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00.1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的原始碼
←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p> |- |<center><img src="https://pic.pimg.tw/oymr0808/1386319418-94019756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oymr0808.pixnet.net/blog/post/28227157 圖片來自pixnet] </small> |}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簡稱'''文山社大''',是[[臺灣]][[臺北市]][[文山區]]的一所[[社區大學]],創立於1998年,為臺灣首座社區大學<ref>{{cite book|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139|chapter=文山社區大學20年:在「妾身未明」和「制度匱乏」夾縫中艱困成長的社大運動|title=學習新典範的誕生:文山社大20年記|author=顧忠華|publisher=開學文化|access-date=2019-01-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204215057/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139|archive-date=2018-12-04|dead-url=no}}</ref>,校本部設於[[臺北市立景美國民中學]]。截至2008年,文山社大校友已累積超過4萬人。 ==沿革== 1980年代,臺灣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仍低,社會上出現包含[[410教改聯盟]]等廣設高中大學的主張。為了普及高等教育,[[國立台灣大學]]教授[[黃武雄]]於1994年9月首次提出了社區大學的構想,然未獲政府重視。1997年12月26日,黃武雄於[[中國時報]]發表〈深化民主 發展新文化〉一文,呼籲普設[[社區大學]]以培養現代化的公民,引起諸多學者共鳴。 1998年3月,社區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提供[[臺北市政府]]經費支持,[[臺北市立木柵國民中學|台北市立木柵國中]]校長韓桂英提供該校教室為辦學空間,同年9月28日,文山社區大學在[[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與台北市立木柵國中協助下成立,為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ref>{{cite news|url=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61802|title=文山社大/首座社大 生態環境熱門|author=邱紹雯|publisher=自由時報|date=2013-03-15|accessdate=2019-01-28|archive-date=2019-01-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28042418/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61802|dead-url=no}}</ref>,由[[華梵大學]]副教授[[蔡傳暉]]擔任首任主任,每年分為兩學期,分別上課十八週,多數課程為三學分,除正式課程外,另有不定期舉辦的工作坊<ref>{{cite web|title=第二章 社區教育|work=文山區志 卷六|publisher=臺北市文山區公所|date=2015-07-24}}</ref>。文山社大第一季開設38門課程,共有1104人次選修。隔年4月,社區大學籌備委員會協助成立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以公辦民營的方式推廣、承辦文山社區大學。 1999年起,文山社區大學的課程已超過100門,並舉辦守護[[景美溪]]、催生[[文山公民會館]]、文山藝術節、社區弱勢關懷等多項社區活動與藝術展覽。2007年,文山社區大學因交通考量,從木柵國中遷至[[台北市立景美國中]]現址,但仍保留原校區為教學教室<。 ===研究成果=== 2006年,文山社區大學學員鄭景隆從朋友處取得一批石器,在社大教師周述蓉與考古學者協助下進行研究後,發現疑似為當地[[新石器時代]][[十五份遺址]]所出土<ref>{{cite web|url=https://www.wenshan.org.tw/index.php/文山藝廊/師生藝廊/item/132-2013-10-23-02-20-14.html|title=北市後院種樹 挖出十五份遺址|publisher=聯合報|author=周美惠|date=2007-03-27|accessdate=2020-09-17|archive-date=2019-06-1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2175616/https://www.wenshan.org.tw/index.php/%E6%96%87%E5%B1%B1%E8%97%9D%E5%BB%8A/%E5%B8%AB%E7%94%9F%E8%97%9D%E5%BB%8A/item/132-2013-10-23-02-20-14.html|dead-url=no}}</ref>,鄭景隆並將研究撰寫為〈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一論文,為台灣首篇由社區大學發表的畢業論文,他也成為文山社區大學首位寫完論文畢業的學員。 ==歷任校長== 以下列出文山社區大學的歷任校長(原稱為主任,2007年起依[[台北市教育局]]規定改稱校長): *蔡傳暉:1998年-2005年(主任) *唐光華:2005年-2007年(主任)、2007年-2008年(校長) *鄭秀娟:2008年-現任(校長)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