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198.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豪勇龍屬 的原始碼
←
豪勇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豪勇龍屬'''<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24/dd/3da4300243480556dabf9f34fe1c.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8%B1%AA%E5%8B%87%E9%BE%8D/wiki-4529875-6384755 圖片來自itsfun]</small> |} '''豪勇龍屬'''([[學名|屬名]]:''Ouranosaurus'',意為“勇敢[[蜥蜴]]”),又名'''無畏龍''',是種奇特的[[禽龍類]],生存於早[[白堊紀]](早[[阿普第階]]),約1億1000萬年前的[[非洲]]。 豪勇龍身長7公尺,重達2.5噸。在1966年與1975年,[[法國]]古生物學家[[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在[[尼日]][[阿加德茲]]Gadoufaouna沉積層發現了兩個完整化石,屬於[[艾爾雷茲組]](Elrhaz Formation),並在1976年正式敘述、命名。 ==發現與命名== 在1965年1月,菲利普·塔丘特在尼日阿加德茲的Gadoufaouna發現一個鳥腳類化石。在1976年,菲利普·塔丘特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尼日豪勇龍'''(''O. nigeriensis'')。屬名裡的''ourane'',在當地[[圖阿雷格語]]意為「勇敢的」;種名則是以尼日為名。 [[正模標本]](編號MNHN GDF 300)是一個幾乎完整的身體骨骼與頭顱骨。[[副模標本]](編號GDF 381)是在1972年被發現。除了這兩個標本,還發現一個大型肩胛[[鳥喙骨]](編號GDF 301)、一個[[股骨]](編號GDF 302)。化石發現於[[艾爾雷茲組]](Elrhaz Formation,又名Echkar組)上層,地質年代約1億1200萬到1億1000萬年前,相當於[[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交界。正模標本目前存放在尼日首都[[尼阿美]]的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體徵== 豪勇龍是種相當大型的鳥腳類恐龍,股骨長81.1公分。菲利普·塔丘特在命名時,估計其身長約7公尺長,體重約4噸。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其身長約8.3公尺,而體重約2.2噸,他推測豪勇龍的身體較為輕型。 ===脊椎=== 豪勇龍的最明顯特徵,是背部的大型背部帆狀物,由厚、長的[[脊椎]][[神經棘]]支撐,長度約50公分,並橫跨整個背部與尾巴,類似同時代的著名[[肉食性]][[恐龍]][[棘龍]],以及[[二疊紀]]的[[異齒龍]]<ref name=EoDP>{{cite book |editor=Palmer, D.|year=1999 |title= The Marshall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Animals|publisher= Marshall Editions|location=London|page= 144|isbn= 1-84028-152-9}}</ref>。事實上,這些高大[[神經棘]]並不完全類似棘龍的帆狀物。其他動物的棘柱未端變細,而豪勇龍的棘柱末端則是變厚、變平坦。豪勇龍的後段棘柱由肌腱連接在一起,可牢固背部。最後,棘柱長度在前肢位置達到最長。 目前還沒有發現前四節[[背椎]],第五節背椎有32公分長的神經棘,末端尖、略呈鉤狀。菲利普·塔丘特推測,這些神經棘生前可能支撐[[肌腱]],肌腱連接頭部與頸部。第10到12節背椎的神經棘最長,約63公分長。第17節背椎是最後一節背椎,神經棘後緣有溝。第一節[[薦椎]]的神經棘低矮、呈鉤狀。薦椎有六節,其神經棘較為低矮。前段[[尾椎]]的神經棘則較高,後段尾椎的神經棘則逐漸低矮。 豪勇龍的背帆可能具有體溫調節、視覺展示物的功能,使得豪勇龍看起來比實際體型還大,威嚇競爭對手或掠食動物。另一種理論是,豪勇龍的隆肉可能用來儲藏[[脂肪]]或水,以度過季節性、乾旱的氣候,如同[[駱駝]]、[[美洲野牛]]。隆肉儲藏[[脂肪]]或水,也可能是為了長途遷徙,或者是強化前肢以為更節省的長程遷移<ref>Bailey, J.B. (1997). "Neural spine elongation in dinosaurs: sailbacks or buffalo-back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71''': 1124-1146</ref>。 ===頭顱骨=== 豪勇龍的頭顱骨長67公分,頭部長而平坦。豪勇龍的[[吻突]]比近親[[禽龍]]的口鼻部還長。當牠們活者時,吻突由[[角質鞘]]包覆者,喙狀嘴外形筆直。豪勇龍的下頜前方有短的[[前齒骨]],也覆蓋者角質喙狀嘴。嘴部前方沒有牙齒,而是非常寬的角質喙狀嘴,如同[[鴨]]與[[鴨嘴獸]]。豪勇龍嘴部兩側的大群牙齒系,牙齒旁邊有一排替換用牙齒,是用來咀嚼植物;豪勇龍只有一排替換用牙齒,而其近親則有多排替換用牙齒。上頜、下頜的每邊約有22顆牙齒,總計約88顆牙齒。 豪勇龍的鼻孔大,且離口鼻部非常近。鼻孔的位置非常高。鼻孔到眼眶之間的兩側,有個不規則隆起;這兩個隆起部的作用未知,但可能作為社交或求偶功用。 豪勇龍的小型[[顳顬孔]]位在眼睛後方,而頭與下頜間肌肉較大,附著到下頜骨頭的[[冠狀突]](coronid process)上。頭顱後段狹窄,無法提供足夠面積使下頜肌肉附著,而冠狀突提供下頜肌肉更大的附著面積,可形成更強壯的咬合力。另一較小的下頜降肌(Musculus depressor mandibulae,用來使下頜張開),位在頭顱骨後方,連接至寬而明顯的副枕突(Paroccipital process)。豪勇龍是[[植食性]]恐龍,可能使用其複雜齒系咀嚼植物。牠們可能以樹葉、水果、種子等高營養價值植物為食。另一種看法是,根據其寬廣喙狀嘴,牠們會以大量的低營養價值植物為食。豪勇龍生存於河流三角洲地區。 ===身體結構=== 豪勇龍具有11節[[頸椎]]、17節[[背椎]]、六節[[薦椎]]、以及40節[[尾椎]]。豪勇龍的尾巴相當短。 前肢相當長,長度約是後肢長度的55%。牠們可能也可採取四足方式行走。[[肱骨]]筆直,手掌短而寬廣。豪勇龍的每個手掌都有[[拇指]]尖爪,但比早期的[[禽龍]]的拇指尖爪小。中間三個[[指骨]]寬廣,類似蹄狀,在生理結構上適合行走。為了支撐行走,豪勇龍的手腕大,且癒合在一起,以防止脫臼。最後一個指骨很長,被推斷是用來挑起如[[樹葉]]、[[樹枝]]等食物,或者是將可勾到高度內的樹枝降低高度。但是,菲利普·塔丘特推測其第五手指已失去這個功能,因為牠們的第五[[掌骨]]大幅退化,可能無法作出手指往側邊的動作。 [[骨盆]]的[[恥骨]]前段大、呈圓形。豪勇龍的後肢大而結實,以支撐身體重量。豪勇龍可能可採二足方式移動。豪勇龍的[[股骨]]比[[脛骨]]略長。股骨第四粗隆部(連接至尾巴基部的收肌的附著處)較為虛弱。牠們的腳掌小,有三個腳趾。菲利普·塔丘特從此導出一個結論,豪勇龍的後肢是用來支撐,而非奔跑用。 ==分類== 菲利普·塔丘特在命名豪勇龍時,將牠們歸類於[[禽龍類]]的[[禽龍科]]。雖然豪勇龍與[[禽龍]]擁有某些相似處(例如尖狀[[拇指]]),豪勇龍目前並不置於[[禽龍科]];禽龍科目前被認為是[[並系群]]。豪勇龍目前被置於[[鴨嘴龍超科]]的原始位置,鴨嘴龍超科包含了[[鴨嘴龍科]]與牠們的近親。豪勇龍應是鴨嘴龍超科的早期特化支系,具有某些[[趨同演化]]、類似鴨嘴龍科的特徵。[[模式種]]是'''尼日豪勇龍'''(''O. nigeriensis'')。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豪勇龍屬
」頁面