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222.7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罂粟科 的原始碼
←
罂粟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罂粟科k.jpg|缩略图|[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150421/su_4202735.jpg 原图连接][https://sucai.redocn.com/dongwuzhiwu_4202735.html 图片来源于]罂粟科]] '''罂粟科'''植物广泛分布在全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是草本,也有少数是灌木或小乔木,整个植株都有导管系统,分泌白色、黄色或红色的汁液。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常分裂。 花两性,虫媒,有少数种是风媒花,单生,有萼片和花冠分离,只有其中的博落回属没有花瓣,花多大而鲜艳,无香味。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设立罂粟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罂粟科分入毛茛目,并建议可以和荷包牡丹科以及蕨叶草科合并,如果不包括上述两科,罂粟科有26属大约250种。中国有11属55种。 ==罂粟科形态特征== 罂粟(yīngsù)科草本或稀为亚灌木、小灌木或灌木,极稀乔木状(但木材软),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无毛或被长柔毛,有时具刺毛,常有乳汁或有色液汁。主根明显,稀纤维状或形成块根,稀有块茎。基生叶通常莲座状,茎生叶互生,稀上部对生或近轮生状,全缘或分裂,有时具卷须,无托叶。<ref>[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 河南罂粟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花粉形态及地理分布研究]</ref> [[File:罂粟科j.jpg|缩略图|[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190814/shengkaideyeshengsuduobanhuacemian_10517253.jpg 原图连接][https://sucai.redocn.com/dongwuzhiwu_10517253.html 图片来源于] 罂粟科]] ==罂粟科简介== ===花序=== 单生或排列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两性,规则的辐射对称至极不规则的两侧对称;萼片2或不常为3-4,通常分离,覆瓦状排列,早脱;花瓣通常二倍于花萼,4-8枚(有时近12-16枚)排列成2轮,稀无,覆瓦状排列,芽时皱褶,有时花瓣外面的2或1枚呈囊状或成距,分离或顶端粘合,大多具鲜艳的颜色,稀无色;雄蕊多数,分离,排列成数轮,源于向心系列,或4枚分离,或6枚合成2束,花丝通常丝状,或稀翅状或披针形或3深裂,花药直立,2室,药隔薄,纵裂,花粉粒2或3核,3至多孔,少为2孔,极稀具内孔;子房上位,2至多数合生心皮组成,标准的为1室,侧膜胎座,心皮于果时分离,或胎座的隔膜延伸到轴而成数室,或假隔膜的连合而成2室,胚珠多数,稀少数或1,倒生至有时横生或弯生,直立或平伸,具二层珠被,厚珠心,珠孔向内,珠脊向上或侧向,花柱单生,或短或长,有时近无,柱头通常与胎座同数,当柱头分离时,则与胎座互生,当柱头合生时,则贴生于花往上面或子房先端成具辐射状裂片的盘,裂片与胎座对生。 ===果实=== 为蒴果,瓣裂或顶孔开裂,稀成熟心皮分离开裂或不裂或横裂为单种子的小节,稀有蓇葖果或坚果。种子细小,球形、卵圆形或近肾形;种皮平滑、蜂窝状或具网纹;种脊有时具鸡冠状种阜;胚小,胚乳油质,子叶不分裂或分裂。染色体基数x=6,7,8,稀5, 8-11,16,19。<ref>[http://duocet.ibiodiversity.net/index.php 罂粟科]</ref> ==罂粟科亚科种类== 罂粟科 Papaveraceae sp.全世界约38属700多种,主产北温带,尤以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至东亚及北美洲西南部为多。 中国有18属362种,南北均产,但以西南部最为集中。其中血水草属Eomecon Hance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种类较多的紫堇属Coydalis DC. 和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分布中心在中国西南部,而另一些多种属如罂粟属和花菱草属Eschscholtzia Cham.中国只有少数种或引种栽培;有些单种属或寡种属如荷青花属Hylomecon Maxim.、白屈菜属Chelidonium L.、博落回属Macleaya R. Br.和角茴香属Hypecoum L.在中国则较广泛分布。 该科多种植物有重要毒性,主要存在于罂粟属(PapaverL.)、博落回属(MacleayaR.Dr.)、紫堇属(CorydalisDC.)、白屈菜属(CtlelidoniumL.),如罂粟(P.SomniferumL.)、博落回(M.cordata)、白屈菜(C.Majus)等;中毒症状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循环障碍和胃肠道刺激。 注:对本科的范围有不同的见解,采纳了Airy-Shaw(1973)的主张,包括3个亚科:罂粟亚科Papaveroideae A. Br.、角茴香亚科Hypecooideae K. Prantl et J. Kundig、荷包牡丹亚科Fumarioideae (DC.) Endlicher。大体上该科相当于Cronquist (1981) 、Takhtadjan (1987) 的罂粟目Papaverales,其中包括3个科 (Papaveraceae sensu strcto、Hypecoaceae和Fumariaceae) 或4个科 (Pteridophyllaceae、Papaveraceae、Hypecoaceae、Fumariaceae)。<ref>[https://new.qq.com/omn/20200424/20200424A0SJFP00.html 罂粟科有近775种,你知道有哪些种类,是不可以种植的]</ref> ==罂粟科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该科植物有些种类入药,如[[血水草]]、[[荷青花]]、[[白屈菜]]、[[博落回]]、[[多种绿绒蒿]]、[[角茴香]]、[[紫金龙]]、[[荷包牡丹]]、多种[[紫堇]],尤其紫堇属中的[[延胡索类]],为著名的中药材,罂粟为[[鸦片]]的原植物,富含[[吗啡]]、[[可待因]]等,中药名为罂粟壳。 化学成分 该科植物富含异哇啉类生物碱 (isoquinolinetype alkaloids) ,如前鸦片碱 (protopine) 、异紫堇碱 (isocorydine) 、罂粟碱 (papaverine) 、吗啡 (morphine) 、可待因 (codeine) , 还有血根碱 (sangulnarine) 、白屈菜碱 (chelerythrine) 、博落回碱 (bocconine) 、痕迹那可汀 (narcotine) 、蒂巴因 (thebaine) 等。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苯菲里啶(bcnzo[C]Phenantridine)型、原小檗碱(berberine)型、原阿片碱(protopine)型、苯甲基异喹啉(benzylisoquinoline)型、吗啡(morphinane)型、丽春花碱(rhoeadane)型、酞基四氢异喹啉(phthalidetetrahyroisoqmnoline)型等。 ===园林价值=== 该科植物有较大的观赏价值,花菱草、虞美人及罂粟的重瓣品种常见于各地公园、庭园栽培,绿绒篙花大色艳,荷包牡丹花姿优美奇特,都是极好的观赏花卉植物。 其他价值 该科植物有些种类如白屈菜、蓟罂粟、虞美人、罂粟等种子含油30%-40%。<ref>[https://www.med66.com/new/201210/dm201210246381.shtml 罂粟科植物的观赏价值 2012-10-24 14:02 ]</ref> 该科植物有较大的观赏价值,花菱草、虞美人及罂粟的重瓣品种常见于各地公园、庭园栽培,绿绒篙花大色艳,荷包牡丹花姿优美奇特,都是极好的观赏花卉植物。 [[File:罂粟科g.jpg|缩略图|[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190814/shengkaideyeshengsudanbanhuacemian_10517257.jpg 原图连接][https://sucai.redocn.com/dongwuzhiwu_10517257.html 图片来源于] 罂粟科]] ==罂粟科中毒症状== 毒性 在有毒植物中,罂粟(又称鸦片、大烟)是最重要的一种,原产南欧,后经引入东南亚地区栽培。鸦片在第七世纪由波斯输入中国,唐《新修本草》已有记载,宋《开宝本草》为“米囊子”,明《本草纲目》为阿芙蓉,俗称“鸦片”。罂粟含有丰富的吗啡等吗啡型生物碱。这类生物碱具有镇痛、止咳等重要医疗价值,但同时有严重的麻醉样副作用及成瘾性,人健康为害极大,为国际严格控制的麻醉品。 罂粟茎、叶及花均有毒,以果含毒最多,种子无毒。果未成熟时刈制鸦片,鸦片含生物碱约20%,从中已分出20多种生物碱,主要成分是吗啡(66—1),占5—15%,主要毒性作用以吗啡为代表,其次是那可汀(oarcotine)(66—12)、可待因(codeine)(66—2)、蒂巴因(thebaine)(66-4)等。所含生物碱按结构可分为(一)吗啡型: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降吗啡(normorphine)(66—3)、7—氧二氢蒂巴因,(salutaridine)(66—5)等。(二)苯甲基异喹啉型:有罂粟碱(papaverine)(66—6)、杷拉鸟定 碱(Palaudine)(66—7)、东罂粟灵(orientaliue)(66—8)、雅片黄(papaveraldine)(66—10)、四氢罂粟碱(tetrahydropapaverine)(66—9)等。(三)原阿片碱型:有原阿片碱(protopine)(66—11)、隐品碱(cryptopine)、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二氢原阿片碱(dihydroprotopine)、氧化隐晶碱(13—oxo-cryptopine)等,(四)苯菲里啶型:有血根碱(sanguinarine)(66—14)、氧化血根碱(oxy.Sanguinarine)、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acetonyldihydrosanguinarine)(66—16)等;(五)小檗碱型:有二氢小檗碱(canadine)、考雷明(coreximine)、光千金藤定碱(stPholidlne),还有那可汀(66—12)、那碎因(narceine)(66-13)、木兰花碱(magnoflorine)(53—14等。 口服吗啡5—15mg引起轻度中毒,在几分钟内出现面红、疲倦、心烦、口渴、瞳孔缩小、呼吸和脉搏慢、站立不稳、嗜睡等,6—8小时以上恢复。20—30mg,除上述症状外,由嗜睡很快进入深睡,唤醒后自觉意识混乱、恶心、厌食、便秘。100—350mg,引起严重中毒,病人昏睡、反射消失、脉搏弱而慢、且不规则,皮肤冷湿。瞳孔很小,对光反射消失,7—12小时死亡。长期服用吗啡或鸦片者则耐受量渐增,进而成瘾,成瘾者渐呈慢性中毒:有唾液分泌减少、发汗、瞳孔缩小、消瘦、消化障碍、便秘及下痢、头痛、晕眩、不眠、四肢震颤、神经痛、神经错乱,乃至呆瘕等。成瘾者如突然中止吸食,即出现恶寒、欠伸、头痛、神经痛、下痢、呕吐、不眠等症状,严重者陷于精神病状态,甚至因虚脱而死。吗啡中毒死于呼吸麻痹,因其对呼吸中枢有高度选择性抑制。还能选择抑制大脑皮层的痛觉区,抑制消化腺的分泌和肠的蠕动,尚有镇痛、催眠、镇咳作用[2,3]。对吗啡生物碱的作用机制研究很多,六十年代以后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对吗啡镇痛作用的研究证实,动物体内神经系统等存在专一性的吗啡作用受体,称为阿片受体(opiatcreceptors),并且发现了作用于受体的内源性激动剂脑啡肽(enkehaline),而吗啡等麻醉镇痛剂是这种受体的强激动剂。这些发现,不仅较深入地解释了吗啡多方面特殊作用,而且巳发展成为神经药理学的重要新领域。蒂巴因和那碎因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在兔2mg/kg蒂巴因可消除5mg/kg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那可汀(15mg/kg)和蒂巴因(1mg/kg)的混合物对呼吸有强烈兴奋作用。大剂量蒂巴因能引起痉挛和呼吸麻痹。那碎因还能强烈降低血压和刺激小肠的蠕动。原阿片碱、隐品碱和别隐品碱主要影响心脏,是有效的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剂,静脉注射于兔和豚鼠;开始血压轻度上升,而后很快出现心律不齐。<ref>[https://mip.ys991.com/zhongyi/cy/7485.html 罂粟中毒症状表现与解救方法 三叶 2019-06-09 13:29:44]</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罂粟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