rep.iplant.cn/info/%E7%B2%97%E8%8A%82%E7%AD%B1%E7%AB%B9?t=z 粗节筱竹], 植物智, 2020-01-18</ref> ==形态特征== 竿柄长3.5-6厘米,粗7-20毫米。竿高3-4(5.5)米,粗10-20毫米;节间一般长15-18厘米,最长可达21厘米,基部节间长4-7厘米,圆筒形或扁圆形,在具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微扁平,并略有沟槽和纵脊; 幼时密被白粉,无毛,平滑,竿壁厚2-3 (4)毫米,髓初时为片状,后逐渐消失;箨环隆起,有时还具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竿环通常在无芽之一侧肿起,而在有芽之另一侧较平坦,致呈膝状; 节内长2-4毫米,幼时密被白粉。竿芽长卵形。枝条在竿每节为(1) 3-6枝簇生,上举或斜展,直径1-3毫米,微作“之”字形曲折,无毛,被有白粉。 箨鞘早落,近等长或稍长于节间,革质,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顶端圆拱形,背面被白粉,无毛,纵脉纹显著,小横脉不明显,边缘生黄褐色纤毛; 箨耳无,鞘口无繸毛或稀具繸毛;箨舌圆拱形,无毛,边缘常有裂缺,高约1毫米;箨片三角形或线状披针形,直立,灰色或灰褐色,无毛,边缘具芒状小锯齿,常内卷,与箨鞘顶端无关节,故不易自箨鞘上脱落。 小枝具(2) 3-5 (6)叶;叶鞘长2.5-3.5厘米,边缘通常无纤毛;无叶耳,鞘口具灰色长1-1. 5毫米易脱落之繸毛;叶舌截形,边缘具短纤毛,高约1毫米,外叶舌具短柔毛; 叶柄长1-2毫米,常被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4.5) 6-7 (9)厘米,宽5-8 (10)毫米,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次脉2对,小横脉较明显,叶缘具小锯齿。花枝未见。笋期5-6月。 Fargesia crassinoda T. P. Yi, J. Bamboo Res. 2(2): 24. 1983.Culms nodes distinctly swollen. Culm sheaths glabrous; auricles absent; oral setae absent or rarely present. Leaf sheath auricles absent; oral setae present. 清楚地膨胀的秆节。 竿箨无毛; 叶耳无; 口头的刚毛无的或很少宿存。 叶鞘的叶耳无; 口头的刚毛宿存。 ==分类文献== Fargesia crassinoda Yi in Journ. Bamb. Res. 2(2): 24. pl. 3. 1983 et in ibid. 7(2): 8. 1988, in clav. Sinice. ==产地生境== 产[[西藏]]西南部。生于海拔2550-2900米的河谷两岸或山谷的云杉、乔木林下,其土壤为片麻岩上发育的褐色森林土或灰化黄壤。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吉隆县(宗嘎),郑兴,北立山。 Coniferous and mixed subalpine forests; 2500–2900 m. S Xizang (Gyirong) [Nepal]. 松柏林和混合的亚高山的森林; 2500-2900米西藏南部(Gyirong) [尼泊尔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粗节筱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