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7.2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耳钩花 的原始碼
←
耳钩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3.ssl.qhimgs1.com/t017b9ca16b138f141d.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7%B4%AB%E8%8A%B1%E5%9C%B0%E4%B8%81&src=tab_www&correct=%E7%B4%AB%E8%8A%B1%E5%9C%B0%E4%B8%81&ancestor=list&cmsid=59fb1369c074fcbfc62c354bbbd535ee&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42&adstar=0&clw=241#id=8ab669277479676feb0ed235089f49ab&currsn=0&ps=114&pc=114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耳钩花'''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荒地、斜地、斜坡、沟边、路旁草丛中。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无毒。功效:内服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消肿。 外用消炎拔毒。入肝经。主治:民间常用其治疗目赤肿痈。外治[[疔疮]]、穿盘、[[肿毒]]、[[妇人乳痈]]、乳痈、痈毒溃烂、小儿耳后肿痛以及毒蛇、蜈蚣咬伤。 ==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耳钩草 别 称:[[犁头草]]、[[犁壁草]]、[[耳钩花]]、[[蓝花耳钩草]]、[[紫花地丁]]、[[地丁草]]、[[粪箕笃]]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科:堇菜科 属:堇菜属 种:长萼堇菜 == 简介 == 别名:犁头草、犁壁草、耳钩花、蓝花耳钩草、紫花地丁、地丁草、粪箕笃。外地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长萼堇菜、如意草等。 性状:本品为[[堇菜科]]堇菜属长萼堇菜。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荒地、斜地、斜坡、沟边、路旁草丛中。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无毒。 功效:内服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消肿。外用消炎拔毒。入肝经。 主治:民间常用其治疗目赤肿痈。外治疔疮、穿盘、肿毒、妇人乳痈、[[乳痈]]、[[痈毒溃烂]]、小儿耳后肿痛以及毒蛇、蜈蚣咬伤。<ref>[https://baike.sogou.com/historylemma?lId=74339328&cId=79923861 耳钩草,搜狗百科] </ref> == 生态环境 == 生于林缘、山坡草地、田边及溪旁等处。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陕西、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 、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 植物形态 == 长萼堇菜,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茎垂直或斜生,较粗壮。 叶基生,莲座状;叶柄长2-7cm;托叶3/4与叶柄合生,分离部分披针形; 叶片三角形,三角状卵形或戟形,长1.5-7cm,宽1-3.5cm,基部宽,向上渐狭,先端渐尖或尖,基部宽心形,两侧垂片发达,稍延于叶柄成狭翅。 花淡紫色,有暗色条纹;花梗细弱,通常与叶片等长或稍高出于叶; 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附属物伸长,长约3mm;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7-9mm,侧方花瓣里面基部有须毛,距管状,长2.5-3mm,直,末端钝; 下方雄蕊背部的距角状;子房球形,花柱棍棒状,先端平,两侧具较宽的缘边, 前方具明显的短喙。蒴果长圆形,长8-10mm,无毛。花、果期3-11月。<ref>[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8%80%B3%E9%92%A9%E8%8D%89 耳钩草,中医百科] </ref> == 单方验方 == 1、治目赤肿痛:耳钩草30克,[[龙胆草]]15克,水煎服。或耳钩草适量捶烂敷眼,中留一孔,每日2-3次。 2、治疔疮:耳钩草、[[白菊花]]叶、[[蒲公英]]、[[金银花]]各15-30克,水煎服。并服耳钩草适量捶红糖贴之。或耳钩草适量加白菊花共捶红糖贴之。 3、治乳痈:鲜耳钩草120克,鲜半边莲60克,甜酒糟60克,捶烂外敷。 4、治皮肤疮疡肿痛:耳钩草适量捶蜜贴之。 5、治痈毒溃烂久不收口:耳钩草、[[芙蓉花]]适量等份捶烂,外敷,每日2次,至治愈止。 6、治妇女乳痈:耳钩草30克,水煎服;另外用耳钩草适量捶烂贴之。 7、治小儿耳后肿痛:耳钩草适量捶红糖贴之。 8、治毒蛇咬伤:鲜耳钩草、鲜连钱草、鲜[[半边莲]]各适量,捶烂外敷,随干随换。并用上述方药各60克绞汁内服。患者饮药汁后,忌饮温开水和食热的食物。1疗程4-6日。 9、治蜈蚣、毒虫咬伤:鲜耳钩草捶汁,外搽。 本品内服常用量生品30-60克,干品15-25克。外用适量。胃肠虚寒者勿服。 == 参考来源 ==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耳钩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