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3.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美國公理會中國差會 的原始碼
←
美國公理會中國差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荷蘭传教会''' </p> |- |<center><img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4/99/5662174.jpg&x=0&y=0&sw=0&sh=0&sl=W&fw=105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3537336 圖片來自udn] </small> |} '''美国公理会差会'''(又名'''美部會'''或音译'''亚比丝喜美总会''')是紧随[[伦敦会]]和[[荷蘭传教会]](Netherlands Missionary Society)之后,第三个进入[[中国]]的[[更正教]][[差会]],也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国]]差会。 1829年,[[雅裨理]]和[[裨治文]]两位[[牧师]]出发,次年2月在中国受到[[马礼逊]]的接待;他们在[[海峡殖民地]]的[[华人]]和[[马来人]]中间工作。<ref>[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3537336 荷蘭传教会],udn</ref> ==介紹== 美部會随后又接连派遣多名[[传教士]]。[[帝禮仕]](Ira Tracy)和[[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在1833年定居新加坡和[[澳门]],同年[[杨顺]](Stephen Johnson)和Samuel Munson牧师前往[[曼谷]]和[[苏门答腊]]。 到1890年,公理会已经在中国的[[直隶]]、[[福建]]、[[山西]]、[[山东]]、[[广东]]5省建立了14个传教士驻扎总堂,有28名传教士、16名单身女传教士、10名医疗传教士、4名本地牧师、105名未受圣职的本地助手,将近1000名领[[圣餐]]信徒、450名学生,为在华主要西差会之一。但是此后美国公理会差会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扩展较慢,逐渐落后于其他不少差会。 1919年,美国公理会差会在华传教士198人,在各省分布情况如下: #直隶81人 #福建56人 #山东26人 #山西24人 #广东广州11人 1919年美国公理会在华受餐信徒14003人,在各省分布情况如下: #直隶4432人 #福建3195人 #广东3098人 #山东1542人 #山西1495人 #陕西241人 == 广东 == 1835年,伯驾医生在[[广州十三行]]创办[[博济医院]](后来转交给长老会)。1847年,[[裨治文]]去上海翻译圣经,公理会将广州传教站让给长老会。1883年,[[喜嘉理]]至[[香港]],恢复广州香港公理会。香港公理会堂为[[孙中山]]受洗处。广州公理会设有西村堂。 1919年,公理会在广东省驻有外国职员11人(均住在[[广州]]),有27处布道区,受圣餐信徒3098人(居该省各差会第7名,次于[[美北长老会]]、[[巴色会]]、[[美南浸信会]]、[[英国长老会]]、[[德国信义会]]和[[美北浸礼会]]).此外,公理会曾计划在新宁([[台山市|台山]])与[[美北长老会]]、[[循道会]]联合设立协和总堂。 1920年代,旅美华侨基督徒组织的中华纲纪慎自理传道会(公理会)回国投资建造广州[[光孝堂]]。1919年,美国公理会差会撤出广东,移交给同宗派的华人教会,中华基督教会。 == 福建 == 1842年《[[南京条约]]》签字之前,[[雅裨理]]进入[[厦门]],直到1846年去世。1847年1月2日,原在暹罗向华侨传教的[[杨顺]](Stephen Johnson)到达[[福州]],为第一个进入福州的更正教传教士。随后[[弼利民]](Lyman Birt Peet)、[[摩嘉立]](Caleb Cook Baldwin)、[[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夏察理]](Charles Hartwell)等人陆续前来加入。卢公明创办了[[福州格致中学|格致书院]]([[福州第五中学]]的前身)及[[文山女中]]([[福州第八中学]]的前身)。 1858年,杨顺创建了该会在福建的第一座教堂[[铺前顶救主堂]]。公理会在福州创建的第2座教堂城内观巷[[刘公纪念堂]]是公理会闽北教区以及1927年以后的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的总堂。公理会在福州城内外先后设立众多的教堂,包括洪山桥洪山堂、塔头桥尚德堂、马尾堂、西门堂、杨桥巷福世堂、澳桥下晨世堂、开元楼开元堂、三保堂、后洋里后洋堂、窗下堂、水部街水部堂、霞浦街霞浦堂、后屿堂、后洲堂、闽侯南通堂等,城区内以今[[鼓楼区 (福州市)|鼓楼区]]及[[台江区]]颇为密集。 19世纪,公理会在福建省建立了4座总堂:[[福州]](1847年)、[[长乐]](1863)、[[永泰]](1864)、[[邵武]](1874)。到1919年,公理会在福建省驻有外国职员56人,有82处布道区,受圣餐信徒3195人(居该省各差会第3名,仅次于[[美以美会]]和[[英国圣公会]])。 該省的[[建宁县]]是美国公理会中国差会在1890年以后唯一增设的传教总堂。 == 华北 == 公理会是第一个进入直隶省的更正教差会:1860年进入[[天津]],1864年[[白汉理]]进入[[北京]],随后进入[[张家口]]、[[通州]](1867)、[[保定]](1873)。1880年以前,公理会总堂比其他差会多一倍有余。公理会的华北总部设在北京[[公理会灯市口教堂|灯市口教堂]]。公理会在通州成立了[[潞河书院]],讲授[[天文学]]、[[数学]]、自然[[哲学]]和[[历史]],为[[燕京大学]]前身之一。1900年[[庚子事变]]中,该省传教机构几乎完全被摧毁。事变平息以后,信徒迅速增长,到1919年,公理会在直隶省驻有外国职员81人,有48处布道区,受圣餐信徒4432人(居该省各差会第2名,仅次于[[美以美会]])。 1902年,[[梅子明]]在灯市口大街重建的灯市口教堂,为北京最大的基督教堂。两侧分别开设[[育英中学]]、[[贝满女中]]。灯市口教堂毁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 山东 == 公理会在山东省的传教工作开始于1878年的赈灾。1880年,公理会的[[明恩溥]]在该省西北部的[[恩县]]庞庄建立正式的传教工作。1886年,金法兰在[[运河]]边的港口城市[[临清]]建立起公理会在山东的第二处总堂。1900年[[庚子事变]]中,两处总堂均被[[义和团]]摧毁。此后,临清总堂得到重建,庞庄总堂则迁往[[德州]]。1919年,公理会在山东省驻有外国职员26人,有36处布道区,受圣餐信徒1542人(居该省各差会第6名,次于[[美北长老会]]、[[美南浸信会]]、[[英国浸礼会]]、[[美以美会]]和[[圣道公会]])。 == 山西 == 公理会在山西省的传教工作开始于1881年,来自美国欧柏林大学得冕路德牧师夫妇来到山西省,原计划在省会太原创办第一座总堂,但是由于各差会协约的限制,于是转往太原以南的[[太谷县]]建立总堂。1887年,公理会在[[汾州]]创建该省第二座总堂。位于一片[[鸦片]]种植区的中心;公理会在山西省的早期工作中,以开设戒烟局吸引信徒为主。1900年7月31日,6名传教士在太谷遇害;8月15日,在汾州的公理会传教士亦遭杀害。[[庚子事变]]后,山西只有125名公理会信徒。1902年,公理会唯一幸存的传教士文阿德返回太谷,欧柏林大学也陆续增派人力。此后,信徒人数迅速增长,到1919年,公理会在山西省驻有外国职员24人,有51处布道区,受圣餐信徒1495人(居该省各差会第2名,仅次于[[内地会]])。 公理会的教会学校,在山西省占有突出的地位。1919年,山西有7所教会中学,其中3所为公理会创办,包括[[太谷铭贤中学]]、[[汾阳铭义中学]]和崇德女中。 == 陕西 == 公理会亦从山西渡过黄河进入陕西省北部,布道范围包括[[榆林]]、[[绥德]]、[[清涧]]、[[米脂]]、[[橫山縣|横山]]、[[延川]]、[[吴堡]]等10县。该区没有外国传教士驻扎,教务由中国职员负责。1919年,公理会在陕西省有28处布道区,受圣餐信徒241人(居该省各差会第5名,次于[[北美瑞挪会]]、[[英国浸礼会]]、[[瑞华会]]和[[内地会]])。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美國公理會中國差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