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3.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葉榮鐘 的原始碼
←
葉榮鐘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葉榮鐘.jpg|thumb|right| [https://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1881355_3.jpg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8%91%89%E6%A6%AE%E9%90%98&rlz=1C1AVFC_enTW864TW864&sxsrf=ACYBGNSecTqsfzduw_a6XDTXtKpFRPwbjg:1571659446839&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Un6XYp63lAhUyzIsBHf9FAK4Q_AUIEygC&biw=1218&bih=618#imgrc=FEbyGoPYJihCrM:] ]] '''葉榮鐘'''({{bd|1900年||1978年|11月3日|}}),字[[少奇]],號[[凡夫]]。一度[[筆名]]'''奇''',[[台灣|臺灣]][[作家]]、[[詩人]]、[[記者]]、社會活動家。出身日治臺灣, |臺中州鹿港鎮(日治時期)。<ref>[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dtd_id=&subject_name=&subject_url=&xml_id=0000296024&who=%E8%91%89%E6%A6%AE%E9%90%98 台灣人物小傳 - 葉榮鐘]</ref> 日據時期[[櫟社]]成員,台灣文化協會重要幹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書記長,《台灣新民報》資深記者。光復之初任「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總幹事,策劃「台中圖書館」文化活動,參加『光復致敬團』。二二八事件中,參與「台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等工作。二二八事件後,任職彰化銀行,基本上退出政治活動。<ref>[http://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main-track.htm 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ref> ==經歷== 他長期擔任[[林獻堂]]的秘書。 1927年起於日本留學時,在[[矢內原忠雄]]先生特許下每周到[[東京帝國大學]]旁聽日本治下臺灣殖民經濟的講課。 1929年11月又經[[蔡培火]]先生介紹,成為矢內先生的第一個《[[聖經]]》學生。<ref>不久增加第二位台灣人《[[聖經]]》學生:東京帝大法學部卒業的[[陳茂源]]法學士。(矢內原伊作,《矢內原忠雄傳》)</ref> 回臺灣後致力社會運動和臺灣新文化運動,工作餘暇著述豐富,[[南音(雜誌)|南音雜誌]]的創刊者之一 。 ==家庭== 1931年與[[施錦標]]先生及[[陳謙]]女士之長女[[施纖纖]]結為連理。施氏畢業於彰化高女,執教於鹿港女子公學校。 二人育有長女[[葉蓁蓁]]、長子[[葉光南]]、次女[[葉芸芸]]<ref>[http://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1865 日據文史學家葉榮鐘之女,葉芸芸,整理出版了《葉榮鐘全集》]</ref>、三女[[葉青青]]、次子[[葉蔚南]]共五名子女。 葉芸芸並畢其一生繼承父親的志業,致力還原台灣光復前後的歷史真相。 葉芸芸,出生於[[台北市]]大龍峒,父母親均為鹿港人。1973年旅居[[美國]],關注台灣現代史: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以及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之探索,先後出版三本相關著作: 《證言2.28》(台北:人間1990)。 《愛憎2.28》(與戴國煇合著)(台北:遠流1991)。 《餘生猶懷一寸心》(台北:印刻2006)。 葉芸芸曾主編以台灣留美學生為讀者對象的《台灣雜誌》雙月刊 (1978-1983),創辦在[[紐約]]發行的月刊《台灣與世界》(1983-1987),擔任發行人。 ==作品== 《台灣民族運動史》 《[[少奇吟草]]》漢語古典詩集 《[[台灣人物群像|臺灣人物群像]]》等多部書,身後輯為《[[葉榮鐘全集]]》。 ==七言律詩== '''敬步灌園先生二二八事件感懷瑤韻'''<br> 莫漫逢人說弟兄,鬩牆貽笑<ref>貽笑:惹人嘲笑。</ref>最傷情。予求予取擅威服<ref>威服:以威力懾服。</ref>,如火如荼方震驚。浩浩輿情<ref>輿情:民情,此指懲處「林江邁私菸查緝血案」兇手一事。</ref>歸寂寞,重重疑案未分明。巨奸禍首<ref>巨奸禍首:指引發228事件的[[傅學通]]、[[葉得根]]等6名私菸查緝員,事件中6人受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庇護,事件後為平息眾怒,[[傅學通]]判刑10年,[[葉得根]]判刑4年6個月,餘無罪。</ref>傳無恙,法外優遊得意鳴。<br><br> '''【題解】'''<br> 本詩[[七言律詩]],收入《少奇吟草》。「灌園」是[[林獻堂]]的字,這首作品是針對[[林獻堂]]〈[[二二八事件]]感懷〉一詩的回應,也是作者對於228事件的看法。詩中抨擊行政長官公署一方面宣稱[[臺灣]]人是兄弟,另一方卻以暴力不斷的壓榨臺灣人,非得等到民怨反撲才會感到驚惶。同時也控訴行政長官公署包庇誘發228事件的私煙查緝員,讓私煙查緝血案成為是非不明的疑案。 [[林獻堂的]]〈二二八事件感懷〉,主旨在於哀嘆臺灣人與外省人之間無法誠心合作,以致發生社會動盪。而葉榮鐘這首和詩,則強調衝突來自行政長官公署的施政錯誤,主張官逼民反的意味濃厚,清楚傳達出其對臺灣政治局勢的不滿。<br><br> ==七言絕句== '''漫步<ref>漫步銀座:漫步,悠閒的隨意走路。銀座,為日本東京中央區熱鬧的商業區域,以高級購物圈聞名於世。</ref>銀座有感(9月2日)'''<br> 胭脂流水綺羅<ref>綺羅:原指貴重的絲織品,後引申為貴婦、美女。</ref>潮,十里溫柔十里嬌。識得幽蘭<ref>幽蘭:指嫻淑端莊的女性。</ref>真面目,繁花遍地盡無聊。(其一)<br> 一代風流冠帝都<ref>帝都:指[[日本]]首都[[東京]]。</ref>,釵光鬢影滿街衢。心中自有雲英<ref>雲英:原指歌妓,後比喻為女人。本詩指作者的心上人。</ref>在,粉黛<ref>粉黛:原指脂粉,後泛指女人。</ref>如花視若無。(其二)<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絕句]]組詩,共兩首,選自'''《葉榮鐘全集》'''。此兩首詩寫於'''葉榮鐘'''1929年30歲留學[[日本]]的時候。[[銀座]](Ginza)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重要商業區,以高級購物商圈聞名於世,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商街之一。[[銀座]]的發展過程可說是日本逐漸現代化的體現,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成為繁華的商業區,也是象徵著日本自然([[富士山]])、歷史([[京都]])、現代([[銀座]])的三大景點之一。[[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恃才傲物,浪漫成性的台灣小說家[[翁鬧]],時常在[[銀座]]蹓達;臺灣人嚮往銀座,所以臺北的[[菊元百貨]],具有「台北銀座」之稱,台南的「[[末廣町]]」(今中正路,位於中西區),是台南最繁華的區域,也素有「台南銀座」之稱。可見提到銀座,離不開繁華的商圈,打扮入時的都會男女,以及五光十色的的街景。此兩首[[七言絕句]]為葉榮鐘於日本留學期間,到東京鬧區銀座游賞的心情寫照。第一首對於銀座[[歌舞伎]]以及打扮入時的女人有深刻的描繪,但是詩人對此頗感無趣。第二首詩歌前二句寫出銀座在東京區重要的商業地位,街道到處充滿裝扮美艷的女人,然雖如此,由於葉榮鐘此時已有心上人,因此對於銀座尤物視若無睹、不動心。<br><br> == 參考文獻 == <references />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665 愛詩網] ==外部連結== *[http://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 葉榮鐘數位資料館]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924/33691108 104歲人瑞葉施纖纖]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dtd_id=&subject_name=&subject_url=&xml_id=0000296024&who=%E8%91%89%E6%A6%AE%E9%90%98 葉榮鐘.台灣記憶] [[Category:台灣作家]] [[Category:詩人]] [[Category:台灣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葉榮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