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198.1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聶士成殉難紀念碑 的原始碼
←
聶士成殉難紀念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聶士成殉難紀念碑'''<br><img src="https://media-cdn.tripadvisor.com/media/daodao/photo-s/06/cd/12/b5/captio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ripadvisor.co.uk/LocationPhotoDirectLink-g311293-d1871224-i114973595-Nie_Shicheng_Martyrs_Monument-Tianjin.html 圖片來自tripadvisor.co.uk]</small> |} '''聶士成殉難紀念碑''',始建於1905年,是[[清]]政府為紀念1900年在和[[八國聯軍]]交戰中殉難的清軍將領[[聶士成]]所設立的紀念碑。 2000年聶士成逝世100周年之際,[[天津市人民政府]]於[[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和紫金山路交口處為其修建新碑。 該建築於1991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 人物簡介 == 聶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北鄉(今崗集鄉聶祠堂)人。生於清道光年間,武童出身,幼年父死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 聶士成自小好行俠仗義,曾有一夏姓商販被匪徒追殺,聶母設法將其藏匿,倖免於難。聶歸家後熱情相待,為好友。不久,夏棄商從軍,入湘軍袁甲三部當兵。咸豐九年(1859年)升任哨官駐臨淮關,寫信邀聶一同從軍,從此,聶士成投身軍旅,開始了四十年戎馬生涯。 聶士成英勇作戰,威武不屈,為清軍所稱頌,為聯軍所畏服,據外人記載:「華軍雖重,皆不足慮,所可畏者,聶軍門所部耳;蓋聶軍有進無退,每為各軍之先;雖受槍炮,前者斃,後者又進,其猛處誠有非他軍所可比擬者。」後來在聶士成殉國處樹立了紀念碑。 1905年清政府立碑紀念,謚号"忠節"。 == 歷史沿革 == 1900年7月9日,[[聶士成]]率部在八里台英勇抗擊八國聯軍,因寡不敵眾,被日本軍隊包圍,仍與敵r激戰兩小時,在交戰中中炮陣亡。 [[義和團]]本要戮屍,但因[[八國聯軍]]追至才得以幸免。 清廷朝議賜恤,[[載漪]]、[[剛毅]]力阻,後來清廷下詔稱聶士成“誤國喪身,實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 <ref>[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8B%B3%E8%AE%8A%E9%A4%98%E8%81%9E 拳變餘聞] zh.wikisource.org </ref> 1905年,清政府和天津紳民在現在[[南開區]]衛津路和紫金山路交口處聶士成殉國處立碑紀念,號"忠節",該紀念碑當時高2.4米,基座由[[花崗石]]砌築,上置碑心,並築亭以覆之。 紀念碑的正面刻有"聶忠節公殉難處",兩側設有立柱,上刻[[袁世凱]]書寫的輓聯:"勇烈貫長虹,想當年馬革裹屍,一片丹心忍作怒濤飛海上;精誠留碧血,看今日蟲沙歷劫,三軍白骨悲歌樂府戰城南。"橫額上刻有"生氣凜然"。 1984年,該紀念碑復立時,上面的碑文僅留有正面的「聶忠節公殉難處」七個字。 2000年,聶士成逝世100周年之際,[[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原聶士成殉難紀念碑所在地樹立了一座聶士成橫刀躍馬的銅雕像,銅像高4. 18米,銅像底座正面刻有一首詩:「將軍驅騎刀光寒,一躍橋頭此生瞻。聶公當年激揚處,多少青松配雨寒。」背面為碑記銘文。<ref>[http://www.huaxia.com/jtzq/jmls/jmws/2004/06/649982.html 津門聶士成紀念碑] huaxia.com 2004.06.04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2 中國建築]]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聶士成殉難紀念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