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70.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纱丽 的原始碼
←
纱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纱丽</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2e719efa83254aa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86ty.com/shop/goods.php?id=14060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纱丽</big>''' (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是一种用[[丝绸]]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衣服。 莎丽一般长5.5米,宽1.25米,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通常围在长及[[足踝]]的[[衬裙]]上,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后将末端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纱丽 <ref>[https://baike.so.com/doc/600893-636129.html 苏州丝绸]</ref> 外文名称 Sari 别名 纱丽服 属性 一种传统服装 长 5.5米 宽 1.25米 款式 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 ==起源发展== 南亚,恒河圣水孕育的神圣国度,是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西天净土,更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印象中的印度是神秘而又多彩的,味道特别的咖喱,形态奇异的瑜珈,欢快妩媚的舞蹈,虔诚苦修的宗教,风情旖旎的建筑,还有那在笛声中柔顺摇动着的眼镜蛇。然而,徜徉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街头巷尾,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却是眼帘中不时掠过的印巴女子身影,额间的朱点,深邃的眼神,略褐的肤色,衬着轻盈曼妙的传统服饰"纱丽",便自然交融出了一段浮想联翩的南亚风韵。 '''发源地''' 纱丽究竟产生于何时何地,即便是考古学家也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折服的确凿说法,但人们始终相信它至少跟印度一样历史久远。在著名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曾提到了当时存在着一种绣有珍珠滚边的纱丽,据此则可知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纱丽的服饰了。及后,在对一些古代雕刻、壁画的考古中,一再发现了刻绘身着不同几何图形纱丽的妇女形象,而且几何图形变化丰富,色泽绚丽,生动反映出古代印度人民的真实生活风貌和审美品位。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亲率大军入侵印度西北部,虽然历时短暂,却一度萌发了强行改变印度妇女服饰的莫名想法,最终还是没能扳动印度妇女酷爱无须针线缝制纱丽的固守传统。 公元七世纪唐代高僧玄奘曾西行印度取经,十九世纪古吉拉特邦三兄弟到中国学习编织艺术发明纱丽,中印两国棉花贸易曾促使孟买崛起成为港口和造船中心。 '''相关传说''' 在民间,口口相传的众多民族传说里,就有着一段关于纱丽由来的故事。说是古代的印度,有一位小有名气的织布能手,他不但懂得织出精美绝伦的布匹绸缎,而且也拥有制作美丽走俏衣裳的绝世技艺,在当地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比得上他,十分令人艳羡。他在长年累月的织布、裁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他不再满足于寻常的服饰,想求得新的突破,却苦于缺乏灵感而不能得心应手。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一个哭泣的女子,她黯然神伤的眼泪,闪耀着丝质般的荧光;她瞬间变幻的表情,仿佛轮回的鲜艳色彩;她秀美飘逸的长发,缠绕身上如同霓裳;她轻盈娇俏的身形,浑然绢绸抚摸一般的柔顺。醒来的织匠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于是,他仔细研究女性的体态,加上自己的奇思妙想,终于织出了一种新型的服饰材料,无需一针一线,只要裹在女性身上,就是一件娇艳动人的衣裳,他将其命名为"纱丽"。能工巧匠编织而成的上好纱丽,一下子便受到了人们的竞相追捧,流传广远,直接促进了印度织造丝绸业的发展。 ==文化特征== "纱丽"(Saree或Sari),是印度女性心中舍弃不了的一种情结,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以自己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诠释着他们对于生活、审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有人说"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委实如此。纱丽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女性,不啻汉服之于中国女性、奥黛之于越南女性、和服之于日本女性,雅致而又不落奢华,清婉而又不失庄重,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街区,还是在幽静的乡村巷弄,无论在婚丧宴席的重大场合,还是在上班劳作的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能瞥见飘逸、妍丽的"纱丽"。尽管婚后的印度妇女普遍日渐体态丰腴,但只要她们裹上纱丽,半是遮掩半是敞露,影影绰绰的身姿美感立生,顾盼神飞,慑人心魄,使得声名远播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禁慨叹:南亚纱丽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 ==制作工艺== 纱丽的别样风情 提到印度的服饰,人们肯定会马上说:"印度有纱丽"。纱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据传,纱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就常见身披纱丽的妇女形象。最早的纱丽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渐演变为妇女的普通装束。 纱丽的式样繁多,不拘一格。 每逢喜庆的日子,印度妇女都会穿起自己喜爱的纱丽,点上传统吉祥痣、涂上迈何迪,逛街串门、访亲问友。纱丽因穿者的贫富也有不同,穷人穿的纱丽大都是棉布或粗麻所做,贵妇人则穿的是丝绸或薄纱制的纱丽,上缀以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巴基斯坦人除了纱丽以外,还有一种衣服也比较普遍,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叫"古尔蒂";下身则是紧身的裤子,名叫"瑟尔瓦"三再加一条纱巾往脖子上一围,长长地向后飘去。 印度男子最为普通的服装是"托蒂",就像我们在南亚电影中看到甘地穿的那种衣服。"托蒂"其实也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达脚部。随着社会发展,男子的衣服也有改进,除"托蒂"外,上身加了一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天冷时,再加一件披肩。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场合,经常会看到个别上穿"古尔达"、下围"托蒂"、足踏拖鞋的老人。不知内情的外国人往往以为这些人无足轻重,实际上这种打扮才是最有身份的标志。 可惜在城市里,男子服装已经趋于西化,但愿印度人能发扬印度服饰文化,抛弃西方服饰文化。 在优雅美丽、流光溢彩、暗香涌动的私家花园里,行走间摇曳生姿的东方佳丽身着神秘纱丽,带给我们的迷人馨香,如花般绽放! ==历史价值== "纱丽"在早期并不是很普及,只在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上才会出现,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成为了妇女们日常生活中的寻常装束,如今更以最具有印度传统特色而晋升为印度服饰文化的典范,是名副其实的巴基斯坦国服。巴基斯坦妇女的传统服装,大致上可以分为纱丽和旁遮比两大类。纱丽又是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叫做"杰姆普尔"(Jim Poole)的紧身短袖胸衣,下身的"贝蒂戈尔"(Beidigeer)衬裙是一种宽松长裙,围衬在纱丽里面,最外面裹上的才是纱丽。纱丽的穿着是有一定技巧的,比较繁琐费时,于是后来顺应需求出现简化了的纱丽,这就是旁遮比,也称简装。旁遮比也是一种套服,由长及膝盖的长衫"卡米子"、自膝盖以下逐渐收紧的裤子"朱利达尔"、长约三米左右的围巾"杜巴尔达"组成,据说原是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妇女的普通服装。在西式服装广为流行的今天,巴基斯坦的新式女性不可避免出现上着T恤、下穿牛仔裤的风潮,但这并未能撼动纱丽的主流地位,巴基斯坦美女外长希娜·拉巴尼·哈尔一生不管身处何地,始终是以一袭洁白纱丽的形象出现人前。已婚女性是纱丽的最大拥趸,未婚的上班族女性则出于简捷,习惯穿着旁遮比。 "纱丽"实则也并不多么神秘,古代的纱丽原为饰有宝石的宽大腰带,围束时露肚脐,现代的纱丽已成为南亚大陆妇女的主要外衣。简而言之,就是一大块长5-6米、宽1.1-1.3米的衣料,一般由棉、纱、丝、布、毛、尼龙和混纺等主要底料制成,以质地"轻柔薄爽"为佳;色彩不一,或艳丽,或淡雅,除了橘红、朱红、宝蓝、银白等单一纯色外,也有多种颜色交融的间色;在衣料面上多有所装饰,绣有花边、金纹以及诸如吉祥花鸟、几何图形等形态各异的传统花纹图案,或雍容华贵,或清丽简约,缤纷多元,勾勒出不同地位、不同职业女性的风韵。纱丽常与开襟短袖的紧身上衣乔丽、宽松的长衬裙卡格配套穿用。穿着纱丽的方法是,先将其一部分裹住腰身、折出数个褶饰,再将上端塞入裙腰间固定(可与乔丽之间裸露一段腰身),余下的部分则经胸部披向左肩或头部,然后挂于左背或搭于左臂垂下。巴基斯坦女孩12岁起普遍穿纱丽,新娘按传统习惯穿绿乔丽、红纱丽。纱丽在形状和式样上没有多大的差异,纯粹靠底料的质地、配色和款式取胜,档次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价格的多寡,往往从200多卢布(约40元人民币)到20万卢比不一而论。纱丽本已绚丽悦目,但巴基斯坦民族实在是极为爱美的,于是,头额、颈肩、耳朵、手腕、手指、足踝乃至鼻环,无不镶挂上闪烁着光芒的各式金银饰物,[[相映]]成趣,愈显[[娇媚]]。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纱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