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9.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胡天泉 的原始碼
←
胡天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胡天泉 | 图像 = [[File:胡天泉2.jpg|缩略图|居中|胡天泉2|[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0-3/images/201039162125259.jpg原图链接] [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0-3/20103916243141287361.html 来自中国音乐网]]] | 图像说明 = 胡天泉 |center | 出生日期 = 1934年 | 出生地点 = 山西忻县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笙演奏家 |主要成就 = 发展了笙的演奏技巧和乐器改革 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 | 知名作品 = 《凤凰展翅》<br>《白鸽飞翔》 <br>《草原骑兵》<br> 《阿细欢歌》<br>《黄河》<br> }} <p style="text-indent:2em;"> <big>'''胡天泉'''</big>,男,笙演奏家。1934年出生于山西忻县民间艺人家庭,十岁开始随父学艺,以吹唢呐为生。1953年参军,任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笙演员。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文艺比赛中获金质奖章。先后到二十几个国家访问演出。还与人合作创作,改编了《凤凰展翅》、《白鸽飞翔》、《草原骑兵》等曲。对笙的改革和演奏技巧的发展有较大贡献。胡天泉富有创造精神,在发展笙的演奏技巧和乐器改革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使多用于伴奏的笙发展成一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p> '''中文名''' 胡天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山西忻县 '''出生日期''' 1934年 '''职 业''' 笙演奏家 '''主要成就''' 发展了笙的演奏技巧和乐器改革 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 '''代表作品''' 《凤凰展翅》《白鸽飞翔》《草原骑兵》《阿细欢歌》《黄河》 ==简介== [[File:胡天泉6.jpg|缩略图|右|胡天泉6|[http://portrait4.sinaimg.cn/1597175667/blog/180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2f7730100fbek.html 来自河南省曲剧团]]]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1934年出生于山西忻县民间艺人家庭。笙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笙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自幼随父学艺,精通笙、唢呐、管子、口哨等民族管乐器的吹奏技艺,青少年时代已崭露头角。1953年,19岁的胡天泉参军入伍,任原公安军文工团演奏员,1958年调入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历任笙独奏演员、乐队教员、艺术指导和团艺术指导。从此,他凭借扎实而精熟的演奏技艺踏上了军旅艺术之路。而今,胡天泉已是桃李满天下、饮誉海内外的著名笙演奏大师,将军级别的民乐艺术家。</p>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勤学苦练,奋力拼搏,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取得了卓著的艺术成就,其演奏技艺已至炉火纯青。笙是我国民族器乐宝库中唯一的一件簧管乐器。胡天泉富有创造精神,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对笙的传统结构和演奏技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从原来的17管13簧发展到30管30簧,并安装、完善了共鸣系统,使多用于伴奏的笙发展成一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他对当代民族管弦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p> ==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6年,胡天泉与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董洪德创作了我国第一首笙独奏曲《凤凰展翅》,首次将笙推上了独奏的艺术舞台,从而赋予了这件古老乐器以崭新的艺术生命,为实现笙演奏艺术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7年,胡天泉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以绝妙的一曲《凤凰展翅》荣获金质奖章,为民族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增光添彩。随后,他不断地创作、丰富演出曲目,使笙独奏这一演奏形式得以长期活跃在民乐舞台上。在他的鼓舞和推动下,涌现出许多笙演奏家,直到后来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为各地区、各团体有影响的独奏人才。</p>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并未满足“金质奖”、“第一人”的桂冠,不断地开拓创新。如:在表现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阿细欢歌》这首作品中,他别出心裁地在笙斗上植一“巴乌”变成“巴乌笙”。这是一项杰出的发明与创造,演奏效果神奇而迷人。他在海内外多次举办笙独奏音乐会,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但从不见他有任何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表现。</p>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是以演奏见长的民乐艺术家,不谙作曲专业,但他善于与作曲家合作。他在笙独奏和吹打乐方面硕果累累,与人合作创作、改编了三十多首笙曲和唢呐曲,其中流传较广的乐曲有《凤凰展翅》、《红旗招展》、《草原巡逻兵》、《白鸽飞翔》、《海岛晨曲》等。近年来,他又与作曲家林伟华改编、推出了大型笙协奏曲《黄河》等。2002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胡天泉笙曲集》,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p>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多次在全国、全军文艺会(调)演和艺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多次立功受奖。几十年来,他曾先后赴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演、讲学。2002年春节期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他的笙独奏受到欧洲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p> <p style="text-indent:2em;"> 1995年以来,胡天泉亲自参与了山东菏泽民族管弦乐学校的考察、论证和建立。并为培养新一代民乐艺术继承人才做积极的贡献。</p> ==大事记==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笙演奏家,山西忻县(今忻州)人。自幼随父学民间吹管乐器。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济南军区政治部歌舞团演奏员。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长期演奏实践的基础上,对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改革,丰富和提高了笙的表现力。笙独奏《凤凰展翅》、《芦笙舞曲》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人节民族音乐比赛金质奖章。笙独奏《草原骑兵》、《红旗招展》分获1959年第二届和1964年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优秀奖。笙协奏曲《井岗颂》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表演一等奖。</p> ==职业生涯== <p style="text-indent:2em;">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于2003年8月28日在济南举办了一场“纪念胡天泉军旅艺术生涯50周年音乐会”。音乐会上胡天泉演奏了纪录他50年足迹的代表性作品,从[[《凤凰展翅》]]、《阿细欢歌》到《黄河》等。一位七旬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地活跃在音乐舞台上,不仅博得了热烈的掌声,更感受到现场观众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p> <p style="text-indent:2em;"> 胡天泉自幼随父习奏笙、管及唢呐并在山西忻县农村各种场合演奏。1953年,19岁的胡天泉参军入伍,从此,他凭借扎实而精熟的演奏技艺踏上了军旅艺术之路,一拚就是60年。而今,79高龄的胡天泉已是桃李满天下、饮誉海内外著名的笙演奏大师,将军级别的民乐艺术家。胡天泉同志勤学苦练,奋力拚搏,对当代民族管弦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精通民族管乐器。不仅笙艺超人,管子、唢呐演奏也十分娴熟。</p> <p style="text-indent:2em;"> 笙,是我国民族器乐宝库中惟一的一件簧管乐器。胡天泉是将这件古老的伴奏乐器推向舞台占有一席独奏地位的第一人,他在1957年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以绝妙的一曲《凤凰展翅》荣获金质奖章,为民族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增光添彩。随后,他不断地创作、丰富、演出曲目,使笙独奏这一演奏形式得以长期活跃在民乐舞台上。在他的鼓舞和推动下,涌现出许多笙演奏家,直到后来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为各地区、各团体有影响的独奏人才。</p>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并未满足“金质奖”、“第一人”的桂冠,不断地开拓创新。如:在表现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阿细欢歌》这首作品中,他别出心裁地在笙斗上植一“巴乌”变成“巴乌笙”。这是一项杰出的发明与创造,演奏效果神奇而迷人。老胡在海内外多次举办笙独奏音乐会,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但从不见他有任何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表现。他为人谦和,待人宽厚,艰苦朴素,始终保持革命军人和劳动人民的优良作风。他这些朴实无华的高贵品格,受到同行朋友和无数学生们由衷的爱戴和广泛的赞誉。</p> ==胡天泉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是以演奏擅长的民乐艺术家,不谙作曲专业,但他善于与作曲家合作。如:董洪德、张式业、何化均、林伟华等作曲家以及刘汉林等演奏家均为其笙独奏和吹打乐联手创作出许多成功的佳作。这么多作曲家与其合作,由此不难看出老胡憨厚的“人缘儿”。说起“人缘儿”何止于此?“非典”前夕,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他众望所归的被拥戴为会长,亲率老中青百余名笙友和学子演出有史以来超大型的笙合奏,场面之动人,群情之亢奋为民族乐坛罕见之盛事。老胡“人缘儿”的魅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可见一斑。70高龄的老胡依然活跃在海内外的演出舞台上,风采依旧,雄风不减。尤其管乐演奏,不仅手指需灵活,还需敏锐的舌功和充沛的气息。据说在胡天泉的生活中离不开笙,怎么忙也要吹上一个小时。 50年,在历史长河中何其短暂,胡天泉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将军级别的民乐艺术家,这在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也无先例。他是祖国和民族的骄傲。面对如此崇高的荣誉,胡天泉说:“是党和人民哺育了我,是前卫歌舞团培养了我,没有前卫歌舞团就没有我老胡的一切。”</p> ==视频资料== 笙独奏 阿细欢歌(胡天泉演奏) {{#ev:youku|XMTQwOTE0MzY1Mg|alignment=left}} ==参考文献== “笙界泰斗”胡天泉音乐文化特征研究 [http://xuewen.cnki.net/CMFD-1016288185.nh.html “笙界泰斗”胡天泉音乐文化特征研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胡天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